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安全技术装备投入,以科技保安全。
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为铁路行车安全打造了坚实的铠甲。发达国家为保证运输安全,不断在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工务工程、道口安全等方面加大现代化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采用并不断完善计算机联锁、列车自动控制装置、先进的列车制动系统等新装备以及集监测、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国外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正在向系统化、综合化发展。在单项设备上,安全技术装备的功能不断扩展,并趋向横向融合,如热轴探测与制动装置探测一体化等。在安全系统层次上,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与运行控制、调度指挥、运营管理、服务等系统融合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国外安全装备的普遍发展趋势为:
第一,车载化探测装置全面实现了实时连续监测。热轴监测、转向架状态、脱轨探测器等已经初步实现了车载化实时监测。如南非铁路开发的车载断轨探测技术,它通过监测转向架铰接金属圆盘的异常来测定钢轨是否断裂。
第二,高速摄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测,不论是对钢轨、轨道部件、接触网等固定设施的形态检测,还是对车轮、转向架等移动设备构件的工况监测,各种高速数字摄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国外铁路各种检测车的必备检测器材。
第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不仅作为安全检测的定位工具,有效地提高了检测作业效率,而且直接应用于大型结构物的实时连续监测,为铁路安全检测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定位和检测手段。
(二)安全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体系是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都设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监督部门。这些监管部门在强调保障公众利益、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调整健全法律和法规、建立对监管行为的监督制衡机制、推动安全保障技术的研发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达国家政府和铁路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事故进行预防,确保铁路安全。德国关于铁路的法律、法规比较齐全、严谨,主要有《铁路法》《事故处罚规则》《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等,日本政府也有《铁路事业法》《铁路营业法》等。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铁路安全及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为加快铁路发展,发达国家纷纷进行铁路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如日本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日本铁道公司的安全管理发生了转变。事故调查由责任追究转变为原因究明型,事故防范由上意下达型转变为员工参与型,安全投资由政府指令型转变为安全优先型,员工考核由以制约为主的减点考核转变为激励为主的加点考核,工会与原国铁经营者的关系由相互对立型转变为在安全管理上达成共识。
安全管理更注重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如日本铁路素以"安全第一,人命至上"而著称于世,日本的安全管理是指对人、机及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管理。在人机相互作用过程中,以人为主体,不断完善人机关系,制定适应人、机工作的规则、制度、法令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日本安全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者自身的责任,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尽量避免高压管理模式,提供"现场管理",使职工个人的行为既受到约束,又受到尊重,并激发其责任心和安全感。
我国铁路的安全技术装备、安全管理和职工专业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行车设备质量不高,安全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安全技术装备功能简单,尚未系统配套,轮轨关系、弓网关系、脱轨机理、材料失效机理、结构可靠性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相关标准及管理规章还不完善,职工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相对较低等。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我国安全技术装备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广泛采用了机车信号、无线列调、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计算机联锁,电气集中微机监测装置和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等先进的安全监控设备。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铁路将进一步研制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逐步建立防止列车冲突安全监控防护系统、防止列车脱轨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提速旅客列车安全检测保障系统、道口安全防护系统、灾害预警防护系统、货物装载加固和危险品运输安全监测系统、事故救援快速抢险系统和行车安全信息网络及综合管理系统,使我国铁路的安全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实现铁路运输安全有序可控。
五、铁路安全与科学进步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铁路竞相采用高新技术,在货运重载、客运高速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变,世界铁路依靠科技进步在各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中得到了振兴和发展,使曾经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得到了再度兴盛,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50年来,我国铁路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科学技术在铁路提高能力、保证安全、增加效益等方面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是以提高运输能力为中心,保证运输安全为前提,不断提高运输质量、效率和效益,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重视各项技术的交叉渗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运输需求,采用不同层次的技术和装备,系统配套,发挥整体效能,改革管理体制,制订相应的经济政策,推动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牵引动力电气化、内燃化,车辆大型化,运营管理现代化和主要运输过程控制自动化、半自动化,轨道结构重型化,养路、施工、装卸、修车机械化,铁路建设技术现代化,铁路宏观决策科学化,逐步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先进技木并重,不同层次技术装备并存;重量、密度、速度兼顾;综合运输能力大、质量优、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具有我国特点的铁路技术体系技术的重要问题在于创新,其中包括产品的创新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并通过扩散而普及,进而使创新的技术更加完善。在这一动态的创新过程中,是生产技术发生变革,这称为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用不断提高和改善社会生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更好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己经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的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是加速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途径.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铁路科技,走“科技兴路”的道路,对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铁路运输是以蒸汽动力技术为特征的产业革命的硕果。煤炭、钢铁、机械等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输工具,而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创建机械化运输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可能性.铁路运输的出现和扩展又极大地推动着商品经济社会分工的发展。由于电动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铁路运输又随之迈入电气化、内燃化的新阶段.铁路运输就是这样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果我们不依靠科技进步,就不可能实现技术上、装备上、组织上和管理上的新突破,完成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业提出的运输需求也是很难的.为此,铁道部明确提出了“科技兴路”的发展战略,并具体制定了《铁路科技发展十年规划和“九五”计划纲要》.到2000年一2010年提高运输能力的各种要素中,科技进步将占60%以上的比重,高新技术在铁路运输业中普遍推广应用,有效地发挥了铁路产业的技术优势,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
2、《中华人名共和国铁路法》
3、《英国大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称《大英百科全书》,简称EB)
4、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霍小光、崔清新)
5、《铁路科技发展十年规划和“九五”计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