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企业安全问题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企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大事故、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等严重威胁着企业安全,同时也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工伤事故达2.5 亿起,平均每天就有68 万起事故,平均每秒钟9起;每年有130 万人死于与工作相关的事故或职业病,平均每天有3500 人。近年来,在我国由管理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伤亡事故频发不断。2007 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 起,死亡101480 人;2008 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 起,死亡91172 人;2009 年全国共发生事故379244 起,死亡83196 人。从2007年8 月13 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到2008年9 月8 日,267 人遇难的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塔儿山铁矿尾矿库溃坝事故,以及时隔半月广东深圳发生的“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到2009 年2 月9 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再到同年11 月21 日,造成108 人遇难的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严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尽管事故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我国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安全文化发展依然落后于社会的实际需要。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整体上尚有较大差距,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取得了一些可贵的成果。李毅中提出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其中安全文化作为五要素之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核心和灵魂。田水承提出实现安全“三双手”: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手——安全机器装备、工程设施等,看不见但摸得着的手——安全法规、制度等,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手——安全文化、习俗等。袁昌明提出,安全管理是通过采取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以及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过程。
我国的企业安全文化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只有少数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徐德蜀、邱成、金磊、罗云、甘心孟等人。他们通常也只是对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谈一些建议,操作性较强,很少有系统地进行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即便有也是仅仅对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展开探讨,几乎没有从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即从人文、科技、生态的视野进行研究。近两年来,也有一些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www.biyezuopin.cc选题在企业安全文化的领域,不过都局限于具体的企业,如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研究等等。他们主要是根据世界核小组提出的安全文化框架进行探讨,提出若干具体的建设措施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正是因为就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也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1.3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的概念、内容、发展现状及其建设进行了论述分析。同时以某企业为例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某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提出合理的意见。以确保某企业能安全的、和谐的发展。
1.4 研究意义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我国现阶段,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挑战,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其次,研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企业文化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化企业在其完善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律性,达到以文化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目标,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文化成了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企业安全文化成了企业文明生产的象征,成了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
第三,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引导激励作用。从而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平,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使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能更好的相互促进,相互强化。
安全制度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制度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把企业“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及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转化为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广大员工认同的过程。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及其核心理念处于核心地位,居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安全制度文化之“源”;安全制度文化体现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中,安全制度实际上就是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载体。先进的、科学的安全工作理念可以在制度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下,使安全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企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使企业能有借鉴作用,能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
第二章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2.1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我国各行各业及其广大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必须贯彻执行和认真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围绕安全目标进行生产建设。同时,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法规政策也是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去实现的。
2.2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的是国家制定的,有的是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我国在总结了建国初期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在这个规定中,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的五项基本制度,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尽管我国在企业安全管理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五项基本制度仍是我国企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此外,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在五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如安全卫生评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检修,动火及防火以及文明生产等制度。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1 |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2 |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
3 |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 4 |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
5 |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 6 | 法律、法规识别与管理制度 |
7 | 交接班制度 | 8 | 消防管理制度 |
9 | 培训制度 | 10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
11 |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 12 |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
13 | 工器具管理制度 | 14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15 |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 16 |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
17 | 仓库管理规定 | 18 | 巡回检查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
19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20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
21 |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22 |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
23 |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 24 | 防火、防爆及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
25 | 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 26 |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 |
27 | 防跑料、串料管理规定 | 28 | 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
29 | 供应商管理制度 | 30 | 承包商管理制度 |
31 | 变更管理制度 | 32 |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
33 | 事故管理制度 | 34 |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
35 |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 36 |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
37 | 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
以上制度主要是企业根据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适应企业的主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3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
企业安全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有:1、明确安全生产职责。企业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各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使全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谁干什么”或“什么事应该由谁干”,避免为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事没人干,有利于避免互相推诿,有利于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2、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明确了全体从业人员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生产操作时应“怎样干”,有利于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的质量;有利于规范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为,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事故。3、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企业明确规定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具体方法、生产的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企业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秩序。
企业制定了违章处理制度、事故处理制度、追究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责任的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制约机制,能有效地制止违章和违纪行为,激励从业人员自觉、严格地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2.4以某企业为例分析
2.4.1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概况
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914年由某企业于香港投资创办,2011年8月2日正式更名为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现代医药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某企业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商贸为一体的企业,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化某企业某企业公司,下属9个商业子公司、11个工业子公司。
公司本部坐落在经济繁荣区,占地近100亩。厂区内环境整洁,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主要道路畅通平整,空气、水质、场地均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某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了实处。通过建立完整的三级安全 ,配置专兼职安全人员,编订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员工培训,注重企业安全文化www.biyezuopin.cc建设等一系列方法,公司持续保持了无死亡事故,无重特大火灾或爆炸事故,无重大泄漏中毒事故,无重特大锅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事故,无负主要责任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无重伤事故的记录。
公司于2010年9月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实施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得到持续改进和完善。
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有一个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各子公司成立专职的安全环保科,各车间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管理员。由安全环保部管理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公司能正常的生产。 络图如下:
公司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由公司的董事长带头的30名委员,安全环保部专职安全管理员5名,各车间、部门配备兼职安全员1名。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
2.4.2某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
在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带头下,由安全环保部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如: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奖惩制度,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等,致使公司近几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公司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制度如下: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1 |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2 | 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3 |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 4 | 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
5 |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 6 | 安全生产委员会章程 |
7 |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8 |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 |
9 | 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 | 10 | 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措施项目管理制度 |
11 | 工伤保险实施管理制度 | 12 | 安全生产设施管理制度 |
13 |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及报废管理制度 | 14 | 公司内施工和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
15 | 公司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 16 | 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
17 | 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制度 | 18 | 中层管理干部值班制度 |
19 | 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 20 | 防雷减灾管理制度 |
21 | 关键岗位及要害部位管理制度 | 22 | 关键岗位及要害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
23 |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 24 | 突发停电安全管理制度 |
25 |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 26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27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 28 |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制度 |
29 | 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 | 30 | 生产经营建设项目承包租赁安全管理制度 |
31 | 供应商管理制度 | 32 | 变更管理制度 |
33 | 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 34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35 |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36 |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37 | 事故管理制度 | 38 | 突发危机事故应急管理规定 |
39 |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 40 |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41 |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42 |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
