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安全管理的标志之一。在管理中,特别是在安全工作方面,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生产人员的身心状态、纪律、教育和技能等状况,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安全管理效能。主动地倾听、了解并尽可能地掌握生产人员所思所想所能,加强工作中人际关系沟通来促进工作,是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车间安全管理效能和工作针对性,近一段时期,我们利用到生产作业现场检查、指导班组工作等时机,以及在与作业区进行管理信息交流沟通之际,通过对车间安全工作管理现状的梳理,重点就当前的生产人员思想、制度执行、管理手段等状况对安全环保工作的影响,做了部分调研,对发现或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简要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近期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综述
开年以来,尽管生产任务比较繁忙,但在搞好安全环保工作中,做到了以牢牢把握监狱安全生产的纲要,来统领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通过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学习督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确保了安全平顺;通过严格现场管理,从细微之处着手,使“安全无小事”的精细化管理思想逐步深入扎根;通过加强重心下移管理,抓各个管理人员履责,来确保了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车间还结合日常生产、检修安排,持续开展了安全隐患查找与治理。面对今年的生产形势,密切关注现有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总体看,干部能带好头、党员先锋模范发挥较好,大部分生产人员努力工作,思想情绪基本上稳定。通过上下努力,车间的安全工作形势基本平稳、管理受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虽然结果上总体较好,但是,必须看到,车间也出现了个别不遵照安全手册操作、违反安全生产章程等安全不和谐的现象。通过这些问题,反映出车间的制度具体贯彻中,在个别民警和班组并未得到彻底落实,依然存在有“执行不力或不到位”;少数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对于不按规章制度要求办也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仍“心存侥幸”;个别人员由于多年未出过什么事儿,在安全观念上显露出“盲目自大”, 对“安全无小事”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得“不以为然”,觉得车间处理某些问题似乎“小题大做”了。
(二)调研中发现和存在问题的现状
基于已经表现和反映出不利于安全的问题,亟需进一步调研掌握实际,并分析、解决之,以利于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深入发展,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部分作业区、班组管理人员在抓
培训上,对生产人员自觉学习掌握、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考虑较少,针对性指导不够、方法不多、层次不清,督促学习的力度不大。各班组以及生产人员间的
水平与发展不平衡,部分生产人员对安全学习的意义认识尚有差距,机械背诵条条款款、结合实际理解较差,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等原因进而感到学习吃力,成效欠佳。
2.深入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任务依然较重。部分生产人员思想认识上与管理层面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不适应。一些人员认为工作中要写要记要背要说的东西太多、程序烦琐,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同时又担心在这些方面出现疏漏或错误,容易导致被考核,感觉所受到的管理压力大。
3.对现有的安全管理考核制度规定及执行理解上,大多数人员认为,搞好生产保安全,考核是必要的,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广泛认可。同时,也有相当部分人员谈到这样的看法,现在生产任务繁重,压力大,对较重的考核能否真正使人心服、能起到多大的正面效应、会不会产生心理逆反,有疑惑、不全认同。
4.少数人员个人思想素质、安全素养与管理要求相差甚远。表现出觉悟不高,对形势发展认识不清,思想有惰性,缺乏求知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对未来努力方向感觉茫然、麻木;对工作是应付了事,混日子、不求上进。表现在安全行为规范执行上,思想麻痹、能力不强、心存侥幸、依赖别人。
5.有相当部分人员认为,现在的班组管理中较突出难点是“人心不齐”问题不好解决,为某些事情,少数人也偶而会有“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现象苗头,处理棘手,易对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6.个别人员的大局意识淡薄,存在不讲原则的“事不关己、胡言乱语”不良风气,看不到某些事对组织的损害最终将导致自己的不利,结果可能就是“最终害己”。人员的思想尚未完全集中统一到安全生产建设上来,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切传闻或“小道消息”干扰,可能会一时造成“人心惶惶”,进而易孳生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出现。
(三)处理问题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1.必须持续加强对管理者特别是作业区、班组骨干层面的教育培训,首先应该使基础管理执行层具备与当前管理形势要求相适应的执行能力,与时俱进,能够并有积极性去“正确的做事”。
2.可能存在“正确的结果不一定来自正确的程序”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坚信“正确的程序执行一定会导致程序设定的结果”,需要加大对已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科学管理方法的宣传力度和宣传针对性,努力减少非科学得来的所谓“冒险经验”的不利影响。用人的生命与健康来证实的经验代价太大。当然,也需要在今后的管理中,来逐步通过科学论证完善管理制度与方法。但是,当前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坚决执行已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既是管理的现实本质要求,也是科学的态度,更是持续改进的基础,毕竟“实践出真知”。
3.应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管理执行者本身的管理和激励。注意选好突破口,循序渐进,积小胜为大胜。一定要注重管理规章执行的公正、公平、公开,重视将管理与教育并重落到实处。要给予违规者申辩、诉求的机会,避免粗暴简单解决问题,要以理服人、用情感人。同时,管理及考核执行人员,要本着为企业负责的态度,在坚决执行的基础上,应敢于将执行中反映强烈的、收集到的、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制度疑问,及时向上级决策者报告,并尽可能的提出合理建议。不要阳奉阴违,明明已发现了问题,听之任之,致使问题复杂化、处理难度增大。
4.要相信教育转化的能动力量,关键是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树立人的思想与素质可以提高的信心,坚持教育长抓不懈的恒心,努力践行因才施教的专心,正确处理好“使用与培训”的关系,舍出必要的时间、精力、经济,得到安全环保长治久安的硕果。
5.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对人员团结问题上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具有敏锐性,必须认真研究在团结方面出现的个别问题,细细梳理具体原因,能解决一个就少一分,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对已尽能力仍无法解决的,要善于疏导缓和矛盾,避免或减少看似简单化的“捂盖子,打棍子”处理方式,否则难免落下可能影响安全的后遗症。关键是做到耳聪目明,防微杜渐,多当“防疫员”、少做“救火队”。
6.现场作业不可能没有风险,关键是要能够知道、发现风险,制定避免或减少风险可能导致不利后果的措施,不折不扣的落实防范举措,达到控制风险目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既要科学、更要切合实际,切忌成为“看起来很美”但无法落实的海市蜃楼。要善于抓住时机,借“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的东风,坚持逐步整顿、改善作业现场环境条件,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实力,逐渐加强设备安全性能和劳动保护安全防护装备等技防水平,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工作条件。
7.进一步改进抓思想工作作风的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各种有力的法制力量、有利的道德教化、有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经验,来弱化、抵减不利于思想积极向上和稳定的因素,进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和提升。其关键,在于抓好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去充分发挥良好垂范表率的作用,使之能带头、带好头。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动产生于动机,而动机来自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气候里,在安全管理的技防、物防举措,还或多或少暂时受制于经济实力的条件下,要搞好安全管理,还在于牢牢抓住“人”这个根本。我们确有必要围绕现有的管理制度与实施,去认真研究生产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表象,积极应对每个人的不同“需要”,切实达到管理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