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交通安全论文>>正文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8月24日
2.4 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环境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气候条件(雨、雾、能见度),沿路植被、建筑、城镇,人的交通意识,社会的经济状况,交通立法,医疗条件等。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举典型的交叉路的环境为例。在交叉口处的四周建筑物密集,商店林立,摊点凌乱;各种霓虹灯、广告牌、门面装饰五颜六色,使驾驶员目不暇接;为了招揽顾客,音乐声、叫卖声,使人心烦意乱,这样的环境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正确判断。此外,刺激会使驾驶员看不清周围的各种现象,这也是十分危险的。
2.5管理因素
  由于交通管理不足而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为:
 (1)警力严重不足,整体执法水平不高。
 (2)道路交通设施欠缺。
 (3)交通科学技术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不高。
 (4)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社会化管理交通的各种措施没有落实。
 (5)各有关部门在管理立法规划等方面,缺少严密和长期的合作。
 (6)管理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不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从而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新局面。交通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工作责任分散,道路规划、设计、建设、维护、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分属不同的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交通安全指导目标,各环节之间的不协调增加了道路潜在的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出现“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面上管理多,源头管理少;上路执勤多,深入到单位宣传少;经济处罚多,实际教育少。管理滞后于存在,虽然说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一般规律,但严重滞后于道路交通存在,必然导致交通事故的重化趋势。机动车管理与驾驶员管理不严格,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源头。
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和过程
   道路交安全的方法有:事故频数法、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事故率法、矩阵法、质量控制法、累计频率法、横断面安全系数法、当量总事故法、道路事故鉴别专家系统等。今天我将主要论述一下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的基本方法:事故频数法、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事故率法、矩阵法、质量控制法的原理以及优缺点。
 
3.1事故频数法
    事故频数法。这是最原始的事故鉴别法,是利用在一定时间一定路段上的交通事故统计的绝对数据来鉴别危险路段。例如:挪威对黑点的定义是:长100m路段内4年发生4起以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称为道路黑点;长1km的路段内4年发生10起以上人员交通事故,称道路黑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接、容易应用。但是当以事故次数作为单一标准是,由于没有考虑交通量和路段长度等影响因素,可能导致将非危险路段当作危险路段进行改善。
3.2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
    事故次数概率分布法: 该方法假定事故次数符合泊松, 然后依据一定的置信水平确定临界事故次数上限值。当某一评价点的事故次数大于临界上限值时, 则该点即为事故多发点。
    该方法方便、较快速、考虑了随机波动影响,但是数据较粗糙不够准确。
3.3事故率法
    事故率法。该方法在鉴别事故多发点(段)时,开始引入交通量的数据,利用每百万公里的事故数,来作为评价事故多发路段的指标。当事故率大于某个设定的临界值时,即认为该段属于危险路段。事故率法考虑了交通量和路段长度的因素,比较适用于较长路段或者区域性道路的安全评价。该方法优于事故频率法,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不同路段的交通量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会影响事故发生的地点分布特征。但是该方法也容易导致4种情况:具有低交通量的短路段拥有高事故率;而具有高事故次数、高交通量的路段拥有低事故率;具有低交通量、低事故数的路段可能会具有高事故率;而具有高交通量、高事故数的路段拥有的事故率可能较低。因此,当以它作为唯一的标准进行危险路段或交叉口鉴别时,同样也可能导致将非危险路段当作危险路段进行改善,浪费资源,或漏掉了更为严重的危险路段,导致筛选判断和改造投资的失误。
3.4事故次数法与事故率综合
    也称矩阵法。因为事故频数法与事故率法各有优缺点,为了更好的鉴别事故多发点(段) ,一些专家提出事故频数法与事故率法结合考虑的矩阵法。将处于既是高事故率又是高事故数的路段重点考虑,对高事故率低事故数或低事故率高事故数的段点则应当加以具体的分析,在保证对危险路段采取改善措施的最优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但是该方法只表示了路段的危险程度,而不能对低事故次数高事故率的路段或高事故次数低事故率的路段作出本质的区别。
3.5质量控制法
    质量控制法。假定道路上各处的运行条件均不存在特别缺陷,则对于具有平均事故率的道路在上面作用m的交通量时,它发生事故次数k的概率符合二项分布。
       
其分布与泊松分布极为接近。采用95%的置信水平,根据德莫佛—拉普拉斯定理,得到事故率的临界上限R +和临界下限R - 。
      
本质上讲,质量控制法是一种基于假设的理论性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它比一般的统计方法(事故频数、事故率法)能更精确地鉴别事故多发点能够解决随机波动问题,客观、公正性较高,但是工作量较大,对大规模的道路交通系统,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
4.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 得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汇总结果如下表所示。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析表
 

 

评价方法
基本原理
优点
存在的问题
适用条件
事故次数法
按事故次数进行鉴别和排序
简单、方便、快速
粗糙的鉴别方法
较小的交叉口或街道
 
事故次数概
率分布法
基于概率论原理确定事故次数的临界区间,并据此进行鉴别
方便、较快速、考虑了随机波动影响
较粗糙的鉴别方法
小规模的鉴别工作
事故率法
按事故率大小进行鉴别和排序
较快速、考虑了关联因素影响
没有考虑随机波动影响
小规模的鉴别工作
 
矩阵法
按事故次数和事故率进行综合排序和鉴别
评价结果较准确,评价点数量确定具有一定灵活性
判定标准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尚不能处理随机波动问题
 
中等规模的交通安全鉴别工作
 
质量控制法
 
以事故率为评价指标的基于统计假设的理论分析方法
能够解决随机波动问题,客观、公正性较高
工作量较大,对大规模的道路交通系统,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
中等及较大规模的交通安全鉴别工作
 
5.结论与展望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交通安全仍是一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不同的鉴别方法由于采用了不同的鉴别指标和评价标准, 得出的评价结果是不完全一致的, 有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这也说明目前的各种鉴别方法都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
  文中所述评价方法各有利弊,每种方法又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因此在选择时要注意它的实际应用性。同时,应该从事故多发点、不同路线、不同区域三个层次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评价 ,最终形成道路安全性能的综合评价系统。当然也清楚地看到,采用事故统计方法来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存在着“小样本、大周期、大区域、低信度”的缺陷,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应用事故统计为基础的评价方法的同时,以其他的间接评价方法比如交通冲突技术 作为补充是十分必要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值得探讨的永恒课题,通过评价可以发现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通安全、快捷和畅通。
参考文献:
[1] 裴玉龙,张殿业.道路交通安全[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201.
[2] 李江等.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刘志强等.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1,18(2):10-11.
[4] 秦利燕.道路交通事故预测预防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6-05.
[5] 吴东平.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07.
[6] 张鹏辉.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7] 王玮,裴玉龙.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8] 闫建华.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山东:山东理工大学,2010.
[9] 李相勇.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10]石京.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运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11] 刘利.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1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编写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群众出版社,1991. 8: 12-14,324
[13]钱振东.持续发展的交通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14]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07)作者: 何勇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7
[15] 刘志强,标,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和对策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