43 | 职业危害监测管理制度 | 44 |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监测制度 |
45 |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 | 46 |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
47 |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 48 |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
49 |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 50 |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
51 | 消防管理岗位职责 | 52 | 逐级防火责任制 |
53 | 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 54 | 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制度 |
55 | 火灾报警处警制度 | 56 | 火灾(火警)调查处理制度 |
57 | 火险隐患整改制度 | 58 | 建筑防火审核制度 |
59 |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 60 | 消防巡检制度 |
61 | 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 62 |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
63 | 义务消防队管理制度 | 64 | 法律法规获取识别与符合性评价制度 |
65 | 安全生产制度与操作规程评审修订管理制度 |
以上就是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编制,并要求全公司人员必须严格实施的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2.4.3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制度简介
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繁多,在本论文中仅能对几项制度进行分析。主要对公司中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简介。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等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管理,使各级人员按有关规定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搞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特制订本责任制。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就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等32位主要管理层人员的安全责任、安全管理主要工作、以及安全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主要是为切实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向安全生产要效益,向安全生产要发展,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稳定持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就公司的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复训内容以及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进行了规定。
安全奖惩制度主要是公司奖惩的奖惩范围、奖惩细节、奖励申请、安全风险金、奖惩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应急管理制度主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特别是重大以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条不紊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制度对应急救援的编制目的、内容、依据、教育培训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等进行介绍。
2.4.3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目前公司的安全管理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与公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公司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在管理上进行事前预防的措施有很必然的联系。管理人员、工人进行反复的 ,对提高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各子公司、车间、部门都建立了符合自己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但是公司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一、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时,部分制度仅仅是由安全环保部门独自完成,并未有全公司员工参与,在制度建立之后缺乏必要的宣传。致使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不深。增加了各项制度实施起来的困难。如: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的编制等。这些制度由于未有全公司的人员参与,所以公司全体员工对这项制度基本上不了解。增加了该制度实施起来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前后应该广泛征求公司全体员工的意见。在制度制定之后在公司的网站上、粘贴板上公布制度。并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在制度确定之后广泛的由制度涉及部门组织学习。
二、公司部分制度只是摆设,并未完全实施。如: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等。特别是应急管理制度的实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公司预案的编制并未完全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由于公司风险性比较小,发生较大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公司不注重应急管理制度的实施,只注重档案、文字的管理。我认为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在公司设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对公司各部门设计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三、各车间、部门在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存在疏忽、麻痹、侥幸的不安全心理。例如:在实施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时候,有部分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只注重培训结果的资料管理,不注重 的内容、方式。另外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有些管理人员和工人在上12个小时班后,而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 培训一般是在工人休息时间进行。 培训时间与休息时间冲突,影响 的效果。现在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对不参加 培训会议的进行罚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部分人不参加 培训会议进行约束。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开了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距离教,安全育的效果不太理想。
四、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实施,而不是故意的去找问题和挑毛病。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按相关要求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公司综合安全检查、公司月度安全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由于现场专职安全员不足,某企业公司配备了一些兼职安全员,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再由专职安全员对兼职安全员根据安全检查表对现场设备、作业情况、过程等进行检查。但是由于兼职安全员不仅要从事日常的生产任务还要从事安全员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安全员对安全工作不尽心存在敷衍工作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加强对兼职安全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确保兼职安全员也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同时减少兼职安全员的工作任务,让兼职安全员能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做好安全员的工作。
四、公司的部分制度有待完善。如: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结果适当的进行奖励和处罚对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约束员工的部安全行为,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有重要作用。 根据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处罚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对违章违规行为的处罚执行也是比较彻底,但在安全生产的奖励比较少。公司只对部分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实施了安全风险金制度,并未对全体员工施行安全风险金制度。同时公司的奖惩制度中对安全奖励的条件存在模糊情况,并未对奖励细节进行详细的说明。我认为为了弥补不足某企业应该对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出贡献的工人进行适当的奖励,不管时物资上还是精神上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调动工人积极性,调和这种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五、公司的部分制度建设不配套、不细致等。如: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中的应急器材管理制度。在应急器材管理制度中规定,公司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但是公司在一器材上配备不足。我认为公司应加强安全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必备的应急器材的更新和购买。
总之,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基础。制度好可以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制度不好可能使军心涣散、人浮于事。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健全信息跟踪反馈机制,对制度进行适时调整与修订,努力建立行之有效、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推动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三章 安全文化体系
3.1 安全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3.1.1安全文化含义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综合我国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归纳出4种安全文化定义。
(1)安全文化定义A。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这一术语。在1991年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了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安全文化的定义表明,安全是有关人的态度问题又是组织问题,是单位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别是核电厂的安全运转需要,必须保证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定义B: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人因组织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成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3)安全文化定义C。我国学者曹琦通过研究我国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了在国内安全法规难以认真执行,安全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安全方针难以深入贯彻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素质较低。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里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并指出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现代管理的特点。
(4)安全文化定义D。作为我国安全文化研究重要成果之一,1994年12月以来,《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系列丛书》陆续出版。该系列丛书对安全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科学论述,最终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及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防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分析以上4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有如下相同点:
(1)安全是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强调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和结构,困此都具有“安全第一”的哲学思想。
(2)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3)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可分不同的层次。
(4)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
(5)安全文化把企业要实现的生产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保护人的与健康
为目的,实现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统一。
这4种定义的不同点有:
(1)D定义既包括了安全物质又包括了安全精神。从文化属性上,D定义属于安全文化的广义定义;A、B、C定义指出安全文化属于管理文化,强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律属性和安全管理模式,因此A、B、C属于安全文化的狭义定义。
(2)D定义指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安全文化存在于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强调安全文化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A、B、C定义明确安全文化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强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现代工业生产和企业现代管理特点的背景下产生产。
(3)A、B定义的安全文化实质上是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安全管理手段,如A定义是指核电厂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B定义虽然已经拓延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等领域,但仍没有超出企业和行业的范畴。因此A、B定义的是一种企业安全文化,定义C、D既指企业安全,又包括社会基础性文化,指出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全民安全文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两个层次,因此C、D定义的是全民安全文化。
3.1.2安全文化的功能
一、安全认识的导向 对安全的认识,必须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员工逐渐明白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和信念,树立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行为准则等,给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和日常安全生活活动中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使人民大众和企业职工都能懂得,自己的行为和习俗已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要素,提高安全文化意识和素质是为公众与社会、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行为导向。 二、安全观念的更新功能 安全文化给人民大众及员工提供了适应深化改革、开放进取的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科学的安全人生观和现代安全价值观,从而用新的安全意识和新的观点指导自身的活动,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 三、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 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的大众安全文化,是保护企业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手段,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维护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中合法权益的群众监督和自护安全体系。社会及企业都要尽义务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创造条件,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珍惜生命、爱护人民、关爱职工,以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树立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通过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宣传,形成人人需要安全,人人都应对安全尽义务、作贡献的新风尚。通过安全文化的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规范的潜移默化,更显示了安全文化对大众安全与健康需求的特殊黏合、凝聚的功能。以实现社会文明,企业发展,保护人民大众安全与健康,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通过互尊、互爱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为实现安全生产、社会生活安定、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爱国家、爱社会、爱企业、爱集体、爱社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共同的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国家的进步与文明,凝聚一起,成为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众向合力和强大的动力。
四、安全行为规范的功能 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会使职工加深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安全知识及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从而对职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公共交往和行为,起到保障安全的规范作用或具有自觉的约束功能。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树立正确的安全文明生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使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使命感和激励动力。心理学家指出: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应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倡导安全文化正是帮助员工认识安全文化的意义,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的能动过程。 五、安全知识的传播功能 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采用各种传统而有效的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方式,对职工进行传统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对职工进行各种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安全意识、安全法规等的教育,从而广泛地宣传和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科学技术。 当然,安全文化还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功能、融合功能以及示范、信誉、辐射等功能,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其导向、激励、规范、约束、凝聚、自控、协调、塑造、创新等功能,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将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务实作用和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生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归根结底,它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大众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3.2.1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
