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隐患产生的根源
(一)物业管理公司是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生命线,消防安全管理的法规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的发展,使物业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不明确,相关主体间的法律责任不清。物业管理涉及开发建设单位、业户、公安、居委会及城市管理的多层面,他们之间的诸多权利义务关系不清,给物业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一些新开发的楼盘存在不少隐忧,换言之,不少开发商为赚昧心钱在销售过程中对安全方面的信息瞒天过海。一些开发商在与业户签订购销合同时,有意把关于消防安全方面的条款弄得模棱两可、模糊不清,对小区的消火栓的设置等硬件设施尽量做到能少则少,甚至可有可无。
(三)前期以效益为主开发的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防盗轻防火的现象,防盗方面对保安要求极为严格,可防火则普遍被忽视,为减少开支,精简人力,使物业消防管理人员人才短缺,现有人员身兼多职,素质低下,不少保安的消防知识一片空白,这样的保安队伍实难承担处理突发火灾的重任。
(四)城乡结合部的平房区、棚户区、郊区由于早期的城市建设或开发中,未将其纳入整体规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扩展,将其划入城市区域但又未开发。其建筑相互毗连,建筑耐火等级极低且无安全保障措施,极易发生火烧连营危险,道路崎岖狭窄,又无消防通道,消防车辆很难进入,一旦发生火灾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提高社区消防管理的建设性措施
(一)政府强化,明确职责、划清责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颁布实施,第十条明确规定: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2)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4)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其他物业管理单位应对受委托管理范围内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要以政府为高压加强调控,机构实施消防监督,责任落实到每一位物业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防护网络,对消防安全工作层层分解,明确责任。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的领导,应成立社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消防工作安全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消防联络员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消防宣传教育、用火用电管理、定期检查巡查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和消防安全奖惩制度及居民防火公约等,将工作开展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稳定的工作目标,保障消防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落实。一旦出现火灾,管理人员要做到会报警、会组织人员疏散、会组织扑救初起火灾。
(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消防技能。通过不断加大对社区民警、社区安全委员会成员、社区义务消防人员的消防业务培训,从而使他们掌握消防安全检查的基本方法,了解家庭防火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为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社区安全委员会可采取办消防板报,发放消防宣传单、张贴消防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消防常识、消防法律知识。还可利用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到开放队站参观,走街窜巷等形式进行宣传,宣传火灾的危害,让消防工作深入人心,以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注重在节假日期间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生进行宣传,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预防因用火、用电、用气不慎等引起的火灾。同时,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把一些特困户、残疾人、军烈属和生理有缺陷的居民住户列为消防监督重点户,定期进行防火宣传和防火检查、帮助他们消除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五)加大消防消防安全检查力度,努力消除火灾隐患。在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大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单位管理职能,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发现违章用火、用电、用气、堵塞安全出口、侵占消防通道、乱倒液化气残液等火灾隐患要立即纠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社区消防安全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面较广,不仅关系到社区管理问题,而且关系到城市规划和建设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服务和保障问题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管理及制定公共安全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社区消防则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进城市火灾预防体系的重要环节。 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社会化消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核心部分,如何加强社会化的消防进程,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10
[2]建设部、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