【摘要】研究探讨了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并将其具体运用于危险化学品中的安全评价。
【关键词】安全评价模式 危险化学品 应用
引言
安全评价也称安全性评价,或称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价。安全评价是综合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安全健康 的核心。
1安全评价模式
1.1建立安全评价基本模式的意义
随着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安全评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对生产系统、作业环境的安全认识,提高工厂设计与施工操作的安全水平,使整个安全生产符合国家安全法律规定和安全技术标准。许多工程项目在审查、论证中都将此作为一项例行要求,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几年,安全评价技术将会在我国安全生产中普遍展开,发挥更大的作用。
1.2安全评价的概念及基本模式
模式是在某一个情景下的问题解决方案,如果问题的环境相似,那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重复应用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也就是说每一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在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在进行安全评价时,人们需要辨识系统的危险、有害性及其程度,预测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掌握其发生、发展的条件、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来控制和防止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以实现安全生产。虽然安全评价的领域、种类、方法、手段繁多,而且评价系统的属性、特征及事件的随机性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究其思维方式却是一致的。各类安全评价见图1,其基本模式见图2。
2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
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广泛,品种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由于有许多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和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如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发生的大量农药泄漏事件,造成20万人中毒,2
500人死亡,举世震惊。我国近几年由于危险化学品引起的重大事故,也时有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无论对于各级管理人员,还是各岗位操作人员,都是十分重要的。
2.1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在诸多的危险化学品当中,有许多化学品具有一定毒性。毒物可通过呼吸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中毒。职业中毒按其发病过程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可引起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之为亚急性中毒。由于接触的毒物不同,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亦不相同。除此之外,化学品灼伤也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是化学物质对皮肤,粘膜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损害,常见的致伤物有滨素、硫酸、盐酸等。某些化学物质在致伤的同时,可经过皮肤、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
2.2火灾及爆炸危险
近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火灾和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此外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火灾与爆炸是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的特性。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明显不同。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而爆炸可能仅在1
s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爆炸发生后也很容易引起火灾。
2.3环境污染危害
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和运输,直至作为废物进行处理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处理不当等因素,不仅会损害人类健康,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入生态环境:(1)在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2)在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发生突发性事故,致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进入环境中。(3)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中。进入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或潜在危害。如冷冻与空调设备释放出的氯氟烃气体,造成大气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使人的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燃煤发电厂等排放的SO2,引起的酸雨导致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繁殖,甚至种群消失等等。因此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危险,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4危险化学品专项评价应着重分析的几个方面
(1)危险化学品危险及危害辨识。危险化学品辨识是进行危险化学品评价的基础,判断分析该危险化学品及所使用的原料是否为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辨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储存方式、储存地点和危险特性。是否具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腐蚀性等特性;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是否按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管理。
(2)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中安全和可靠性分析。应根据各种产品特定的生产工艺所概括的单元过程和操作、加工,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设备、装置所带来的危险性,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消除和避免生产工艺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3)设备安全。工艺设备是否因选材不当而引起装置腐蚀,损坏;设备不完善,如缺少可靠的控制仪表等;材料的疲劳;对金属材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无损探伤检查或没有经过专家验收;结构上有缺陷,如不能停车而无法定期检查或进行预防维修;设备在超过设计极限的工艺条件下运行;对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防灾措施没有及时改进;没有连续记录温度、压力,开停车情况及中间罐和受压罐内的压力变动。
(4)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输送。用管道输送化学品时,必须保证阀门与法兰完好,整个管道系统无跑、冒、漏现象。使用密封式传送带,可避免粉尘的扩散。确认是否有违法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情况。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危险化学品是否采用专用仓库储存。在库房等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是否有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危险化学品是否专人管理,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动火、用火、检修、废弃物处理)制度。
3结束语
虽然安全评价的领域、种类、方法、手段繁多,而且评价系统的属性、特征及事件的随机性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究其思维方式却是一致的,在对国内外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各类安全评价的法规提出了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安全评价基本模式的提出可以促进安全评价的系统化、整体化和科学化,同时也可以为如何更有成效的开展安全评价奠定基础。进行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有利于危险化学品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竣工的安全管理,也有利于危险化学品现役生产装置和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在提出安全评价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模式,依据物质的危险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把评价单元分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四个单元进行危险性评价。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模式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小群,张兴容.浅述工业企业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满国平.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预防概述[J].安全健康与环境,200(33).
[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