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矿山安全论文>>正文

晋城矿务局试论安全生产中的十个关系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3日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也是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抓好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始终不懈地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而且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还必须处理好其内在的各种关系。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各种关系,指导安全生产,从而促进国有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视为一对矛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无所谓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上学,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生产煤炭,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如何,必须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此外,由于伤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生产对煤矿至关重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由于国有煤矿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因而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煤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是煤矿企业的两项根本性任务,企业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摆不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效益一时上去了,安全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也不会搞好。

三、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管理两个方面,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安全生产中的“硬件”建设,随着井下采掘机械化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综采综掘机械化已经在安全生产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硬件”的提高,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我们也注重狠抓“软件”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狠抓职工培训,促进素质提高,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但也必须看到,为什么同样的装备,同样的条件,同在一个矿生产,有些队平安无事,有些队却发生事故。其中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事故教训告诉我们,仅有先进装备是不行的,如果放松管理,同样会发生事故;相反没有先进装备,如果加强管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同样能搞好安全生产。但存在困难多,工作量大的问题。实践证明,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安全生产中,既要肯定安全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又不搞唯条件论,那种因“硬件”不足,“软件”建设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是不可取的。

四、大矿与小矿的关系

近几年来,大矿(国有煤矿)与小矿(乡镇煤矿或其它小型煤矿)的资源之争备受人们关注,有的已经严重威胁到大小矿之间的安全生产。正确处理大矿与小矿之间的关系,是搞好安全生产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道。一些小矿的盲目发展,严重破坏了大矿的总体规划,浪费了国家资源,给大矿造成了透眼丢风、老塘透水、瓦斯涌出等不安全隐患。据统计,近年来,小矿给国有重点煤矿造成透水事故639次,瓦斯爆炸事故57次,破坏大矿资源21亿t,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为了彻底治理整顿小煤矿,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的决定,从1998年起到1999年底完成关井压产任务。这次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主要指三种情况:(1)1997年1月1日后在全国煤矿矿区范围内开办的各类小煤矿,一律依法取缔;(2)1997年1月1日前在国有煤矿范围内开办的各类煤矿,凡两证不全的,一律予以关闭;国有煤矿矿区范围以外的各类小煤矿,凡两证不全的,要全部停产整顿,到1999年2月底仍达不到发证条件的,要予以关闭;开采高硫、高灰煤,又未采取有效降硫、降灰措施的各类煤矿要予以关闭;(3)1997年1月1日前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开办的各类小煤矿,虽两证俱全且合法生产,但因布局不合理,影响国有煤矿长远发展,也要予以关闭。关井压产战斗的打响,给我们提供了处理大小矿之争的契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正确处理好大小矿之间的关系,大矿要扶持小矿,在技术、装备、人员等方面给予帮助,把不适合大矿开采的边角煤划给小矿。小矿要符合开采条件,遵守各项规定,严格执行资源界限,为大矿安全负责,为大矿生存着想,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安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让大矿与小矿携起手来,共同发展。

五、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人治与法治,说起简单,做起可就难了。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恰恰在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上处理不好,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处境。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他们处理人治和法治的关系上。人治和法治,也可视作一个对立的统一体,“人治”应该出于“法治”之中,“法治”应该立于“人治”之上;两者是不应分离的。而在安全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处理不好两者关系,以致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有的一味强调“人治”,使管理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放任自流,弄得松松垮垮,无章可循。有的一味强调“法治”,使管理变成一堆冷冰冰的条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样都不能使我们的管理达到目的。如何处理“人治”与“法治”,我们不妨学学孙子兵法,因为用兵之道和安全管理是相通的。孙子兵法讲“视卒如婴”,就讲要动之以情,但孙子也说到,如果对士兵“厚养而不用、溺爱而不令、混乱而不治”,就好像娇生惯养的孩子,那就没有什么用处了。这就把“人治与法治”的关系说清楚了。我们要以孙子兵法为借鉴,在安全管理人治与法治的问题上,做到适而有度,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六、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安全工作中的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是量变与质变的具体体现,搞好安全工作重点要抓好预防工作,而要搞好预防工作就要化解量变,防止质变。剖析发生的各类事故,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促使我们去探究大与小的关系。以小为大,就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知道,不排除小隐患就可能变成大隐患;不解决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而以大为小,掉以轻心,往往由小变大,积微成巨,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明白了小与大的利害关系,就会做到有了隐患及时排查,发现问题当即处理,抓小防大,防微杜渐。从小抓起,警钟长鸣。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谁忽视小事,谁放松小事,谁就要受惩罚,谁就要吃苦头。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训,妥善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七、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比如,若发生死亡事故,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故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蕴含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在每一起“偶然”事故中都可以找到隐藏着的“必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有各种的“偶然”因素,但终究是“三违+隐患=事故”的结果。无论分析追查哪起死亡事故,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根源,要么是违章作业造成的,要么是管理漏洞造成的,要么是监督不严造成的。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粗心。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管理工作抓起,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有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我们就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八、突击与持久的关系

安全生产涉及到井上井下,方方面面,有些工作需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完成,在一段时间内形成高潮。同时,还要注意日常巩固,避免一阵风,走过场的行为。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做扎实过细的工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注重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集中抓打开工作新局面,通过经常抓使工作深入持久,不断巩固发展。如每年5月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通过短短的一周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打好突击占。在此基础上抓巩固,求提高,达到以周促月,以月促年的目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为什么事故案例教育坚持不好,收效甚微,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只重视突击战,忽视持久战。往往是文件一到,上下号召,声势浩大,完成了事。事故案例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仅靠“突击”一下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需树立“持久战”的思想,从制度、纪律、时间、形式、教育等方面逐步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搞好这项工作。在安全生产中,我们要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用突击来巩固持久,以持久来检查突击,把突击与持久恰当地运用到安全生产活动中,使其收到预期的效果。

九、爱护与袒护关系

爱护与袒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原则区别,不能混为一用。然而,在安全生产中由于有些领导对爱护的认识有偏差,往往造成错把袒护当爱护,这样,必然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效应。在安全生产中,各级领导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领导干部爱护下属,既是领导工作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如何才是真正爱护下属呢?各级领导要把对下属的爱护体现到安全管理中,寓爱于严,严要求才是真爱护,要严检查、严监督、严管理、出了事故严追查才是真爱护。对于下属发生的违章行为和责任事故不姑息、不迁就,该教育则教育,该处罚则处罚,该撤职则撤职。这样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下属。然而在安全生产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错把袒护当爱护,他们把严格要求同爱护下属对立起来,一味地迁就下属,结果帮了倒忙。对下属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如果袒护,表面看来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害了下属。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各级领导要在安全生产中真正爱护下属,必须首先严格要求下属,严格管理下属,违章必究;有事故,必追查、必处理。只有这样,才是真的爱护下属,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但愿我们的各级领导都能正确理解“爱护”二字,把对下属的爱护落实到从严管理中,从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