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1.1非煤矿山安全形势
截止2006年底,全国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共有91998座,其中金属矿山8301座,占总数的9.02%,非金属矿山80702座,占总数的87.72%,其他矿山2995座,占总数的3.26%。此外,还有6630座在建矿山。
据国家安监总局调度中心统计,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同比分别减少59起、71人,分别下降3.1%和3.0%。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74起、死亡273人,同比增加2起,减少20人,分别上升2.8%和下降6.8%;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2起,死亡27人,同比增加2起、27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从事故类别看,事故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物体打击、冒顶片帮、高处坠落、坍塌和放炮等类别上。
造成我国矿山的安全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除了历史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以外,主要是我国矿山安全管理落后,根据不完全统计,矿山事故原因有80%是由于管理不科学而造成的。
1.2非煤矿山生产特点
与其他工业部门比较,矿山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历来就很突出。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粉尘、废水、废渣、噪声、振动等公害,以及水、火、爆炸、片帮冒顶、坍塌等灾害及设备事故。由于矿床类型和性质不同,地质情况千差万别,开采技术条件千变万化,无一固定的生产模式,而且随着采矿场客观条件的变化,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
非煤矿山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工作面狭小;工作面不断变位;工作环境恶劣;矿体围岩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井下作业时地表救援人员的救灾能力和井下作业人员的避灾能力受限,甚至出现二次事故等。
2、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当前,安全评价工作日益得到重视,而安全评价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建立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非煤矿山进行全面安全综合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选择的是否恰当,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适宜,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论。
目前在安全评价中使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同时这多种评价方法又都存在着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非煤矿山实际评价中应根据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以得到最佳的评价效果。
根据笔者近几年从事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实际心得,针对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中评价方法的选择,提出一些自己的体会及见解,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范围一般为生产系统、生产辅助系统以及安全管理。针对生产系统以及生产辅助系统,笔者认为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比较全面,能够反映整个生产系统安全状况;针对安全管理,认为采用群决策和层次分析结合法进行评价比较适合,能够对整个矿山的安全管理给出一个量化结果;针对矿山重大危险源以及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能够对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
3.1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
目前多数非煤矿山评价报告中,都采用了安全检查表进行评价。但多数都采用了定性化的评价方法,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对应矿山实际,给出符合、不符合的判定结论,最后给出符合率。笔者认为这样给出的判定结论,往往会把评价结论引入误区。如在吉林省我做过一个小型金矿地下开采的现状评价,安全检查表有100项评价指标,99项都符合,只有一条"矿山安全出口只有一个"不符合,符合率应为99%,这座矿山是不是合格矿山呢?很显然,安全评价报告的判定结果为不合格矿山。
严格意义上,安全检查表只能作定性分析,因为它们提供不出危险度的分级,但可以给出定量化的安全检查表。评价整个矿山企业,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表,可以有定性化的,也可以是半量性化或定量化。
对于法律、法规、规范等中带"应"字项内容的评价指标(有时也说是"否决项"),应选用定性化安全检查表,结果只有两种,"符合"或"不符合",若评价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将决定整个评价项目不合格。
对于矿山其它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应依据该矿发生某种事故的多少以及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各评价指标分别赋值,加权处理。各系统原则上满分为100分,生产系统合格为95分,辅助系统合格为90分,达不到要求应需要整改。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准确,首先取决于评价指标是否准确、全面,为了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情况,评价者总希望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越多越好,但是,过多的评价指标不仅会增加评价工作的难度,而且会因评价指标间的相互联系造成评价信息相互重叠、相互干扰。因此,应根据矿山的类别、开采阶段以及规模,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对各系统安全检查表,需要加权处理,权重系数是衡量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相对重要程度的一个数值,一般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由于多指标的综合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因此,权数的确定直接影响着综合平均的结果。若矿山为新建矿山,没有或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较少,赋值时应参考类似老矿山。
3.2群决策和层次分析结合法
针对矿山企业管理,原有的非煤矿山评价中,多是考虑企业的安全制度是否齐全、安全资金投入是否合理、职工是否接受了
等,但对于各管理指标之间孰轻孰重,各指标对整个安全管理评价结果影响多大,一直很难有一个具体量化结果。
笔者认为,针对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可以尝试采用群决策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解决安全管理方面量化的问题。
首先由评价组成员与被评价企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或企业对需决策问题熟悉且有知识丰富经验的人组成决策群,依据评价对安全管理的要求,设计问卷调查表。决策群人员在15-20人为宜。
然后由该评价项目组组长召集会议,向参加会议的人员阐述会议的主题、目的,然后请与会人员就须决策问题简明扼要的发表意见,目的是交流看法,互相启迪。
三是与会人员根据个人观点,结合其他与会人员发表的意见,写出自己的意见。
四是将与会人员意见归纳总结,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与会人员,以便澄清意见。
五是依据群策意见,制定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模型的基本评价指标。
六是依据群决策出来的指标类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首先建立安全管理综合评定指标层,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次构造判断矩阵,一般不容易直接确定准则层中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应对准则层进行重要度比较,同样,对指标层进行重要性比较,得到指标层对比矩阵。然后进行权重计算,根据准则层各因素对指标层的权重与指标层各因素对准则层的权重,得出各指标对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根据问卷的实际值,得出综合实际值。
综合实际得分值=
。
笔者在2006年在桦甸曾作过一露天铁矿的现状评价,铁矿生产规模为年产铁矿石30万吨。针对安全管理评价单元,尝试采用了群决策和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解决安全管理方面量化的问题,面对各系统的管理资料和数据,最后得出该矿目前安全管理水平为98.35%,给出了安全管理单元合格的评价结论,起到了比较好的评价效果。
3.3故障树分析法
针对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以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笔者认为宜采用故障树分析法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采用该评价方法可以直观对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便于进行逻辑运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系统评价。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故障率数据库,安全系统的开发、故障树分析的开发并不是以数据库为前提条件建立的,一般故障树的建立和概率分析,多是依据编制人的经验来的。目前针对基本事件故障率,可以通过系统或设备长期的运行经验进行粗略估算,可以取得比较不错的理想效果。
笔者在编制非煤矿山故障树时,一般做法是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既借鉴类似已有的故障树,又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填加或取舍导致顶端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使故障树分析结果,尽量达到评价的需要。
4、小结
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本人在安全评价工作领域工作时间也不长,针对在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中评价方法选取的论断,只是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吸取学习,同时更希望广大同仁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自己更好地进步。
参考文献:
1、《安全评价》(煤炭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
2、《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煤炭工业出版社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