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建设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
3.2.2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渡时期,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生产现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2.3弥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
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经济上不合算。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十分重要。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企业所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所有人员学会安全的行为,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仍然不够。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安全管理尤其这样。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这会进一步促使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成员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这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建设安全文化正可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3.3安全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3.3.1安全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安全文化”这一术语是国际核安全顾问团(INSAG)在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安全丛书NO.75-INSAG-1名义出版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事故后审议会议总结报告》中首次引入,之后在起安全丛书NO.75-INSAG-3《核动力厂的基本安全原则》中被进一步扩展,在安全丛书NO.75-INSAG-4中定义和论述了这一概念。它的产生与核能界安全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息息相关,一脉相承,是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在诸多领域,尤其在核能界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切尔诺贝利事故在核能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新探讨核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这一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国际原子能机构INSAG组织提出了安全文化这一新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因此,90年代核安全管理思想的体现就是安全文化建设,既强调组织建设(安全水平取决于决策、管理、执行多个层次),又注重个人对安全的贡献。“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核能界核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对70年代80年代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当今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坚持并实践70年代和80年代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原则,再加上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集中于总目标和关键点,不断发展、改进和评价安全文化,才能保持并且持续地提高电站的安全水平,并向着最高的安全目标迈进。
3.2.2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由于安全文化的重要性,INSAG-4中介绍的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已广为人知,也由于安全文化原则的实际应用和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总结或广泛的传播,因此为了使组织能正确地认识现有安全文化的现状和渴望达到的状况来指导安全文化的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1998年出版了第11号安全报告丛书。在这份报告中,根据人对核安全的行为和态度的不同认识和接受水平,把安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以规则和条例为基础的安全;
第二阶段-----良好的安全绩效成为组织的一个目标;
第三阶段-----安全绩效总是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总体特征
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总体特征
阶段对核安全事项上的行为和态度的认识水平每个阶段安全文化的典型表现特征
第一阶段意识淡薄,安全视为外部要求,是技术问题,不愿意考虑不对问题加以预料,各部门交流协作很差,只遵守规则,讲安全被看作令人讨厌的事情
第二阶段初步意识,很少实施行动当局重视安全绩效,行为问题被忽视,开始考虑安全绩效停滞不前的原因,愿意寻求其他组织的建议
第三阶段明确的意识付诸行动组织采用不断改进的方法,强调交流培训管理方式以及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每个人都能作出贡献,认识到行为问题对安全的影响
这些不同的阶段,所需时间是不确定的,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层的认识个人的工作环境及其为建设安全文化所作的承诺和努力。
第一阶段是意识淡薄的被动阶段,是外部要求,仅把核安全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认为核安全的要求是多余的,是一种累赘,采用的是技术解决办法;第二阶段是开始觉悟时期,当局重视安全绩效,但行为问题被忽视,采用的是程序解决办法和再培训;第三阶段有明确的意识,安全和生产被视为相互依赖,把核安全的要求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成为工作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它,采用的是文化和行为解决方法。
3.4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途径
3.4.1从制度、物质上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纵向的企业安全文化主要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结构层次入手:建设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文化;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构建和谐的安全精神文化。应该说安全物质文化是整个安全文化的硬件设施,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在整个安全文化大厦的建设中,首先必须打好安全物质文化这个基础。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应包括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原料、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及安全防护用品等。因此,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设备、工具、仪器的性能等等,这些方面往往是可以通过视觉来传达的,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到底如何。我们不妨提出以下一些建议来完善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一是要注重厂风厂貌,在醒目位置挂上安全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员工重视安全;二是对生产的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完善,并提高已有安全设施的安全性能,包括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安全评价、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测、安全阀及计量仪表的调校等,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标准;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方面的科技投入,特别要解决好当前安全隐患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上加大科技含量,实现本质安全,另外还要加大对隐患的监控力度,借助网络等资源优势对隐患实行数据库管理。以上一些措施也许过于细致,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些建议,只是在于它可以作为提高安全物质文化水平的一种途径。就制度文化建设而言,我们也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来进行建设,通过实施这些具体的行为来完善企业安全制度文化。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可以促使每一个人明白自己的职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按照企业安全行为规范来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其二,我们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既要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尽可能地完善科技伦理规范和科技法律法规,从制度的层面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引导科技的发展。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经过人治到法治的过渡与转变,法治就是通过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的运作,而一个规章制度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安全管理制度无疑是一个好的制度,只要能够落到实处,就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科技伦理规范和科技法律法规作为企业第一生产力的安全阀,应该加以完善。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确保各类规章制度及安全行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并使其渗透到生产领域的各个层面,确保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按法律、标准、规范来进行。
无论是安全文化工作还是安全生产活动,都是在安全观念文化的支配下进行的。安全行为文化表现在个人行为文化和集体行为文化两个方面。个人行为即人们常说的自我保护,集体行为即企业为达到安全目的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就任何一个特定企业而言,所开展的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评估、安全制度的编写、安全文艺演出、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与探讨、安全会议等都属于集体行为活动的范畴。因此,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一是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员工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技能符合岗位需要,并培养其良好的安全意识。二是要扎实地开展好各类安全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并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三是可适时开展安全经验交流活动和召开安全会议,通过这种形式及时分析安全问题和总结安全经验,因为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升华,那就是要求我们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并激发员工“我会安全”的激情,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安全的认识。
3.4.2从人文、科技、生态方面建设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更是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安全文化以外,例如保护人的安全,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乃至为零等等这些,还应该包括对科学技术本身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后果的认识与控制,总之围绕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相关文化不得不纳入到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在此,我们主要从人文,科技、生态等视角提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人文视野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纵观历史,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应该主要是人文角度的安全文化,也就是说主要是探讨如何保护入的安全,怎么样提高入的安全素养等等。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在人文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生产力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注重人力资源的环境中,个人的安全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由此说来,人文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加强人文关怀
现代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组织。对现代企业来讲,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更为重要的资源。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知识型员工就自然成了创造财富、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重要,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由此,人文关怀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人文关怀首先要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给员工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只有在人员生命得以保证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生产、发展。就拿一个煤矿企业来说,事故频发,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不顾员工的安危,经常导致员工遇难,试想这样的企业能有什么发展?o一个不尊重人力资源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企业当然也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以上这些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层面,除此以外,如何给员工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应该也算是安全文化的另外一个方面。试想,员工在一个企业中觉得没有发展空间,自然会选择离开,尤其是重要人才的离开,对企业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马克思与恩格斯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认为也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能承载人的发展的企业才是最后的赢家。在现代社会,企业仅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显得狭隘和偏私,一个优秀的企业或者说一个安全文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应该悉心听取员工的心声,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由此企业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充分了解员工的需要,及时解决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每个人都有“奔头”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赢得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提高人的安全素养
企业提高人的安全素养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企业虽然不是教育机构,不直接对社会承担教育培养公民的责任,但是企业人的知识技能、道德素质与企业有着极大的关系。人是保障自身安全活动的最关键、最活跃、最基本、最宝贵的因素,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其有效从事任何活动的保障条件。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科技含量,已经逐步被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接受。 与训练是防止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现在的企业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缺乏相关的知识很难保证顺利操作,难免出现问题,由此 训练非常重要。其中关键之举是通过教育和传媒的形势和手段,将安全哲理、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安全法规、安全科技告诉、传授给员工,并影响公众,激励和造就员工的安全文化品质。因为它能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外,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能使广大员工掌握工业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掌握测试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科学知识,学会防止事故的技术本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仅仅有员工,但没有高素质员工的企业,事故仍然难免,尤其是门槛较低的企业,事故频发。特别是煤炭企业、化工企业尤其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3.5以某企业为例对安全文化的分析
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部有员工5人。文化部主要在公司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其中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主要由公司企业文化部和安全环保部联合构建安全文化。
3.5.1某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很多方面所构成,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不断完善才能形成,并不断提高。因此某企业公司在安全文化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某企业通过加强班子建设,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保证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得以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层就要先管好自己 ,为职工树立示范,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感召力。首先,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凡是要求职工去做的,某企业领导干部首先都做好规范;凡是限定职工的,公司领导首先限定和约束自己;在抓安全文化建设上一直保持积极的热情,时刻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同时公司管理者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及企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能力。其次,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的处事原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在言行方面,公司领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从而增强职工对领导的信任;
二、从体制上给予保障。通过制定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整体规划后,积极组织实施。要求各单位、部门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逐月检查考核,并纳入单位、部门的月度考评中实行奖优罚劣。
三、某企业通过企业文化部和安全环保部共同组织的安全管理活动,其中安全制度的建设和 培训活动的开展,都为构建安全文化提供了平台。通过安全制度的建设,提高了公司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安全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公司开展的安全培训活动,将 通过游戏等娱乐活动的形式开展,既能保证公司员工能在工作中休闲娱乐还能使员工掌握岗位所需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
