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评价>> 评价基础知识>>正文

浅谈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的有机结合

作者:王振峰 王立军 齐观鹏 付志峰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一)、运用过程方法,导入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细节管理。
        企业安全工作由一个又一个过程构成,有效管理的基础是清晰的识别安全过程,确定每项安全管理工作过程的输入、输出、监控指标,建立安全过程控制及安全绩效的考核基础。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任何将所接收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视为过程。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方法,它要求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过程方法是一种更精细,更系统,更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这一管理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运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要求我们首先识别过程。所谓识别过程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将企业的一个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二是对现有的过程进行定义和分辨。例如流水线上的作业过程,可以分解到每个员工所干的工作为止。其次是要强调主要过程。企业的过程网络错综复杂,企业安全管理者对主要过程应重点控制不能放松。抓住重点矛盾,以防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同时,还要严格职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过程一旦建立,并运转,就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其出现异常。控制时要注意过程的信息,当信息反映有异常倾向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使其回复正常。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标准化操作,避免习惯性操作,最终实现输出的增值。更重要的要经常改进过程,通过对过程的测量和分析,发现过程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以及可以改进的机会,对过程进行改进,提高其效益或效率。从而达到实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流程管理是以平衡的流程观为导向,通过对组织流程“识别、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创新”的循环过程,持续提高组织绩效的系统化改进方法。通过流程管理能提高流程管理意识、拓宽管理视野、转变管理观念;通过流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基础管理、提高执行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调动员工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为保障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实施,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导入流程管理,制定配套的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明确产生的记录或基础资料,避免重复交叉、遗漏、扯皮,明确各安全管理环节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依据及方法,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二)、建立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在安全评价、安全过程识别、流程梳理、优化的基础上,编制各项安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标准体系,为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奠定基础,使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而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最有效的做法是贯彻推行职业健康安全 。
        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安全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提倡对人的“爱”与“护”,以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而形成的安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以安全标准体系作为主体的安全规范文化,同时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提炼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通过方案实施,逐步形成 “珍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文化氛围,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人员安全素养,使遵守法律法规,执行安全规范的做法成为习惯,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企业要及时熟悉和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要服从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充分利用评价机构的资源(请安全评价机构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如:培训、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指导等),形成企业自查、整改→专家评价→整改、复查、巩固→新一轮评价的环节,以此形成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让监管部门放心,让中介机构省心,更让企业自身顺心。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