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事故发生后,受伤劳动者应当在指定医院接受治疗,医疗诊断证明既是伤害事实的证明又是其伤害事故造成的依据,所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必须提供医疗诊断证明。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8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也就是说,对于医疗诊断证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予以调查、核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职工如果是因职业病而认定工伤的需要提供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8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也就是说,对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直接予以认可,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事故发生之后,申请者必须提供以上证明材料,只有这样劳动行政部门才能予以受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8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本案中的刘某在第一次申请时仅仅提供了劳动合同书,其提交材料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要求,所以劳动行政部门根据第18条规定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待申请人补全材料后依法予以受理。另外,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的规定,对李某受伤性质予以工伤认定,其认定程序和实体结论都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
【专家总结】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由此可见一旦进入诉讼或其他争议处理程序,提供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因此我们建议,劳动者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平时注意积累相关证据,一旦事故发生,劳动者才能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进而享受相应待遇。另外,发生事故后,劳动者也要有证据意识,注意相关证据(比如说医疗诊断证明等)的保留,以便在日后的救济途径中应用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