四、创建安全文化环境。可利用广播、闭路电视、板报以及厂区安全文化专题节目等,烘托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信息有声有影。在公司设置安全文化标识、安全用语,亲情嘱托等宣传牌板,扩大宣传面。可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特点,制作安全警句牌板,让员工能随时随地学习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知识。成立安全文化宣传小组,收集各类安全文化教育文稿,通过企业内部报刊、杂志、OA平台发表。让公司全员工都能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这为员工们在日常学习安全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5.2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对策
一、某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领导认识肤浅化。一是简单地将企业文化工作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协助企业党组织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精神文明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树典型、唱赞歌。三是将企业文化混同于员工娱乐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开展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机械模仿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设计一个漂亮的厂徽,穿上一套整齐的厂服,挂一面厂旗,唱一支雄壮的厂歌,仅此而已。这些观点和认识完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生产经营管理。
2、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短期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和潜移默化性特点,决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短期内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一般难以有显著效果。企业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大,又实行聘期制,导致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不顾企业实际,人为加快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与企业文化建设循序渐进的本质相悖。引起部分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感情绪。
3、工作表面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它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企业文化物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文化体现。观念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是企业精神,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中往往只注重表层硬文化的建设,而对软实力的提升重视不够,结果外表看上去轰轰烈烈,内里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效果。
4、约束软弱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人们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行为的准则。不像生产指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量化。目前,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考核基本还存在不足,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约束力弱化。加之公司的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较为肤浅,导致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业余生活的点缀。
二、某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目前,某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学习纳入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消除对企业安全文化的错误认识,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学习,引导员工将企业安全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去精心提炼,让员工熟知企业精神是什么,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领导干部到员工都要将企业精神作为行动的规范。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增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动性。
2、加强宣传,增进了解。可通过企业简报、网络、专栏、知识讲座等方式,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落地,增强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了解。在宣传时要注意针对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盲点问题和企业发展实际,要引导员工将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工作的吸引力。
3、加强规划,协调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下,根据实际合理制定相应措施和实施方案,要坚持以是否符合企业安全文化发展长远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为评判标准,注意理顺各方关系,形成创建合力,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4、以人为本,营造氛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对企业来讲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企业要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其特点,结合员工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并辅以规范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对员工的成绩进行奖励,使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要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关系
4.1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关系
一、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相互融合。企业安全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指导着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虽然公司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形式上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激发全公司员工安全生产、人人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安全管理向深层发展。科瑞公司在过去的安全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注重制度的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法规以及细则纷纷出台,员工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但是整个安全管理缺乏创新,直接影响到其稳定健康的发展。于是某企业倡导走 “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道路,即坚持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文化相结合。近年来,公司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制度和文化是紧密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制度文化”。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而且还要有安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是激励员工的两种有力工具,是紧密融合的,缺一不可。
二、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相互促进。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文化的不断强化。如何让全公司员工认同企业安全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目前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公司安全核心理念是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强化安全文化,某企业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安全文化扎根于企业,扎根于班组,促使安全核心理念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公司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使安全文化不断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创新。在安全文化形成之前,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只能靠外在的监督进行约束,一旦监督不力员工就极有可能不按要求执行;但是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后,员工的行动就变成了一种自愿的行为。可见,安全文化激发了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提高安全工作执行率和制度有效率。
三、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相互交替。随着公司的重组转型以及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公司控制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份额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符合公司安全文化内涵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促进安全文化的创建和创新。随着公司管理制度的优化,安全文化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主导力量。虽然安全管理制度的力量在不断上升,但相对于安全文化作用的提高,而处于并驾齐驱地位。在今后公司管理的进程中,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功效将领先于安全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协同发展,推动公司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
4.2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和谐发展的建议
一、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制定要符合要求。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确立首先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完成,要注重企业效应和社会效应。而且,安全文化核心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企业实际、行业环境实际,以及地区、国家实际,又要具有创新的魄力与远瞻性,这样才能使企业安全管理脚踏实地地向一个目标不断迈进,最终实现安全型企业目标。
二、不断完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文化核心理念一旦提出,就要根据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建立相适宜的制度,并在保存核心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公司安全文化才能深入扎根于公司,使安全文化的理念不仅仅是某个领导人的理念,而成为每一位领导人以及每一位员工的理念,从而使公司能稳定安全的发展。
三、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独创性。安全文化是独一无二和独具特色的,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也要符合企业的核心理念。由于本土文化的差异、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无论是安全文化还是安全管理制度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总之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防范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值班后勤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既要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要通过硬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其行为规范化、统一化。从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结 论
对安全的诉求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文化正是在人类对安全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发展进步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提升全民的整体安全意识,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一个发展中的难题,更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加强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实现企业能健康、和谐、安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研究。
而科学客观地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是建设一个安全和谐企业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企业安全 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方向和行动指南。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和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足;然后探讨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功能、演变以及建设途径;最后,以某企业公司为例,总结归纳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企业安全管理文化的相互关系,以期找出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最优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文化的作用。最终使企业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转变我过企业安全管理形势。
参考文献
[1] 何源,白莹,文翘翘.负债融资、大股东控制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 系统工程.2007,(25):61-66
[2]林芳.大股东控制、负债水平与企业投资[J].科技和产业.2010,(1):68-70
[3] 潘立生,张清政. 股权结构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J]. 中国市场.2010, (31): 101-103
[4] 李 鑫. 股权结构、自由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2008,(1):28-33
[5]梅丹.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过度投资[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 (4): 49-56
[6] 詹雷,何娟,胡鑫红. 过度投资研究模型:评介与运用[J].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1,(95):94-97
[7] 陈振华.基于大股东控制的融资约束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
2010,(1):57-59
[8]杨兴全,曾义.控股股东两权分离、过度投资与公司价值[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24-30
[9] 邬国梅. 控制权收益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来自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经验证据[J]. 当代财经.2008,(5):115-119
[10]郑斐然.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与过度投资行为[J].当代经济.2010,(9):104-105
致 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年的本科生活即将结束。论文完稿之际,心情是复杂与微妙的,既有释然的轻松,亦有难以言说的怅然所失。回首论文写作的过程,既充满了艰辛,也有收获知识的快乐。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完成到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导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耐心的指出论文的缺点和修改意见。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铭记终生。在此,让我真诚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同时,我还要感谢应急管理学院所有的领导和老师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我的鼓励和热情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另外,我还要感谢在一起生活四年同学,有了你们的陪伴、支持、帮助和关心,生活才显得更加精彩,短暂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衷心祝福各位同窗好友有个美好的明天!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这四年中,我的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你们是鼓励我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谢谢你们的关爱!我会用感恩的行动报答你们!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参与论文评审和答辩活动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参 考 文 献
[1]王显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169.
[3]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60 年.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4]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09 年全国安全生产简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
[5]田水承,冯长根,李红霞.对安全科学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煤炭学报.1999,24(6):663-668.
[6]袁昌明等. 实用安全管理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7]王晶晶、范飞文.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6月,9 卷 第3期www.biyezuopin.cc毕业设计网站
[8]谢万力、温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管理人员及劳动者培训教材。广东省卫生监督所,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 规范GB/T 28001-2001.中国标准出版社,第1版,2001
[10]杨德生,光耀华.IS09001 IS014001 OHSASl8001一体化 及内审员培训教程.第l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1]韩之俊,许前,钟晓芳.质量管理嗍.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2]文放怀.新编IS014001标准理解与应用.第1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13]杨启善.一体化 的建立和实施.
[14]李毅中.谈谈我国安全生产问题.泰州安全生产.2006.7.
[15]李毅中.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7.
[16]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劳动保护,2004(4).
[17]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现代职业安全.2006.11:17—25.网刑娟娟.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18]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6.
[19] 刘晓妤: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分析与思考江[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22(3):29-30.
[20] 马玉宝:浅谈企业 培训[J].安全,2008,29(8):39-41.
[21] 肖延明:决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四个要件[J].山西建筑,2009,35(20):214-215.
[22] 高斌:浅析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践.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6):106-147.
[23] 刘德民,郭启明,吴继园,张江石:鹤煤集团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煤矿安全.2011,42(11):151-153.
