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举报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不得暴露举报人;除调查工作需要外,不准对手写的匿名信函鉴定笔迹。
(二)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除本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
(三)在调查核实结束后,除无法联系举报人外,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向举报人反馈核查结果。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非法违法行为、生产安全事故的举报处理,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举报登记。受理举报的安全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管理部门对举报进行登记,属于管辖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应在3个工作日内立案查处;不属于管辖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举报材料移送上级或下级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处理。其中对举报生产安全事故的应立即查处或移送。
(二)案件调查。受理举报的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查处理举报事项,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核查处理时间,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举报人延期理由。
(三)审理决定。负责调查的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应按照法定审理程序对案件调查做出结论意见或处理决定。
(四)案件反馈。负责调查的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应将简要案情、处理结果于审理决定做出后10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
(五)案件统计。负责调查的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归档,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市级行业管理部门应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受理举报案件的查处情况报(送)市安全监管局备案。
第十三条 下列举报不适用于本办法的奖励规定:
(一)已经受理或正在查处的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隐患、非法违法行为。
(二)举报人是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有特定责任和义务的人及其直系亲属。
(三)受害者及其亲属的举报。
第十四条 经调查属实的,由安全监管部门统一按照下列规定对举报人给予现金奖励:
(一)事故隐患。
1.对举报安全生产一般事故隐患的,每案奖励举报人200元。
2.对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的,每案奖励举报人1000元。
(二)非法违法行为。
1.举报煤矿企业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的,每案奖励举报人2万元。
2.举报自然人或其它企业从事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每案奖励举报人1万元。
(三)生产安全事故。
1.对举报瞒报、谎报一般事故的,每案奖励举报人5000元。
2.举报瞒报、谎报较大事故的,每案奖励举报人1万元。
3.举报瞒报、谎报重大事故的,每案奖励举报人2万元。
4.举报瞒报、谎报特别重大事故的,每案奖励举报人3万元。
第十五条 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受理的举报案件经调查属实的,案件经办人按照本办法规定确定拟发奖金数额并说明奖励依据,填写《泸州市安全生产举报奖金审批表》后,报同级政府安委会及其办公室审批。
(一)奖励金额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由同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审批。
(二)奖励金额在1000元—1万元(不含1000元,含1万元)的,由同级政府安委会副主任审批。
(三)奖励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含1万元)的,由同级政府安委会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召集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安全监管局、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等成员单位部门负责人集中研究审批。
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在本年度结束后15日内,向市安全监管局报送年度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材料,并同时抄送区县财政局。
第十六条 对举报人发放的奖金,由安全监管部门按以下方式办理:
(一)举报人自愿到场领取奖金的,由举报人自行填写《举报奖金领取单》,并提交领款人身份证复印件,按程序审核后,财务人员向领取人发放奖金。
(二)举报人不愿意到场领取奖金的,由举报人以电话、短息或书信等方式向办案人员指定银行帐户(含个人银行卡号)作为收款帐号。办案人员根据举报人的指定拟出书面说明,注明举报人电话号码、指定帐号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使用的电话号码、指定的收款人和帐号(卡号)等事项,交财务人员和主要领导审核后,由财务人员直接向举报人指定的帐号(卡号)存入举报人应获得的奖金,资金存入凭证交回经主要领导复核签字认可。
(三)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受理举报后指定下级安全监管部门办理的案件,举报人不愿意到下级安全监管部门领取奖金的,由下级安全监管部门按程序取得奖金后拨付到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再由上级安全监管部门按上述1、2两种办法之一向举报人支付奖金。
第十七条 实行一案一奖的原则,同一案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的,原则上对第一举报人给予奖励,其他人员给予表扬;对共同举报同一案件的,奖金合计总额不得超过上述规定标准。奖金可以平均分配,由第一署名人或者第一署名人书面委托的其他署名人领取。
对同一违法行为分别同时向市或区县安全监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举报的,由案件查处的市或区县安全监管部门统一奖励,不重复奖励。
第十八条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并按实保障奖励经费。财政部门根据审批意见,及时足额将奖励资金拨付到同级安全监管部门。
第十九条 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只能用于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财政、审计部门定期组织对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受理举报的安全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其保密。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
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有关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举报人向安全监管部门或者行业管理部门恶意提供虚假信息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公职人员相应的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故意拖延发放奖金、冒领奖金、收受或变相收受举报人奖金回报的。
(二)挪用、侵吞举报人没有领取的奖金的。
(三)捏造举报人、指使或教唆他人冒充举报人领取奖金的。
(四)泄露举报人信息的。
对挪用、侵吞、冒领的奖金追缴国库。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试行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