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宏观本质安全
(1)煤矿安全管理法制化。在我国,法律愈益成为政府议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成为国家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评价指标。煤矿管理法制化包括了煤矿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近几年大量的煤矿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修改,为我国依法治矿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依据,立法滞后尽管还没有彻底改变,但已明显改善,主要表现是执法不力和守法不严。
(2)煤矿安全监察制度化。煤矿安全监察是对涉及煤矿安全的煤矿生产建设过程进行的系统、全面监察工作。在煤矿安全监察中,必须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多变性、工作地点的移动性、作业情况的不一致性及安全状况的各异性,选择不同的安全监察工作方式。如日常监察、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等。煤矿安全监察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查思想、查制度、查安全设施、查事故隐患和查事故处理,看被监察的煤矿企业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
(3)煤矿保险的责任化。煤矿保险的责任化是
据保险公司保险条款,设计好投保的生产企业和承保的保险公司的责任,既要充分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让生产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也承担与其行为相一致的责任,并在今后的保险业务中给予一定的惩罚,形成激励相容;又要避免使生产机构认为已经进行了保险,可以不顾安全状况,专心于扩大生产规模谋取利润。
我国不能简单地引人社会强制保险,应引入多种保险形式,如商业保险。如果仅仅只是引入社会强制保险,则对于生产单位而言,更多的是增加了一项类似税收的支出,而对于收取保费的保险机构而言,并没有很强的经济动力来加强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与安全生产技术的改进。
(4)煤矿监管信息化。煤矿监管信息化就是煤矿监管机构利用数据库、专家系统和各分支机构和煤矿企业建立安全信息网络,系统之间互通和兼容,信息资源共享,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实现联动。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关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矿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效益的实现,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尚没有行业标准,各厂家都是自行制定传输协议和接口标准,各分(子)系统之间不能互通和兼容,信息资源难于共享,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不能实现联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作用的发挥。它包括煤矿监管的安全静态信息和安全动态信息。
2.2微观本质安全
(1)煤矿人员的本质安全化。煤矿人员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即有想(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会(安全技能+专业岗位知识)、能(能遵守制度+能创造安全环境+能正确操作设备),要加强本质安全化和法治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
(2)煤矿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煤矿物(设备和机具)本质安全化,即选用的设备既要考虑其生产效率,又要考虑安全可靠性。也就是说,物(设备和机具)本身就是本质安全的或者增加了安全防护装置后达到了本质安全,如果职工使用的设备和工具都具有本质安全型工具的性能,即使出现了人的失误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即“傻瓜型”又是本质安全型。
(3)煤矿环境的本质安全化。煤矿环境的本质安全化是生产场所应确保职工的工作安全,在空间、气候等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也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尽可能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为员工创造更好的生产、生存、生活环境,保证员工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消除不安全感和后顾之忧,有效地遏制作业人员在作业环境中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
煤矿环境包括煤矿的自然环境和煤矿的作业环境。煤矿的自然环境包括顶板、瓦斯、煤尘、水、火等灾害及地质条件变化的预测、预报与防治状况等。煤矿的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环境的条件、空间、温度、风速、照明、噪声、煤尘、一氧化碳、支护等因素的控制和文明管理状况等。
井下作业环境昏暗、狭窄、潮湿,人员集中,还受到五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对事故的发生起加速作用。异常环境是导致事故的一种物质因素,有效地预防、控制异常环境可以阻止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实践中依据环境安全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运用环境导致事故的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揭示环境与事故的联系及其辩证关系,最终实现生产事故超前预防、控制,达到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4)煤矿管理的本质安全化。煤矿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是一种当代安全管理模式,是基于系统的标准化安全管理,重在研究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特别强调系统化、数量化、信息化和人的智能开发。在这一阶段中,科学管理的标准化原则、原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因而,当代安全管理模式就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国外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大都是利用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有的已进入当代安全管理模式。比如美国的煤矿行业已成为最安全的行业之一。
煤矿管理的本质安全化包括安全性评价、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安全救护、事故统计和处理制度的本质安全化和职业健康安全 认证。
安全评价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被动模式),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主动模式),并把这种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