[24] 黄军利:安全文化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性分析[J].煤炭工程.2007(6):107-110.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企业安全问题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企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大事故、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等严重威胁着企业安全,同时也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工伤事故达2.5 亿起,平均每天就有68 万起事故,平均每秒钟9起;每年有130 万人死于与工作相关的事故或职业病,平均每天有3500 人。近年来,在我国由管理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伤亡事故频发不断。2007 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 起,死亡101480 人;2008 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 起,死亡91172 人;2009 年全国共发生事故379244 起,死亡83196 人。从2007年8 月13 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到2008年9 月8 日,267 人遇难的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塔儿山铁矿尾矿库溃坝事故,以及时隔半月广东深圳发生的“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到2009 年2 月9 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再到同年11 月21 日,造成108 人遇难的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严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尽管事故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我国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安全文化发展依然落后于社会的实际需要。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整体上尚有较大差距,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取得了一些可贵的成果。李毅中提出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其中安全文化作为五要素之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核心和灵魂。田水承提出实现安全“三双手”: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手——安全机器装备、工程设施等,看不见但摸得着的手——安全法规、制度等,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手——安全文化、习俗等。袁昌明提出,安全管理是通过采取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以及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过程。
我国的企业安全文化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只有少数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徐德蜀、邱成、金磊、罗云、甘心孟等人。他们通常也只是对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谈一些建议,操作性较强,很少有系统地进行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即便有也是仅仅对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展开探讨,几乎没有从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即从人文、科技、生态的视野进行研究。近两年来,也有一些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www.biyezuopin.cc选题在企业安全文化的领域,不过都局限于具体的企业,如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研究等等。他们主要是根据世界核小组提出的安全文化框架进行探讨,提出若干具体的建设措施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正是因为就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也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1.3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的概念、内容、发展现状及其建设进行了论述分析。同时以某企业为例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某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提出合理的意见。以确保某企业能安全的、和谐的发展。
1.4 研究意义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我国现阶段,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挑战,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其次,研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企业文化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化企业在其完善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律性,达到以文化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目标,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文化成了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企业安全文化成了企业文明生产的象征,成了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
第三,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引导激励作用。从而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达到更高的水平,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使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能更好的相互促进,相互强化。
安全制度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制度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把企业“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及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转化为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广大员工认同的过程。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及其核心理念处于核心地位,居于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安全制度文化之“源”;安全制度文化体现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中,安全制度实际上就是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载体。先进的、科学的安全工作理念可以在制度建设强有力的支持下,使安全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企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使企业能有借鉴作用,能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
第二章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2.1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我国各行各业及其广大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必须贯彻执行和认真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围绕安全目标进行生产建设。同时,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法规政策也是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去实现的。
2.2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的是国家制定的,有的是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我国在总结了建国初期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在这个规定中,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的五项基本制度,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尽管我国在企业安全管理上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五项基本制度仍是我国企业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此外,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国家和企业在五项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如安全卫生评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检修,动火及防火以及文明生产等制度。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1 |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2 |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
3 |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 4 |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
5 |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 6 | 法律、法规识别与管理制度 |
7 | 交接班制度 | 8 | 消防管理制度 |
9 | 培训制度 | 10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
11 |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 12 |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
13 | 工器具管理制度 | 14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15 |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 16 |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
17 | 仓库管理规定 | 18 | 巡回检查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
19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20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
21 |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22 |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
23 |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 24 | 防火、防爆及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
25 | 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 26 | 防雷、防静电管理规定 |
27 | 防跑料、串料管理规定 | 28 | 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
29 | 供应商管理制度 | 30 | 承包商管理制度 |
31 | 变更管理制度 | 32 |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
33 | 事故管理制度 | 34 |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
35 |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 36 |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
37 | 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
以上制度主要是企业根据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适应企业的主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3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
企业安全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有:1、明确安全生产职责。企业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各岗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使全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谁干什么”或“什么事应该由谁干”,避免为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事没人干,有利于避免互相推诿,有利于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2、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明确了全体从业人员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生产操作时应“怎样干”,有利于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提高管理的质量;有利于规范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为,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事故。3、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企业明确规定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具体方法、生产的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企业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秩序。
企业制定了违章处理制度、事故处理制度、追究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责任的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制约机制,能有效地制止违章和违纪行为,激励从业人员自觉、严格地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2.4以某企业为例分析
2.4.1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概况
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914年由某企业于香港投资创办,2011年8月2日正式更名为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现代医药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某企业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商贸为一体的企业,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化某企业某企业公司,下属9个商业子公司、11个工业子公司。
公司本部坐落在经济繁荣区,占地近100亩。厂区内环境整洁,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主要道路畅通平整,空气、水质、场地均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某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了实处。通过建立完整的三级安全 ,配置专兼职安全人员,编订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员工培训,注重企业安全文化www.biyezuopin.cc建设等一系列方法,公司持续保持了无死亡事故,无重特大火灾或爆炸事故,无重大泄漏中毒事故,无重特大锅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事故,无负主要责任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无重伤事故的记录。
公司于2010年9月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实施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得到持续改进和完善。
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有一个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各子公司成立专职的安全环保科,各车间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管理员。由安全环保部管理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公司能正常的生产。 络图如下:
公司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由公司的董事长带头的30名委员,安全环保部专职安全管理员5名,各车间、部门配备兼职安全员1名。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
2.4.2某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
在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带头下,由安全环保部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如: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奖惩制度,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等,致使公司近几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公司有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制度如下: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序号 |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
1 |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2 | 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3 |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 4 | 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
5 |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 6 | 安全生产委员会章程 |
7 |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8 |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 |
9 | 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 | 10 | 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措施项目管理制度 |
11 | 工伤保险实施管理制度 | 12 | 安全生产设施管理制度 |
13 |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及报废管理制度 | 14 | 公司内施工和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
15 | 公司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 16 | 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
17 | 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制度 | 18 | 中层管理干部值班制度 |
19 | 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 20 | 防雷减灾管理制度 |
21 | 关键岗位及要害部位管理制度 | 22 | 关键岗位及要害部位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 |
23 |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 24 | 突发停电安全管理制度 |
25 |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 26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27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 28 |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制度 |
29 | 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 | 30 | 生产经营建设项目承包租赁安全管理制度 |
31 | 供应商管理制度 | 32 | 变更管理制度 |
33 | 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 34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35 |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36 |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37 | 事故管理制度 | 38 | 突发危机事故应急管理规定 |
39 |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 40 |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41 |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42 |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 |
