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法律规范>> 行业法规>> 电力>>正文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05日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发 文 号:[86]机生字76号
发布单位:[86]机生字76号
相应的结构形式外,还应按环境条件采取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一五一条 应定期测定与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接地电阻均应符合规定的数值。
第三节 移动式电气设备与手持电动工具
第一五二条 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应按国标GB3883.1—83的规定执行。
第一五三条 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应按国标GBB3787—8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第一五四条 移动式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技术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和技术文件。
第一五五条 移动电气设备上必须设置标志明显的接地螺丝。铭牌上的技术数据应齐全清晰,其安全防护罩壳、限位、保护、联锁应齐备可靠。手持握柄和操作手把尽量采用绝缘材料。
第一五六条 移动式电气设备与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截面足够的三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橡胶(或塑料)护套软电缆。应采用专用芯线接地,此芯线严禁同时用来通过工作电流。严禁利用其它用电设备的零线接地。严禁使用绝缘破坏的电缆或几根单芯导线并用。
第一五七条 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首先将接地线装好。应正确的使用合格的绝缘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
第一五八条 电焊机金属外壳必须有良好保护接地。焊钳和焊钳导线应完整无损、绝缘良好、电源线一般不超过2米。
第一五九条 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使用过程中需要移动电气器具或停止工作、人员离去或突然停电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或拨掉电源插头。
第一六o条 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下表规定数值:
见表

第一六一条 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耐压试验应按下表规定数值:
见表

注:绝缘耐压试验的时间应维持1分钟。
第四节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
第一六二条 本节适用于工频、中频、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电阻炉、矿热炉等电力装置,以下统称电热装置。
第一六三条 电热装置的设计、施工、验收必须遵照国标GBJ56—83《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GBJ232—82的规定。
第一六四条 电热装置和辅机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文件。安装前后均应经检查、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第一六五条 电热装置的供电系统应便于操作管理,供电线路上容易因导物造成短路和磨损线路绝缘的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一六六条 电热装置的继电保护装置、测量仪表、信号均应便于观察、操作。对于经常工作的远离控制的操作台上应装设紧急停机、停电按钮。
第一六七条 对有程序控制要求,以及操作、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容易接触的带电部位应设遮护和装设联锁装置。
第一六八条 和电热装置配套的通风、冷却、倾炉等铺机均应和主机有必要的联锁、限位装置。
第一六九条 电热装置的调整试车应由指定负责人统一指挥。对大型、复杂的系统应制订调整试车方案(包括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执行。
第一七o条 当对系统中某一机械单独试车需要临时解除部分联锁时,应事先取得主管人员的同意,并在事后恢复原状。
第一七一条 电热装置在运行中突然停机时,立即将开关、控制器操作至停车位置,并切断电源方可查找原因。
第一七二条 电热装置在工作中可能产生有毒、爆炸及腐蚀性气体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一七三条 电炉变压器进行修理、测试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严防由低压侧倒送电。
第一七四条 进入炉膛式比较隐蔽的带电部位检修或从事其它工作时,必须断开电源,做好安全措施,并派专人看守电源。
第一七五条 电热装置电源室内禁止堆放杂物,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第五节 电气照明装置
第一七六条 照明电源、照明方式、照明种类的选用,应符合部标JBJ6—80的有关规定,并应与照明场所相适应。
第一七七条 在正常照明因故熄灭,将造成爆炸、火灾和人身伤亡严重事故的场所,应装设暂时继续工作用的事故照明。
第一七八条 在易引起工伤事故或通行时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应装设人员疏散用的事故照明。
第一七九条 事故照明必须采用瞬时开亮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
第一八o条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照明装置应符合国标GBJ58—83和部标JBJ6—80中的有关规定。
第一八一条 照明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生产(工作)性质、自然条件按有关标准选择。
第一八二条 照明装置所采用的各种灯具、器材必须符合国家和部颁现行技术标准,并具有合格证件和出厂技术文件。
第一八三条 照明配电箱(柜)内,如有交、直流或不同的电压等级的电源时,应以明显标志区别并用文字注明,同时要标明各回路的名称。
第一八四条 事故照明应加特殊标志使其和正常工作照明的灯具、开关有所区分,使于识别。
第一八五条 电气照明装置验收时,应按GBJ232—82的规定提交有关技术文件和图纸资料。
第一八六条 电气照明装置应有与实际相符的竣工图。照明装置变更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及时修改相应的技术资料。
第一八七条 禁止私自改装照明线路及随意更换与原设计不符的照明装置,严禁在照明回路中乱接其它电气设备。
第一八八条 高温、潮湿等特殊环境的电气照明装置,应定期检查装置的绝缘情况。
第一八九条 行灯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并采用双线圈变压器供电,导线必须有绝缘护套,采用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第六章 电气试验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一九o条 试验站(室)的设计,应按其最高试验电压等级、试验项目、产品特点等有关技术数据,使其所处位置与其他建筑物、设施保持足够的安全净距,应有足够宽度和畅通无阻的运输、消防通道。
第一九一条 高电压试验站(室)应有屏蔽装置、门窗屏蔽连接应可靠。
第一九二条 试验区应设高度不低于1.7米的安全防护遮栏,试验区内所有的门必须有联锁装置。
试验区危险部位和门上方应装设红色灯光警告信号,有“高压危险”、“严禁入内”等标志牌。所有安全指示、警告信号、联锁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第一九三条 试验站(室)必须按设计要求装设接地装置,独立的高大试验站还应装设防雷装置,严禁利用保护接地系统作为大电流的放电回路。
第一九四条 试验站(室)应备有录音机,大型试验站还应有扩音机、对讲机。
第一九五条 试验站(室)内的试验设备、测量装置、被试品、试验接线的布置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净距,操作台的位置应便于观察整个试区。
高电压设备的各项安全净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但一般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工频高压:应不小于下表放电间隙的1.5倍。
正棒对负板的放电间隙
见表

