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强化安全投入保障措施,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严格执行安全费用政策,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管理”要求,督促企业加强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等安全生产投入。
完善化解事故风险保障制度。全面推进高危行业强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化解事故风险、促进保险业发展、拓展安全生产投融资渠道的新途径;推进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集中缴存管理和盘活资金增值运作模式工作,研究探索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互动机制。
(八)强化安全科技保障措施,提升本质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设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全县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九)强化安全文化保障措施,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丰富“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加大电影宣传放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对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予以公开曝光。
加强
培训。以州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平台,探索安全技术培训模式,规范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加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达到95%以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推动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
(十)强化监察执法保障措施,严惩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监察执法职能,强化行业安全监管和执法。要建立完善对安监人员的激励机制和人文关怀制度。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查处,严肃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瞒报、逃匿行为的惩治力度,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
加大事前预防性执法力度。健全完善“政府指挥,部门联动,行动一致,依法行政,定期碰头,情况互通”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加大事前预防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打“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输)活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章行为。
(十一)强化应急救援保障措施,提高事故灾难应对水平。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乡镇、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部位、重大活动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编制,推进应急预案“进社区、进村社、进企业、进学校”。全面启动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管理体制,构建高效灵敏、注重预防、强化处置、重视善后的应急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健全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运行协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