43 | 职业危害监测管理制度 | 44 |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监测制度 |
45 |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 | 46 |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
47 |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 48 |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
49 |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 50 |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
51 | 消防管理岗位职责 | 52 | 逐级防火责任制 |
53 | 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 54 | 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制度 |
55 | 火灾报警处警制度 | 56 | 火灾(火警)调查处理制度 |
57 | 火险隐患整改制度 | 58 | 建筑防火审核制度 |
59 |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 60 | 消防巡检制度 |
61 | 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 62 | 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
63 | 义务消防队管理制度 | 64 | 法律法规获取识别与符合性评价制度 |
65 | 安全生产制度与操作规程评审修订管理制度 |
以上就是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编制,并要求全公司人员必须严格实施的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2.4.3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制度简介
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繁多,在本论文中仅能对几项制度进行分析。主要对公司中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简介。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等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管理,使各级人员按有关规定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搞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特制订本责任制。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就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等32位主要管理层人员的安全责任、安全管理主要工作、以及安全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主要是为切实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向安全生产要效益,向安全生产要发展,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稳定持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就公司的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复训内容以及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进行了规定。
安全奖惩制度主要是公司奖惩的奖惩范围、奖惩细节、奖励申请、安全风险金、奖惩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应急管理制度主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特别是重大以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条不紊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制度对应急救援的编制目的、内容、依据、教育培训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等进行介绍。
2.4.3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目前公司的安全管理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与公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公司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在管理上进行事前预防的措施有很必然的联系。管理人员、工人进行反复的 ,对提高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各子公司、车间、部门都建立了符合自己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但是公司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一、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时,部分制度仅仅是由安全环保部门独自完成,并未有全公司员工参与,在制度建立之后缺乏必要的宣传。致使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不深。增加了各项制度实施起来的困难。如: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的编制等。这些制度由于未有全公司的人员参与,所以公司全体员工对这项制度基本上不了解。增加了该制度实施起来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前后应该广泛征求公司全体员工的意见。在制度制定之后在公司的网站上、粘贴板上公布制度。并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在制度确定之后广泛的由制度涉及部门组织学习。
二、公司部分制度只是摆设,并未完全实施。如: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等。特别是应急管理制度的实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公司预案的编制并未完全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由于公司风险性比较小,发生较大事故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公司不注重应急管理制度的实施,只注重档案、文字的管理。我认为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在公司设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对公司各部门设计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三、各车间、部门在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存在疏忽、麻痹、侥幸的不安全心理。例如:在实施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时候,有部分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只注重培训结果的资料管理,不注重 的内容、方式。另外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有些管理人员和工人在上12个小时班后,而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 培训一般是在工人休息时间进行。 培训时间与休息时间冲突,影响 的效果。现在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对不参加 培训会议的进行罚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部分人不参加 培训会议进行约束。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开了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距离教,安全育的效果不太理想。
四、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实施,而不是故意的去找问题和挑毛病。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按相关要求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公司综合安全检查、公司月度安全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由于现场专职安全员不足,某企业公司配备了一些兼职安全员,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再由专职安全员对兼职安全员根据安全检查表对现场设备、作业情况、过程等进行检查。但是由于兼职安全员不仅要从事日常的生产任务还要从事安全员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安全员对安全工作不尽心存在敷衍工作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加强对兼职安全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确保兼职安全员也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同时减少兼职安全员的工作任务,让兼职安全员能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做好安全员的工作。
四、公司的部分制度有待完善。如: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检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结果适当的进行奖励和处罚对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约束员工的部安全行为,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有重要作用。 根据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处罚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对违章违规行为的处罚执行也是比较彻底,但在安全生产的奖励比较少。公司只对部分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实施了安全风险金制度,并未对全体员工施行安全风险金制度。同时公司的奖惩制度中对安全奖励的条件存在模糊情况,并未对奖励细节进行详细的说明。我认为为了弥补不足某企业应该对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出贡献的工人进行适当的奖励,不管时物资上还是精神上的,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调动工人积极性,调和这种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五、公司的部分制度建设不配套、不细致等。如:公司的应急管理制度中的应急器材管理制度。在应急器材管理制度中规定,公司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但是公司在一器材上配备不足。我认为公司应加强安全资金的投入以确保必备的应急器材的更新和购买。
总之,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科学化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基础。制度好可以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制度不好可能使军心涣散、人浮于事。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健全信息跟踪反馈机制,对制度进行适时调整与修订,努力建立行之有效、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推动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三章 安全文化体系
3.1 安全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3.1.1安全文化含义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与文化范畴一样,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文化也有不同的定义。综合我国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归纳出4种安全文化定义。
(1)安全文化定义A。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这一术语。在1991年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小册了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安全文化的定义表明,安全是有关人的态度问题又是组织问题,是单位的问题又是个人的问题,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安全第一的概念,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别是核电厂的安全运转需要,必须保证安全第一。
(2)安全文化定义B: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人因组织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成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3)安全文化定义C。我国学者曹琦通过研究我国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了在国内安全法规难以认真执行,安全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安全方针难以深入贯彻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素质较低。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里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并指出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现代管理的特点。
(4)安全文化定义D。作为我国安全文化研究重要成果之一,1994年12月以来,《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系列丛书》陆续出版。该系列丛书对安全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科学论述,最终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及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防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分析以上4种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有如下相同点:
(1)安全是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强调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和结构,困此都具有“安全第一”的哲学思想。
(2)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3)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可分不同的层次。
(4)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
(5)安全文化把企业要实现的生产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保护人的与健康
为目的,实现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统一。
这4种定义的不同点有:
(1)D定义既包括了安全物质又包括了安全精神。从文化属性上,D定义属于安全文化的广义定义;A、B、C定义指出安全文化属于管理文化,强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法律属性和安全管理模式,因此A、B、C属于安全文化的狭义定义。
(2)D定义指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安全文化存在于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强调安全文化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A、B、C定义明确安全文化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强调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现代工业生产和企业现代管理特点的背景下产生产。
(3)A、B定义的安全文化实质上是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安全管理手段,如A定义是指核电厂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B定义虽然已经拓延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等领域,但仍没有超出企业和行业的范畴。因此A、B定义的是一种企业安全文化,定义C、D既指企业安全,又包括社会基础性文化,指出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全民安全文化建设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两个层次,因此C、D定义的是全民安全文化。
3.1.2安全文化的功能
一、安全认识的导向 对安全的认识,必须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员工逐渐明白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和信念,树立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行为准则等,给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和日常安全生活活动中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使人民大众和企业职工都能懂得,自己的行为和习俗已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要素,提高安全文化意识和素质是为公众与社会、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行为导向。二、安全观念的更新功能 安全文化给人民大众及员工提供了适应深化改革、开放进取的安全新观念和新意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科学的安全人生观和现代安全价值观,从而用新的安全意识和新的观点指导自身的活动,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安全生产和保护自己。三、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 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的大众安全文化,是保护企业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手段,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维护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中合法权益的群众监督和自护安全体系。社会及企业都要尽义务和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创造条件,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珍惜生命、爱护人民、关爱职工,以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树立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共同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通过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宣传,形成人人需要安全,人人都应对安全尽义务、作贡献的新风尚。通过安全文化的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规范的潜移默化,更显示了安全文化对大众安全与健康需求的特殊黏合、凝聚的功能。以实现社会文明,企业发展,保护人民大众安全与健康,调动各方积极因素,通过互尊、互爱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为实现安全生产、社会生活安定、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爱国家、爱社会、爱企业、爱集体、爱社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共同的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国家的进步与文明,凝聚一起,成为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众向合力和强大的动力。
四、安全行为规范的功能 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将会使职工加深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安全规章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安全知识及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从而对职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公共交往和行为,起到保障安全的规范作用或具有自觉的约束功能。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树立正确的安全文明生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使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使命感和激励动力。心理学家指出: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应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倡导安全文化正是帮助员工认识安全文化的意义,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的能动过程。五、安全知识的传播功能 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采用各种传统而有效的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方式,对职工进行传统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对职工进行各种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安全意识、安全法规等的教育,从而广泛地宣传和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科学技术。 当然,安全文化还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功能、融合功能以及示范、信誉、辐射等功能,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其导向、激励、规范、约束、凝聚、自控、协调、塑造、创新等功能,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将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务实作用和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生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归根结底,它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大众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3.2.1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
