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正文

防止“晕轮效应”左右安全检查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是及时发现安全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强化安全管理,及时消除隐患,推进安全工作上台阶的重要措施。

  然而,在现实的安全检查工作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检查组来到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那里的安全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查查资料,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安全台账、安全设施运行记录、治理隐患的经费投入等资料详细齐全,应有尽有;看看现场,防范设施齐全,设备运行正常;听听汇报,企业的安全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管理网络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工作成效显著。

  然而,就是这样的企业,看似安全工作十分到位,但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常见,甚至是检查组刚刚离开那里,企业随后就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

  为什么检查的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晕轮效应”的原理予以解释。

  “晕轮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印象。其特点就是以偏概全,在对不太熟悉的人或者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晕轮效应”尽管是用于说明人们在评价他人时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态度,但是把这一心理现象运用到人们对待事物的评价上,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晕轮效应”的实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对待事物的认知程度不深刻,对事物研究不透彻,满足于从表面感应来推及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个别特征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有时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有时在思想判断上缺少辩证观点,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正是由于人们在评价事物时容易受到“晕轮效应”的左右,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少数企业在对待安全检查时就挖空心思采用一些表面的东西来误导检查者,这些企业不是在深入做好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上下功夫,而是大做表面文章,用一本本资料、一串串数据、一幅幅标语检查组,使得检查组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看到的都是光彩耀眼的“晕轮”,那些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事故隐患被临时掩盖起来,检查组离开后,这些事故隐患就可能演变为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