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车是为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而配备的专用车辆,由于它是根据各种不同业务要求改装而成,在车辆性能的稳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同时,车辆行驶路线一般都不是正规的柏油路,这就要求驾驶员不但有高度的责任心,也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恶劣天气和急、难、险、重条件下的驾驶技巧,以期抛砖引玉。
在接到应急抢险任务时,应保持平常心,头脑冷静,眼观四方。进入险要地带时,紧记一字:“慢”。在泥浆四溅和车轮空转打滑时,要知难而退。当有个别车轮在泥泞中打滑时,应立即停车,以免泥足深陷而无法脱身。最佳办法是后退再来一次,甚至转行其他路线。要发挥四个车轮的最大牵引力,右脚要轻轻地加油。突然的加速动作,只会令车轮猛然剧转,最终只会空转打滑。
刹车的动作一样要轻,突然或急促的刹车,只会令车辆重心突然转移到前轮。遇正下斜坡时,很易会失去控制,情况十分危险。若刹车过急而锁死车轮的话就更危险,因为汽车会失去转向功能,滑行的结果—样是失控。切记保持四个车轮畅顺地滚动,才是保持牵引力的唯一方法。
当遇到未能确定通过可能的地形时,应先把汽车停定,三思而后行,甚至下车视察地形,最佳方法是亲身步行通过了解地形后,再计划行车路线。亲身步行通过的好处,除了预知地形高低变化外,更加实际的是清楚知道泥土的松软程度,以避免车辆被困。通过浅河滩时,亦不妨先亲自涉水观察地形,所以要随车准备长水靴,以便涉水之用。最好是带备长竹枝,方便探察河床的虚实,因为肉眼看不清的地形,往往是最危险的地带。
信息采集车有时要越过荒野之地,途中路面情况很难知晓,离地距亦即是车底与地形所造成的角度。有几项关于离地距的说明,我们要留意:一是驶入角。驶入角是指车头最突出的部分(通常是保险杠)与前轮构成之角度,此角限制了在不伤及汽车前提下之最大可爬坡角度。二是斜坡角,斜坡角又叫“轴间离地距”,是两轴距离正中间部份跟前后车轮构成之角度,此角决定车辆能否驶过大型凸起物或斜坡脊位。如果脊位形成之角度较斜坡角小,汽车便有可能于两轴中间被搁起,令车轮离地了。我们应留意的,是轴距与车轮大小均会影响斜坡角,轴距愈短,车轮愈大,攀越斜坡角的性能就愈高。三是车轴离地距,是指车轴特别是差速箱与地面之距离;如果让高度较此距离大之硬物在车轮间驶过,差速箱便会被撞及了。四是离开角,跟驶入角相似,只是车头改为车尾,即车尾最突出部分跟后轮所组成之角度。
在起伏不平的山丘地形上驾驶,例如先上坡、再下坡,就要特别小心。因为小山丘顶所形成的脊位,往往会卡着车底。此外,一些骤看平坦的波浪形地带,反而是最危险的地形。原因是四个车轮走在四点高低不同的位置,对平衡力有极大的考验,一不小心或车速稍高的话,都会出现翻侧的可能。最好的方法是保持低比率加力波行车,当地形变化大时,应选用低波来配合慢速行车。千万不要介意撤退再选前进路线,以退为进往往是克服脊、沟地形的“黄金定律”。
爬坡之前应先入好加力档,以低档低速爬坡,直线前进。如果在靠近坡顶时发觉抓着力不足,转往1档或将方向盘左右转动试试。如果发觉斜坡太陡未能再爬上,应快速地入回后档,另找路线再试,尽量利用引擎制动效能,同时避免踏制动板。下坡(斜幅大的斜坡)时,一定要用低比齿组和低档,尽用引擎制动效能,切忌踏制动板,应保持直线下坡,大力制动有可能令车辆锁死,会令转向功能暂时失效。如非直线下坡,有可能因坡度太徒,令汽车翻倒,十分危险。
总之,安全行驶对信息采集车而言更加重要。只有信息采集车安全到达现场,才能将现场信息及时传送到调度中心,从而保证紧急情况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调有序、高效运转,切实提升应急队伍素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