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建设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
3.2.2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渡时期,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生产现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2.3弥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
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经济上不合算。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十分重要。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性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企业所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所有人员学会安全的行为,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仍然不够。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安全管理尤其这样。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这会进一步促使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成员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这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建设安全文化正可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3.3安全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3.3.1安全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安全文化”这一术语是国际核安全顾问团(INSAG)在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安全丛书NO.75-INSAG-1名义出版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事故后审议会议总结报告》中首次引入,之后在起安全丛书NO.75-INSAG-3《核动力厂的基本安全原则》中被进一步扩展,在安全丛书NO.75-INSAG-4中定义和论述了这一概念。它的产生与核能界安全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息息相关,一脉相承,是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在诸多领域,尤其在核能界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切尔诺贝利事故在核能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重新探讨核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这一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国际原子能机构INSAG组织提出了安全文化这一新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则。因此,90年代核安全管理思想的体现就是安全文化建设,既强调组织建设(安全水平取决于决策、管理、执行多个层次),又注重个人对安全的贡献。“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核能界核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是对70年代80年代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当今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坚持并实践70年代和80年代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原则,再加上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集中于总目标和关键点,不断发展、改进和评价安全文化,才能保持并且持续地提高电站的安全水平,并向着最高的安全目标迈进。
3.2.2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由于安全文化的重要性,INSAG-4中介绍的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已广为人知,也由于安全文化原则的实际应用和特征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总结或广泛的传播,因此为了使组织能正确地认识现有安全文化的现状和渴望达到的状况来指导安全文化的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1998年出版了第11号安全报告丛书。在这份报告中,根据人对核安全的行为和态度的不同认识和接受水平,把安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以规则和条例为基础的安全;
第二阶段-----良好的安全绩效成为组织的一个目标;
第三阶段-----安全绩效总是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总体特征
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总体特征
阶段对核安全事项上的行为和态度的认识水平每个阶段安全文化的典型表现特征
第一阶段意识淡薄,安全视为外部要求,是技术问题,不愿意考虑不对问题加以预料,各部门交流协作很差,只遵守规则,讲安全被看作令人讨厌的事情
第二阶段初步意识,很少实施行动当局重视安全绩效,行为问题被忽视,开始考虑安全绩效停滞不前的原因,愿意寻求其他组织的建议
第三阶段明确的意识付诸行动组织采用不断改进的方法,强调交流培训管理方式以及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每个人都能作出贡献,认识到行为问题对安全的影响
这些不同的阶段,所需时间是不确定的,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层的认识个人的工作环境及其为建设安全文化所作的承诺和努力。
第一阶段是意识淡薄的被动阶段,是外部要求,仅把核安全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认为核安全的要求是多余的,是一种累赘,采用的是技术解决办法;第二阶段是开始觉悟时期,当局重视安全绩效,但行为问题被忽视,采用的是程序解决办法和再培训;第三阶段有明确的意识,安全和生产被视为相互依赖,把核安全的要求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成为工作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它,采用的是文化和行为解决方法。
3.4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途径
3.4.1从制度、物质上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纵向的企业安全文化主要从企业安全文化的各个结构层次入手:建设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文化;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构建和谐的安全精神文化。应该说安全物质文化是整个安全文化的硬件设施,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在整个安全文化大厦的建设中,首先必须打好安全物质文化这个基础。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应包括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原料、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及安全防护用品等。因此,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设备、工具、仪器的性能等等,这些方面往往是可以通过视觉来传达的,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企业的安全物质文化到底如何。我们不妨提出以下一些建议来完善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一是要注重厂风厂貌,在醒目位置挂上安全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员工重视安全;二是对生产的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完善,并提高已有安全设施的安全性能,包括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安全评价、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测、安全阀及计量仪表的调校等,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标准;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方面的科技投入,特别要解决好当前安全隐患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上加大科技含量,实现本质安全,另外还要加大对隐患的监控力度,借助网络等资源优势对隐患实行数据库管理。以上一些措施也许过于细致,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些建议,只是在于它可以作为提高安全物质文化水平的一种途径。就制度文化建设而言,我们也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来进行建设,通过实施这些具体的行为来完善企业安全制度文化。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可以促使每一个人明白自己的职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按照企业安全行为规范来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其二,我们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既要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尽可能地完善科技伦理规范和科技法律法规,从制度的层面来约束人的行为和引导科技的发展。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经过人治到法治的过渡与转变,法治就是通过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的运作,而一个规章制度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安全管理制度无疑是一个好的制度,只要能够落到实处,就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科技伦理规范和科技法律法规作为企业第一生产力的安全阀,应该加以完善。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确保各类规章制度及安全行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并使其渗透到生产领域的各个层面,确保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按法律、标准、规范来进行。
无论是安全文化工作还是安全生产活动,都是在安全观念文化的支配下进行的。安全行为文化表现在个人行为文化和集体行为文化两个方面。个人行为即人们常说的自我保护,集体行为即企业为达到安全目的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就任何一个特定企业而言,所开展的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评估、安全制度的编写、安全文艺演出、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与探讨、安全会议等都属于集体行为活动的范畴。因此,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一是要利用一切机会对员工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技能符合岗位需要,并培养其良好的安全意识。二是要扎实地开展好各类安全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并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管理。三是可适时开展安全经验交流活动和召开安全会议,通过这种形式及时分析安全问题和总结安全经验,因为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升华,那就是要求我们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并激发员工“我会安全”的激情,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安全的认识。
3.4.2从人文、科技、生态方面建设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更是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安全文化以外,例如保护人的安全,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乃至为零等等这些,还应该包括对科学技术本身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后果的认识与控制,总之围绕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相关文化不得不纳入到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在此,我们主要从人文,科技、生态等视角提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人文视野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纵观历史,传统的企业安全文化应该主要是人文角度的安全文化,也就是说主要是探讨如何保护入的安全,怎么样提高入的安全素养等等。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在人文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生产力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注重人力资源的环境中,个人的安全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由此说来,人文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加强人文关怀
现代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组织。对现代企业来讲,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更为重要的资源。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知识型员工就自然成了创造财富、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重要,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由此,人文关怀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人文关怀首先要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给员工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只有在人员生命得以保证的情况下才可能进行生产、发展。就拿一个煤矿企业来说,事故频发,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不顾员工的安危,经常导致员工遇难,试想这样的企业能有什么发展?o一个不尊重人力资源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人文关怀的企业当然也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以上这些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层面,除此以外,如何给员工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应该也算是安全文化的另外一个方面。试想,员工在一个企业中觉得没有发展空间,自然会选择离开,尤其是重要人才的离开,对企业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马克思与恩格斯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认为也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能承载人的发展的企业才是最后的赢家。在现代社会,企业仅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显得狭隘和偏私,一个优秀的企业或者说一个安全文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应该悉心听取员工的心声,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由此企业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充分了解员工的需要,及时解决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每个人都有“奔头”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赢得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提高人的安全素养
企业提高人的安全素养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企业虽然不是教育机构,不直接对社会承担教育培养公民的责任,但是企业人的知识技能、道德素质与企业有着极大的关系。人是保障自身安全活动的最关键、最活跃、最基本、最宝贵的因素,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其有效从事任何活动的保障条件。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科技含量,已经逐步被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接受。 与训练是防止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现在的企业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缺乏相关的知识很难保证顺利操作,难免出现问题,由此 训练非常重要。其中关键之举是通过教育和传媒的形势和手段,将安全哲理、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安全法规、安全科技告诉、传授给员工,并影响公众,激励和造就员工的安全文化品质。因为它能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外,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能使广大员工掌握工业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掌握测试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科学知识,学会防止事故的技术本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仅仅有员工,但没有高素质员工的企业,事故仍然难免,尤其是门槛较低的企业,事故频发。特别是煤炭企业、化工企业尤其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3.5以某企业为例对安全文化的分析
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部有员工5人。文化部主要在公司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其中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主要由公司企业文化部和安全环保部联合构建安全文化。
3.5.1某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很多方面所构成,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不断完善才能形成,并不断提高。因此某企业公司在安全文化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某企业通过加强班子建设,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保证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得以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层就要先管好自己 ,为职工树立示范,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感召力。首先,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凡是要求职工去做的,某企业领导干部首先都做好规范;凡是限定职工的,公司领导首先限定和约束自己;在抓安全文化建设上一直保持积极的热情,时刻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同时公司管理者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及企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科学管理和决策能力。其次,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的处事原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在言行方面,公司领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从而增强职工对领导的信任;
二、从体制上给予保障。通过制定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整体规划后,积极组织实施。要求各单位、部门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逐月检查考核,并纳入单位、部门的月度考评中实行奖优罚劣。
三、某企业通过企业文化部和安全环保部共同组织的安全管理活动,其中安全制度的建设和 培训活动的开展,都为构建安全文化提供了平台。通过安全制度的建设,提高了公司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安全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公司开展的安全培训活动,将 通过游戏等娱乐活动的形式开展,既能保证公司员工能在工作中休闲娱乐还能使员工掌握岗位所需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识。
四、创建安全文化环境。可利用广播、闭路电视、板报以及厂区安全文化专题节目等,烘托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信息有声有影。在公司设置安全文化标识、安全用语,亲情嘱托等宣传牌板,扩大宣传面。可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特点,制作安全警句牌板,让员工能随时随地学习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知识。成立安全文化宣传小组,收集各类安全文化教育文稿,通过企业内部报刊、杂志、OA平台发表。让公司全员工都能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这为员工们在日常学习安全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5.2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对策
