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特征
1 爆炸材料事故主要特征:
1.1 发生在运输和井下储存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突发的意外事故。
1.2 爆炸材料事故发生着火、爆炸、流失等事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以及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1.3 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一)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应急自救组织以安全科、调度室及火药发放员组成。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安全科长担任,成员由以上全体人员组成。
(二)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1.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1.1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1.2带领全组人员,开展抢救、自救工作。
2.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2.1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抢救、自救工作。
2.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现场职工和班组长作为事故应急救援第一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由有经验的职工和班长组织,开展初级抢险救灾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继续发展,并立即将现场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当事故发展扩大后,现场无法处置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妥善避灾,并积极响应已启动的全矿应急救援预案。
(二)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1、报警电话
调度室联系内线电话:8001 8000
中央泵房:8022 中央变电所:8058
主要通风机房:8011 地面压风机房:8008
井口检身房:8009 锅炉房:8162
一部皮带机头:8009 二部皮带机头:8029
三部皮带机头:8028 一下山皮带机头:8060
一下山水泵房:8051 地面水泵房:8161
综掘一队:8036 综掘二队:8035 综掘三队:8053
调度室联系外线电话:****8523
2、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警人员应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和规模、有无人员伤亡、事故地点通风情况等初始信息,简要明了地向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清楚,并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分析判断该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或可能伴生的其他灾害。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首先要迅速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然后迅速按照要求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要立即赶赴指挥部集中,由总指挥统一安排工作,分组行动积极救援,不准擅离职守。
在矿井积极组织事故救援的同时,要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情况及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监局等部门进行汇报。
(三)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爆炸材料爆炸、丢失、失窃、燃烧等事故,从操作措施、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方案。
1 民爆物品在存放点发生燃烧爆炸后,在场人员应立即封锁现场,并将出事地点、时间、事故情况立即报告调度室、安全科。应急小组赶赴现场,到现场后,待救援组长判断无第二次爆炸发生的前提下,救援伤员,转移其它物资,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并对事故情况和损失如实汇总上报。
2. 若发生爆炸物品失窃、火药发放人员应立即对现场进行保护,报告公司领导和公安机关(电话:110)。
2.1 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安全科汇报。安全科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协助公安机关进行破案,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2 安全事故(险情)发生后,当事人或在场人立即向公司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势态发展。
2.3 公司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方式向县经贸局、公安局、安监局、县政府办公室报告。
3. 若运输民爆物品车辆在途中出现故障以及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和押运员应及时封锁现场,将民爆物品转移到安全位置,派专人看守,并在前后安全距离范围内设立警示牌,迅速采取有效抢修措施,尽快使车辆恢复良好状态。发生交通事故时,立即向交警部门和公司报告,公司立即派得力人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处理。
4. 防止爆破器材爆炸事故、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措施:
4.1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1通知灾区附近人员迅速撤离。
4.1.2切断灾区内电源,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4.1.3消除堵塞物,以利于救人。
4.1.4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火灾,消除高温点,防止发生二次爆破。
4.1.5通知有关领导及矿山救援队立即救援。
4.1.6在各个可升井井口站岗,严禁人员从井口上下,由安监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到井下查找爆炸材料。
4.1.7要做好灾区现场保护,除救人和处理险情紧急需要,一般不得破坏现场。
4.1.8发生严重事故后,要快速报告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取抢险救援时间。
四、注意事项
(1)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2)应采购国家指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查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
(3)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最好执行事前演练过的救援对策或措施。
(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