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常识>> 特殊人群>> 校园安全>>正文

安全——儿童成长的起跑线

作者:宗春山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10月30日
护教育。儿童的 应包括社会认识和分辨能力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安全能力的训练。儿童的 应注重实践和体验,改变过去那种就事论事,简单吓唬或不顾儿童认知能力的本本主义教育,真正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学习,获得完整的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所属的“星光机构”,从1998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星光自护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已有20万人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自护教育。

发达国家亦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儿童的安全保护。

1.立法:他们通过立法对成人的监护职责及儿童的合法利益加以界定。美国俄亥俄州杰斐县妇女埃娃因使其两岁的女儿被严重晒伤,遭到“危害儿童罪”指控,并入狱8天。因为有碍儿童的身体发育,巴西里约热内卢颁布一项条例:“6~12岁儿童不得食用麦当劳等快餐店炸鸡”。

2.政府立项、投资:儿童的安全、自我保护教育通常列入国民素质投资的一部分,由国家进行投入和开发。如英国仅“犯罪预防及减少重复被害”的一项研究,就耗资约两亿五千万英镑。2000年夏季,英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拨专款在北京举办“儿童安全自护展”,体现英政府对儿童人权的关注。

3.社会资源:宗教机构非政府组织在 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些非政府机构出于信仰和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开展生命尊严、安全避险教育及危机援助。

4.普及教育:境外的 极其普及,学校、社区是开展教育的主要载体。美国在社区内开设国民防卫教育课,由安全专家亲自传授防暴技能;学校利用影片、情景剧、漫画等形式开展防范性虐待、反校园暴力教育。英国的反校园暴力教育较有特色,从对加害人的识别,到被害人的特征,及家庭、教师的应对,有着全面、细致的研究及对策,操作性、应用性很强。如提示孩子外出的安全注意事项、儿童的隐私部位的认识、如何拒绝陌生人、怎样识别坏人等。日本在部分社区建立“防灾训练馆”,对市民及学生进行诸如火灾逃生、报警、灭火、地震体验等生动、形象的体验式教育。

一个人只有一次童年,拥有安全的、快乐的童年岁月才能使以后的人生灿烂可期,社会也将更美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童年是父母与社会的责任。

(作者: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社会工作部部长)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