一、某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领导认识肤浅化。一是简单地将企业文化工作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协助企业党组织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精神文明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树典型、唱赞歌。三是将企业文化混同于员工娱乐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开展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机械模仿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设计一个漂亮的厂徽,穿上一套整齐的厂服,挂一面厂旗,唱一支雄壮的厂歌,仅此而已。这些观点和认识完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将企业文化建设游离于生产经营管理。
2、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短期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和潜移默化性特点,决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短期内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一般难以有显著效果。企业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大,又实行聘期制,导致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不顾企业实际,人为加快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与企业文化建设循序渐进的本质相悖。引起部分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感情绪。
3、工作表面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它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企业文化物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文化体现。观念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是企业精神,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中往往只注重表层硬文化的建设,而对软实力的提升重视不够,结果外表看上去轰轰烈烈,内里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效果。
4、约束软弱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人们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行为的准则。不像生产指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量化。目前,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考核基本还存在不足,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约束力弱化。加之公司的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较为肤浅,导致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业余生活的点缀。
二、某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目前,某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学习纳入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真正内涵,消除对企业安全文化的错误认识,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学习,引导员工将企业安全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去精心提炼,让员工熟知企业精神是什么,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领导干部到员工都要将企业精神作为行动的规范。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增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动性。
2、加强宣传,增进了解。可通过企业简报、网络、专栏、知识讲座等方式,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落地,增强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了解。在宣传时要注意针对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盲点问题和企业发展实际,要引导员工将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工作的吸引力。
3、加强规划,协调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下,根据实际合理制定相应措施和实施方案,要坚持以是否符合企业安全文化发展长远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为评判标准,注意理顺各方关系,形成创建合力,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4、以人为本,营造氛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对企业来讲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企业要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其特点,结合员工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并辅以规范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对员工的成绩进行奖励,使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要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关系
4.1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关系
一、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相互融合。企业安全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指导着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虽然公司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形式上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激发全公司员工安全生产、人人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安全管理向深层发展。科瑞公司在过去的安全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注重制度的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法规以及细则纷纷出台,员工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但是整个安全管理缺乏创新,直接影响到其稳定健康的发展。于是某企业倡导走 “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道路,即坚持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文化相结合。近年来,公司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制度和文化是紧密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制度文化”。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而且还要有安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是激励员工的两种有力工具,是紧密融合的,缺一不可。
二、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相互促进。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文化的不断强化。如何让全公司员工认同企业安全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目前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公司安全核心理念是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强化安全文化,某企业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安全文化扎根于企业,扎根于班组,促使安全核心理念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公司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使安全文化不断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创新。在安全文化形成之前,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只能靠外在的监督进行约束,一旦监督不力员工就极有可能不按要求执行;但是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后,员工的行动就变成了一种自愿的行为。可见,安全文化激发了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提高安全工作执行率和制度有效率。
三、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相互交替。随着公司的重组转型以及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公司控制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份额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符合公司安全文化内涵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促进安全文化的创建和创新。随着公司管理制度的优化,安全文化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主导力量。虽然安全管理制度的力量在不断上升,但相对于安全文化作用的提高,而处于并驾齐驱地位。在今后公司管理的进程中,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功效将领先于安全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协同发展,推动公司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
4.2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和谐发展的建议
一、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制定要符合要求。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确立首先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完成,要注重企业效应和社会效应。而且,安全文化核心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企业实际、行业环境实际,以及地区、国家实际,又要具有创新的魄力与远瞻性,这样才能使企业安全管理脚踏实地地向一个目标不断迈进,最终实现安全型企业目标。
二、不断完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文化核心理念一旦提出,就要根据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建立相适宜的制度,并在保存核心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公司安全文化才能深入扎根于公司,使安全文化的理念不仅仅是某个领导人的理念,而成为每一位领导人以及每一位员工的理念,从而使公司能稳定安全的发展。
三、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独创性。安全文化是独一无二和独具特色的,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也要符合企业的核心理念。由于本土文化的差异、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无论是安全文化还是安全管理制度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总之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防范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值班后勤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既要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要通过硬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其行为规范化、统一化。从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结 论
对安全的诉求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文化正是在人类对安全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发展进步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提升全民的整体安全意识,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一个发展中的难题,更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加强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实现企业能健康、和谐、安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研究。
而科学客观地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是建设一个安全和谐企业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企业安全 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方向和行动指南。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和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足;然后探讨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功能、演变以及建设途径;最后,以某企业公司为例,总结归纳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企业安全管理文化的相互关系,以期找出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最优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文化的作用。最终使企业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转变我过企业安全管理形势。
参考文献
[1] 何源,白莹,文翘翘.负债融资、大股东控制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 系统工程.2007,(25):61-66
[2]林芳.大股东控制、负债水平与企业投资[J].科技和产业.2010,(1):68-70
[3] 潘立生,张清政. 股权结构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J]. 中国市场.2010, (31): 101-103
[4] 李 鑫. 股权结构、自由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2008,(1):28-33
[5]梅丹.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与过度投资[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
(4): 49-56
[6] 詹雷,何娟,胡鑫红. 过度投资研究模型:评介与运用[J].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1,(95):94-97
[7] 陈振华.基于大股东控制的融资约束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
2010,(1):57-59
[8]杨兴全,曾义.控股股东两权分离、过度投资与公司价值[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24-30
[9] 邬国梅. 控制权收益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来自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经验证据[J]. 当代财经.2008,(5):115-119
[10]郑斐然.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与过度投资行为[J].当代经济.2010,(9):104-105
致 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年的本科生活即将结束。论文完稿之际,心情是复杂与微妙的,既有释然的轻松,亦有难以言说的怅然所失。回首论文写作的过程,既充满了艰辛,也有收获知识的快乐。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完成到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导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耐心的指出论文的缺点和修改意见。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铭记终生。在此,让我真诚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同时,我还要感谢应急管理学院所有的领导和老师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我的鼓励和热情帮助,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另外,我还要感谢在一起生活四年同学,有了你们的陪伴、支持、帮助和关心,生活才显得更加精彩,短暂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衷心祝福各位同窗好友有个美好的明天!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这四年中,我的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你们是鼓励我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谢谢你们的关爱!我会用感恩的行动报答你们!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参与论文评审和答辩活动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参 考 文
献
[1]王显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169.
[3]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60 年.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4]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09 年全国安全生产简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
[5]田水承,冯长根,李红霞.对安全科学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煤炭学报.1999,24(6):663-668.
[6]袁昌明等. 实用安全管理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7]王晶晶、范飞文.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6月,9 卷 第3期www.biyezuopin.cc毕业设计网站
[8]谢万力、温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管理人员及劳动者培训教材。广东省卫生监督所,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 规范GB/T 28001-2001.中国标准出版社,第1版,2001
[10]杨德生,光耀华.IS09001 IS014001
OHSASl8001一体化 及内审员培训教程.第l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1]韩之俊,许前,钟晓芳.质量管理嗍.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2]文放怀.新编IS014001标准理解与应用.第1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13]杨启善.一体化 的建立和实施.
[14]李毅中.谈谈我国安全生产问题.泰州安全生产.2006.7.
[15]李毅中.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7.
[16]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劳动保护,2004(4).
[17]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现代职业安全.2006.11:17—25.网刑娟娟.事故现场救护与应急自救.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18]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6.
[19] 刘晓妤: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分析与思考江[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22(3):29-30.
[20] 马玉宝:浅谈企业 培训[J].安全,2008,29(8):39-41.
[21] 肖延明:决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四个要件[J].山西建筑,2009,35(20):214-215.
[22] 高斌:浅析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践.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6):106-147.
[23] 刘德民,郭启明,吴继园,张江石:鹤煤集团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煤矿安全.2011,42(11):151-153.
[24] 黄军利:安全文化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性分析[J].煤炭工程.2007(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