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评价方法及运用
目前国内外对危险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SCL)、指数法概率法、常规统计法、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H RA)和综合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简单、直观,可对系统进行定性的评价,但缺乏准确性;指数法和概率法虽准确性高,但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涉及人员众多,在目前煤矿的现状下很难使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在系统设计之初,对系统进行初步定性评价;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根据各子系统的故障类型来定性或定量的对系统评价;危险可操作性研究,辨识静态和动态过程中的危险性,定性辨识,并能发现新的危险性;事件树分析法,利用事件树来定性定量评价;故障树分析法,利用故障树来定性定量的评价;综合评价法包括了常规评价和模糊数学评价,能清晰反映出多危险源的危险状态,可较好地处理复杂,模糊、随机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
为了明确地表征危险程度,通过危险评价,需要得到能够反映评价对象发生事故危险性大小的一个相对数值,然后根据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把评价结果变成危险等级,以明确区分评价结果多大时是相对安全的,多大时是比较危险的。
危险等级可分4级:I级重大危险源、II级重大危险源、III重大危险源、IV级重大危险源。原则是分级方法和标准要结合评价方法和危险源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要尽量地反映评价对象实际的安全状况或危险程度。
4 煤矿危险源应急预案
在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基础上,制定预防与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由煤矿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装备保障系统、通讯信息系统五部分组成。预防与应急预案的内容包
括: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指挥中心和抢救中心的主要职责;应急设备和设施的完善指挥中心对报警信息的加工处理;应急预案;指挥中心告知员工应急计划;事故后的恢复生产;定期的演练制度。
4.1煤矿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事故救援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预案编制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要求。所谓科学性,就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所谓实用性,就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应符合本矿的客观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准确、迅速控制事故的作用;所谓权威性,就是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 ,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
4.2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矿长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主任,有关部室及区队的领导均为成员。
(2)技术支援中心。煤矿总工程师任技术支援中心主任,各区队的技术人员为成员,提供必要的事故应急技术保障,并且调动救援装置。
(3)应急通讯中心。煤矿应急通讯中心是联系煤矿应急组织的纽带,是煤矿和煤矿外应急组织交换信息的桥梁,确保应急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在技术支援中心出现技术难题,需与外界技术专家联系时,提供不间断的通讯保障。
4.3事故应急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应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了解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响应和协调能力,检测应急设备装置的应用效果,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实施定期的演练制度,加强义务消防队成员及事故应急指挥部成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及现场模拟训练;提高应急决策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每年进行1次全体员工紧急疏散模拟训练,提高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改进和完善预防与应急预案。
5 结论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措施并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必须制定与煤矿实际相结合的应急预案系统,结合企业安全 ,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实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