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易燃易爆类危化品单位
主要包括第2类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1)控制和消除可燃物,防止形成遇火即燃、爆的危险状态
1)爆炸危险场所要加强通风,避免可燃物积聚达到爆炸极限。
2)可燃物料设备防止泄漏和空气渗入,避免可燃物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
3)严格清洗或置换。
4)惰性介质保护。
5)严格控制投料。
6)控制可燃物的排放。
(2)控制和消除点火源
1)控制焊割动火。
2)防止机械火星。
3)控制电火花。
4)防止静电放电。
5)控制烟囱和排气管的火星。
6)控制吸烟。
7)做好高温季节降温措施。
(3)厂房的要求
1)防火间距:
甲类厂房间距及甲类厂房与其他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12m,如果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可减少到4m。其他厂房之间10m,较高面有防火墙的距离不限。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下述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30m,厂外道路(路边)15m,厂内主要道路(路边)10m,厂内次要道路(路边)5m。
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25m,重要公共建筑50m。
2)防爆要求:采用轻质屋顶,建筑物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轻质墙体。
3)疏散要求:甲类厂房100m2以下且人员不超过5人,可1个出口,其余2个出口。
(4)仓库的防火间距
甲类仓库距离民用建筑、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m(10t以内),30m(10t以上);距离厂房12m(10t以内),15m(10t以上);距离重要公共建筑物50m。
(5)罐区、堆场的防火间距
甲、乙类液体储罐、堆场与建筑物防火间距要求,要根据其储存量的大小而定。我市一般的易燃液体罐区200~1000m3,在这个范围内《建规》规定其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间距为20m(内部距离),与民用建筑距离25m,与明火及散发火花点37.5m(外部距离)。
在检查中要注意:
1)距离从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算起。
2)罐间距离:浮顶罐0.4D,固定顶罐0.75D(>1000m2,为0.6D),卧罐0.8m。
(6)防火堤要求
1)防火堤内储罐的布置不宜超过两行,但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m3且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可不超过四行。
2)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最大罐的容量,但浮顶罐可不小于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3)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基脚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4)防火堤的高度宜为1~2.2m,其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
5)沸溢性液体地上、半地下储罐,每个储罐应设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6)含油污水排水管在出防火堤处应设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装置。
(7)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工作要落实好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设备、物资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完善的,且经过演练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时发挥的作用很大,在检查企业时要把预案的检查作为一个单列项目进行。
合理配备应急救援装备非常重要,最主要的应急装备就是灭火设备,最主要的灭火设备是灭火器。灭火器的种类很多,用途也不相同,重点如下:
1)甲、乙类厂房一般配备1211、干粉、泡沫灭火器,数量每25平方米1只,要挂在容易取用的地方。
2)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灭火要用抗溶泡沫,没有抗溶泡沫时干粉也可以。
同时,针对我市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消防沙、灭火毯的作用。消防沙一可以吸收泄漏的液体,包括易燃液体和腐蚀性液体,又可以用来扑灭火苗。灭火毯扑灭火苗的效果也很好。因此,在一些液体危化品堆场,需要配备一定量的消防沙和灭火毯。
3、有毒、腐蚀品单位
(1)酸碱类经营单位
工业上常提到“三酸二碱”是指盐酸、硫酸、硝酸、纯碱(碳酸钠)、烧碱(氢氧化钠),其中除纯碱外都是危化品,它们的特点主要是腐蚀性,硫酸和硝酸还有氧化性和毒性。
对酸碱类危化品经营单位检查时要注意2个方面,一是要防止液体流散,二是要防腐蚀。
(2)电镀厂
检查剧毒品的 “五双管理制度”: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把锁、双本帐。
从生产安全角度检查,一是防止氰槽和酸槽中挥发出来氰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使人体中毒。因此,含氰镀槽和含酸镀槽距离不得小于2米,如小于2米必须用隔板相隔;二是电镀厂都比较潮湿,要防止电器漏电,电器要进行检测,至少要有漏电保护装置;三是一部分电镀厂带有喷漆车间,喷漆部位是甲类生产场所,要做好通风和防爆的工作。
(3)农药厂
农药厂是危险性比较大的危化品生产、使用单位之一。农药厂往往既使用氰化物等剧毒品,又使用甲苯、乙酸乙酯等甲类溶剂进行生产。防火防爆要求同上述要求,防毒主要是做好通风和个体防护工作以及粉尘的回收。
(4)液氯使用单位
重点检查液氯罐边要有一个碱池,因为一旦发生液氯罐泄漏,可以立即将液氯罐踢入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