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矿山安全论文>>正文

粮食粉尘爆炸及预防对策

作者:潘成刚  来源: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庞庄煤矿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1月19日

    1.3.2  粉尘的化学成分对爆炸特性的影响
        由表1可知,这几种粉尘的层状着火温度在180~320℃之间,云状着火温度在420~550℃之间,最小点火能在25~80mJ之间,爆炸下限浓度在30~80g/m3之间,最大爆炸压力在0.65~0.85MPa之间,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在19.4~55MPa之间。
        将表中进口阿根廷大豆粉尘和进口加麦粉尘与前两者国内粮食粉尘的爆炸特性参数相比较,可以看出,进口粮食粉尘的层状、云状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爆炸下限浓度明显低于国产粮食,尤其是最小点火能和爆炸下限浓度低两倍多。导致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进口粮食粉尘中有机物含量远远高于国产粮食粉尘,可见粮食粉尘的点燃灵敏度和其它爆炸特性参数的大小,基本由粉尘中所含的有机物含量决定。因此,一方面粮食在输送、清理等过程中要尽是避免破碎而产生较多的有机物,另一方面,对于进口粮食更应注意防尘防爆的问题。
    2  粉尘爆炸预防对策
    2.1  预防措施
        良好的管理显然是重要的第一条防线。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建筑物内的所有表面没有粉尘。在某些情况下,初次爆炸得到建筑内防护设施的抑制,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然而,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和振动能干扰建筑物所有平滑面上的粉尘,这样就造成了较大范围内粉尘更剧烈爆炸的潜在危险。这时,只要建筑物内某处有几毫焦耳的热量或高于300℃的温度,一场毁灭性的爆炸就会发生。二次爆炸经常发生在与初次爆炸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另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和维护制度。偶然进入生产车间的外来人员是引起爆炸的常见原因。被丢弃在系统中的一个扳手或一个螺栓,当其被带入研磨机、搅拌机或螺旋输送机时,就极有可能产生火花,后果不堪设想。
    2.2  爆炸减轻
        不管预防措施如何严格,仍然有发生粉尘爆炸的可能。所有的偶然性因素都必须被估计到,所以必须考虑减轻爆炸的方法。
        在选择爆炸减轻方案时,应考虑综合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1)危险性所在的部位及其对建筑内人员和公众的潜在危害;(2)材料的可爆炸性;(3)建筑结构的强度;(4)生产工序的结构形状,以及对可能发生爆炸的影响范围及其火焰传播路径的评估;(5)相对于工序内各种爆炸情景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效性的分析;(6)防护设备的费用与可能发生的爆炸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对比。
    2.3  爆炸防护方法
        爆炸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隔离、泄爆和抑制。其中,隔离通常用于两个工序之间的互相连通的材料管路内,分为主动隔离和被动隔离两种。
        主动隔离是对极早期尚未发展到具有破坏性威力的爆炸火球进行检测,并将其隔离在工序的一个较小的部分内。可以按照生产过程本身的特点使用压力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组合探测器。有时,在引爆发生前,通过探测引燃源(如运动的余烬和火花),可以预测到爆炸。如果探测到引燃源的存在,生产就自动停止,此时机械障碍物就主动阻挡焰锋在系统内移动或喷射化学灭火剂将其扑灭。因为焰锋会向两个方向移动,因此在引燃源的上游和下游都必须设置障碍。
        被动隔离(如回转阀或管状螺旋输送机)可以不受生产工序的限制。
        泄爆是指在生产工序内安装薄弱的泄压板。在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泄压板就会破裂,将爆炸的能量释放到大气中。泄压板通常安装于较大容器(如粮仓、干燥器等),并必须与隔离设施共同使用,将爆炸压力引导泄放到外部,以阻止爆炸通过相互连接的管道向系统的其它部分传播。
        爆炸抑制包括极早期探测以及通过喷射特殊的抑制剂以抑制发展中的爆炸火球。但是这种操作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在系统中安装爆炸抑制设施,应用范围不受限制,包括双臂斗式提升机的防护、塑料粉尘抽取系统、脱水乳制品的加工、粮仓、医药品和淀粉食品的生产以及纤维梳散机等。
    3  结  论
        (1)粮食及其它可燃固体在输送、清理等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破碎而产生较多的粉尘。
        (2)进口粮食粉尘爆炸特性参数中,层状、云状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爆炸下限浓度均低于国产粮食的,爆炸危险性同国产粮食粉尘的相比更为严重,可见对于进口粮食更应注意防尘防爆的问题。
        (3)从爆炸防护措施上讲,可以采取以泄为主的泄爆和抑爆相结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恩科.粮食中转筒仓防尘防爆原理.与技术的研究.郑州工程学院,2002
        [2]赵衡阳.气体和粉尘爆炸原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谢波.王克全.工业粉尘爆炸抑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2
        [4]罗宏昌.粉尘爆炸及“杂混合物”对其特性的影响.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2.6
        [5]高存文.王晶禹.密闭容器中粉尘爆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2002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