冲击高压:应不小于下表放电间隙的1.5倍。
正棒对负板的放电间隙
见表

第一九六条 高电压试验设备带电部分距人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见表

第一九七条 所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都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技术标准,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技术文件。各种仪器仪表应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应定期复验。
自制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必须技术资料齐全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出具合格证明后才能使用。
第一九八条 试验站(室)应按规定配备各种绝缘用具、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并妥善保管。
第二节 试验管理
第一九九条 必须加强对试验站安全工作的领导,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技员,每个试验班应有兼职安全员。
第二oo条 各种电气试验工作至少应有2人同时进行,并明确试验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就是试验工作的安全监护人,安全监护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不断地监护试区的安全情况,及时纠正一切违反规程的操作和行为,对不服从命令者有权令其退出试区。
第二o一条 试验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与有关制度,必须随时回复试验负责人的命令,并按命令操作。发现危及人身、设备、试品安全现象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报告试验负责人。
第二o二条 试验站(室)的安全防护装置、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电器线路严禁任意更动,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变动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做出明显标志后通告全体试验人员。但任何变动必须以不妨碍试验工作的安全为前提,变动后应有详细技术资料备查。
第二o三条 试验站只准作试验使用,不得安排其他作业。
试验站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不得堆放有碍试验人员观察试区的其他物品。
第二o四条 一切实验工作必须在规定的试区内进行,不准跨场或接装临时线路试验。
现场试验时试区应设临时护栏,护栏上应挂警告牌。
第二o五条 试验线路应避开交通要道和人行道,必须通过时地面导线应设护层,架空导线应挂警告牌,试验结束后必须立即拆除。
第二o六条 非试验站工作人员严禁进入试验区。经批准进入试验站的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服从试验人员的指挥,在指定的安全区内活动,禁止随意走动和做有碍试验工作正常进行的活动。
第三节 电气试验安全要领
第二o七条 试验负责人必须在每次试验前向全体试验人员讲授试验方案、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试验负责人布置的工作内容及人员分工情况应记录备查,必要时应录音。
第二o八条 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安全监护人)要认真检查全部安全防护设施,试验设备、仪器仪表、试验连线、试验、接地线是否正确,所有试验人员是否按分工要求进入岗位。
第二o九条 在确认全部人员已退到安全区后,试验负责人即可发出准备通电的命令,待得到试验人员逐个回复“可以通电”的复令后,试验负责人方可下达“通电”的命令。
第二一o条 从试验负责人宣布试验开始到试验结束,所有命令和复令都必须录音。试验顺利完成后,录音带可不保留,若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时,录音带必须保留到事故结案。
第二一一条 试验结束或需改变试验接线时,必须由试验负责人下令“断开电源”,并指令专人对产品进行放电、验电、挂接地线后才能宣布“电源已断开”,再指令主操作人或其他人员拆除或改接试验接线。
电器产品现场试验和容量大的产吕试验时,试验前后均应对被品先行验电、放电后才能进行工作。
第二一二条 大型电气产品试验(包括现场试验),在试验负责人和主操作人不易观察到试品的各部位时,应由试验负责人指派专人位于危险区外进行监护。
第二一三条 试验充有压力的试品时应事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不影响试验性能的情况下,承压件或瓷瓶应有保护措施。
第二一四条 严禁带电检查试验线路和改变接线。试验时,在未验明和确认试品、试验线路等未带电前应一律视为带电,严禁用手触摸。
第二一五条 电机超速试验时应在隔离间进行,严禁一切人员进入隔离间。
第二一六条 机械设备的电力装置调试。
1.试品的金属外壳应按规定接地,各外露的传动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2.首先检查安全联锁、限位、保护控制、信号等二次回路,才能做主回路的通电试验。
