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正文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检查表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11月10日

        --地表提升装置,不小于1200;
        --井下或凿井用的提升装置,不小于900;
        --凿井期间升降物料的绞车或悬挂水泵、吊盘用的提升装置,不小于300。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5.1、6.3.5.211、缠绕两层或多层钢丝绳的卷筒,应符合下列规定:
        --卷筒边缘应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其高差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
        --卷筒上应装设带螺旋槽的衬垫,卷筒两端应设有过渡块;
        --经常检查钢丝绳由下层转至上层的临界段部分(相当于1/4绳圈长),并统计其断丝数。每季度应将钢丝绳临界段串动1/4绳圈的位置。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5.412、主要提升装置,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按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检测。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5.25三、井下通风1、矿井应建立机械通风系统。
       正常生产情况下,主扇应连续运转。
       企业应根据生产变化,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并绘制全矿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图应标明风流的方向和风量、与通风系统分离的区域、所有风机和通风构筑物的位置等。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2.1、6.4.3.12、箕斗井不应兼作进风井。混合井作进风井时,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以保证风源质量。
        主要回风井巷,不应用作人行道。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2.53、每台主扇应具有相同型号和规格的备用电动机,并有能迅速调换电动机的设施。
      主扇应有使矿井风流在l0min内反向的措施。当利用轴流式风机反转反风时,其反风量应达到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以上。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测定主要风路反风后的风量。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3.24、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局部通风的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应不超过l0m;抽出式通风应不超过5m;混合式通风,压入风筒的出口应不超过10m,抽出风筒的人口应滞后压人风筒的出口5m以上。
      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以减少漏风,降低阻力。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4.1、6.4.4.2、6.4.4.55、停止作业并己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独头上山或较长的独头巷道,应设栅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若需要重新进入,应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成分,确认安全方准进入。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4.4四、电气设施1、由地面到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主排水泵房的电源电缆,至少应敷设两条独立线路,并应引自地面主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其中任何一条线路停止供电时,其余线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担负全部负荷。无淹没危险的小型矿山,可不受此限。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1.32、矿山企业应备有地面、井下供(配)电系统图,井下变电所、电气设备布置图,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图。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1.83、中央变(配)电所的地面标高,应比其人口处巷道底板标高高出0.5m;与水泵房毗邻时,应高于水泵房地面0.3m。采区变电所应比其人口处的巷道底板标高高出0.5m。其他机电硐室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入口处的巷道底板标高0.2m以上。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4.14、硐室内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装置,应注明编号和用途,并有停送电标志。硐室入口应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人内”的标志牌,高压电气设备应悬挂“高压危险”的标志牌,并应有照明。
        没有安排专人值班的硐室,应关门加锁。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4.55、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安全通道和通往作业地点的人行道,都应有照明。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5.16、地表调度室至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和主扇风机房等,应设有可靠的通讯系统。
        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
        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开采工作面。
        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5.4五、防排水1、矿井(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工业场地的地面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特殊情况下达不到要求的,应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防护标准修筑防洪堤,井口应筑人工岛,使井口高于最高洪水位1m以上。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2.32、矿山企业应调查核实矿区范围内的小矿井、老井、老采空区,现有生产井中的积水区、含水层、岩溶带、地质构造等详细情况,并填绘矿区水文地质图。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3.13、一般矿山的主要泵房,进口应装设防水门。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应在关键巷道内设置防水门,防止泵房、中央变电所和竖井等井下关键设施被淹。防水门的位置、设防水头高度等应在矿山设计中总体考虑。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3.34、井下主要排水设备,至少应由同类型的三台泵组成。工作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检修泵外,其他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内应装设两条相同的排水管,其中一条工作,一条备用。
      井底主要泵房的出口应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通往井底车场,其出口应装设防水门;另一个用斜巷与井筒连通,斜巷上口应高出泵房地面标高7m以上。泵房地面标高,应高出其人口处巷道底板标高0.5m(潜没式泵房除外)。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4.1、6.6.4.2六、防火和灭火1、井下消防供水水池容积应不小于200m3。管道规格应考虑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要。用木材支护的竖井、斜井及其井架和井口房、主要运输巷道、井底车场硐室,应设置消防水管。生产供水管兼作消防水管时,应每隔50-100m设支管和供水接头。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32、主要进风巷道、进风井筒及其井架和井口建筑物,主要扇风机房和压入式辅助扇风机房,风硐及暖风道,井下电机室、机修室、变压器室、变电所、电机车库、炸药库和油库等,均应用非可燃性材料建筑,室内应有醒目的防火标志和防火注意事项,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53、井下各种油类,应单独存放于安全地点。装油的铁桶应有严密的封盖。
      井下柴油设备或油压设备,出现漏油应及时处理。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6、6.7.1.74、不得用火炉或明火直接加热井下空气,或用明火烘烤井口冻结的管道。
        井下不得使用电炉和灯泡防潮、烘烤和采暖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85、井下输电线路和直接回馈线路通过木制井框、井架和易燃材料的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漏电或短路的措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9
   
   
   
   
   
   
   
   
    (一)露天矿山
    一、露天采场1、露天矿边界应设可靠的围栏或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露天采场应有人行通道,并应有安全标志和照明。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9、5.1.122、对边坡应进行定点定期观测并有记录。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2.5.10、5.2.5.113、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不应从下部不分台阶掏采。采剥工作面不应形成伞檐、空洞等。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2、5.2.5.74、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对地下开采的上部边界,根据采矿方法,留足境界安全顶柱或岩石垫层的厚度。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2.6.55、爆破作业现场应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21   二、矿山运输1、道路与铁路交叉道口要设置警示标志。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3.2.102、山坡填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墙等。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3.2.63、卸矿地点应设置牢固可靠的挡车设施,并设专人指挥,挡车设施高度应不得小于该卸矿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五分之二。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3.2.12三、电气安全1、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必须设置保护罩或遮拦及警示标志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8.1.52、露天采掘设备的供电电缆,应保持绝缘良好,应不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横过道路、铁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163、变电所应有独立的避雷系统和防火、防潮及防止小动物窜入带电部位的措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8.3.14、变电所的门应向外开,窗户应有金属网栅,四周应有围墙和栅栏,并应有通往变电所的道路。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8.3.2四、防排水1、露天采场的总出入沟口、平硐口、排水井口和工业场地,均应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9.1.22、应按设计要求建立排水系统,上方应设截水沟,有滑坡可能的矿山,应加强防排水措施;应防止地表、地下水渗漏到采场。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9.1.33、深凹露天矿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泵站,应设置专用的防洪、排洪设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4五、排土场1、排土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应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危险范围内。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72、矿山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设计。
    排土场应由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1、5.7.283、道路运输的卸排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排土场平台平整;排土线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有2%~5%的反坡;
    ---排土卸载平台边缘,有固定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2,车挡顶宽和底宽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4和3/4;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124、排土场防洪,应遵守下列规定:
    ---山坡排土场周围,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设施拦截山坡汇水;
    ---排土场内平台设置2%~5%的反坡,并在排土场平台上修筑排水沟,以拦截平台表面及坡面汇水;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19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