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健康频道>> 生活保健>> 健康常识>>正文

口蹄疫防控,夏季也要重视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9月08日

    众所周知,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冬春寒冷季节的时候常发,但夏季也不可忽视其危害性!

  此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其临床诊断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偶尔还会感染人。

  该病属急性、烈性传染病,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幼仔猪及未经疫苗免疫接种的猪较易发,对幼仔猪可引起100%的发病,病死率很高。

  妊娠母猪发病可引起流产,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1.流行特点

  这种病潜伏期一般为2~5天,短期潜伏为18~20小时。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兽,猪的易感性仅次于牛。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发病初期的猪传染性最高。

  该病是以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口蹄疫病毒对酒精、氯仿和其他脂溶性化学品抵抗力强。对酸碱作用敏感,可选用过氧乙酸、火碱、甲醛等作为消毒用药。

  2.临床症状

  口蹄疫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型黏膜和少毛或无毛部的皮肤上形成水疱、烂斑等口蹄疮病变。

  具体为最初病猪发热,体温上升至40~41℃,食欲减少或废绝,精神不振,猪蹄底部或蹄冠部皮肤潮红、肿胀,随着病程的发展,相继在蹄冠、蹄踵、蹄叉、口腔的唇、齿龈、舌面、口、鼻镜、鼻端以及乳房的乳头等部位出现一个或多个和大豆相似的水疱。

  水疱混浊,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表面渗出一层淡黄色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约一周左右可结痂痊愈。当继发细菌感染时,病程复杂。

  严重时造成蹄壳脱落,蹄部不敢着地,病猪跪行或卧地不起,食欲减退。

  该病一般呈良性经过,育肥猪发生水疱后一般可在10~15天康复,如果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心肌炎可导致死亡;但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外观症状不明显,通常呈急性胃肠炎、腹泻及心肌炎症状,病程很短,出现痉挛、嚎叫,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有的甚至达到 100%;怀孕母猪严重感染也可发生流产和产死胎。

  3.鉴别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由于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与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水疱疹极为相似,所以,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4.防控措施

  口蹄疫防控的总原则是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建议用进口佐剂,疫苗免疫剂量要足,首免后三周要强化免疫一次。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猪只,应采取紧急免疫程序,即全场各年龄段的猪群紧急接种口蹄疫疫苗(选用与当地流行毒株同型的疫苗),第1次接种后间隔三周,各年龄段猪群加强免疫一次。

  严格消毒可以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也是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场内外环境及猪体表病原体的有效办法。可使用复合醛类、碘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对栏舍猪群环境进行消毒。有网友分享醋熏蒸消毒效果不错。

  控制扑灭口蹄疫的主要措施有封锁疫区,扑杀病畜和同群易感动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