3.大型、成套设备的电气装置调试时,应有总负责人负责指挥,各岗位人员配合工作。
第七章 高频电磁场和静电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高频电磁场安全防护
第二一七条 高频电磁场环境下工作的人员,除进行一般性安全技术培训外,还应定期进行高频电磁场防护的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
第二一八条 高频设备(装置)的设计必须考虑高频变压器、振荡回路、馈电线、感应器等的合理布局和设备(装置)屏蔽。
第二一九条 高频设备(装置)的屏蔽应采用导电良好的材料如铜、铝等制造。屏蔽结构应尽量减少尖端和棱角并接触良好,结构严密。
第二二o条 高频振荡回路中引出高频机箱的部分宜采用铜铝材制成的板状或网状结构进行屏蔽,并与机壳之间有良好的电气接触。
第二二一条 机壳外的高频输出变压器应采取屏蔽措施,其屏蔽罩体宜设计成圆形。罩壁和变压器线卷的距离一般为变压器线圈半径的1/3~1/5。罩体顶部和变压器线圈的距离一般为变压器线圈半径的1~2倍。
第二二二条 高频馈电线宜采用四面体的铜板或铝板屏蔽,并在两端与设备外壳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第二二三条 因受操作工艺限制不能进行全屏蔽的高频部分(如感应线圈等),宜采用自动启闭的屏蔽罩体或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进行屏蔽。
第二二四条 高频设备的外壳(屏蔽体)必须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严禁随意开孔打洞。工作时,设备的柜门不得打开。
第二二五条 高频设备和屏蔽体必须可靠接地。高频接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1.接地线应尽量缩短,其长度一般不超过波长的1/4,若无法达到时应避开波长1/4的奇数倍。
2.接地线应选用多股铜线或多层铜皮,且应保持平直。
3.接地极宜选用表面积为1~2m2的钢板立埋于2~3米的地下。铜板厚度不做规定,但应耐一定的腐蚀。
4.高频电源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就近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
第二二六条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屏蔽室的结构型式及材料,应根据屏蔽要求确定。
2.屏蔽室的通风口应予屏蔽。
3.滤波器应设置在电力线路进入屏蔽室的入口处。
4.屏蔽网、滤波器和其他金属管道均应接地。
第二二七条 电子管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和高压整流部分,应装设联装置。当柜门开启时应能自动断开电源。
第二二八条 高频设备的信号、仪表、联锁装置应处于完好状态,高频设备的遮栏和屏蔽装置应经常保持良好,不得随意移动和拆除。工作中不许进入遮栏进行检修。
第二二九条 必须两人以上方可操作高频设备,并指定操作负责人。操作时应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及其他规定的防护用品。
第二三o条 更换工件时应停止高频输出。工作中不得用手触及设备的冷却水。
第二三一条 设备工作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应首先切断高压,然后再分析排除故障。
第二三二条 检修设备时应先停电。打开机门后,首先对阳极、栅、极、电容器等放电,然后再检修。严禁带电抢修。操作工不得独立检修设备。
第二节 静电防护
第二三三条 下列场所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1.易燃、易爆危险场所。
2.有产生静电并导致电击危险的场所。
3.有产生静电导致其他事故的场所。
第二三四条 设备和装置在运行中一旦发现可疑的吸引、推斥、放电以及非设备漏电而使操作人员受到电击等现象时,即应测试确定是否静电所致。
第二三五条 各种设备和装置在设计时应充人估计到静电产生和积蓄的可能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实际测定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第二三六条 对金属导体进行防静电接地时应同时考虑跨接。防静电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GBJ232—82的规定。
第二三七条 采用屏蔽限制静电电位上升的措施时,必须将屏蔽材料可靠的接地或与已接地的物体跨接。
第二三八条 当采取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和静电消除器等措施时必须针对不同场所和消除静电的对象合理选用。
第二三九条 当人体由于自身活动、接触或静电感应可能造成静电伤害或二次伤害的场所应采取防止静电造成危害的措施。
第二四o条 对各种防静电装置应定期维修保养并测定其可靠性。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四一条 本规程未包括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与国家标准有抵触时按国家标准执行。与部颁其它标准有抵触时按本标准执行。
第二四二条 本规程解释权属机械工业部。
第二四三条 本规程自1987年1月1日起执行。
(附录和附加说明略)
附件下载:会员登录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