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正文

谈强化 的举措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08日
多年来,各级领导,各企事业单位都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抓 安全生产教育,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 工作仍存在疏漏和失误,其主要误区是:(1)教育内容上的传递误区──层层截留;(2)教育效果上的论证误区──偏重形式;(3)教育手段的奖罚误区──以罚代管;(4)教育对象上的心理误区──侥幸依赖。以上误区务必寻找原因,研究对策,加以消除。

1 尽量采取直达式,减少传递层次,增强及时性和有效性

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内容层层截留,教育要求渐次弱化的状况,必须减少中间环节,尽量采取直接传达的方式。一些重要的安全生产文件,事故通报等应尽量直接与生产一线的班组长和职工见面,让他们都知道安全内容和基本精神,同时也可采取随机抽查提问的方式,突出安全工作无局外人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防止教育信号衰减的方法,学习上级事故通报,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指示,一定要联系班组职工个人思想实际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才能学深、学透,将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武器。对于有重大影响的事故案例,安全举措的传达学习要抓住时机,一竿到底,突出“快”字,否则,时过境迁,教育效果大为削弱。

2规章制度必须求得广大职工的认同,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

安全规章制度是人们长期实践和努力的结果,其中,许多东西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没有理由漠然视之,但 走过场,规章制度变为一纸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屡犯,其实质是这些制度没有得到职工思想上的广泛认同。从目前情况看,仍需从提高劳动者个体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 、安全培训,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筑牢每个职工心中的安全生产堤防,要深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深入,使其树立为国家、为企业、为家庭、也为个人生活幸福的“我要安全”的观念,培育全体职工共同遵守价值准则,使企、事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变为广大职工自身的需要和信念。要让每个职工都明白,干什么,怎么干,会出现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以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占领思想阵地,以自己的行为体现出 的效果,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同时,考核监督部门要彻底改变轻效果、重形式的做法。要沉下去帮助基层班组摸索方法,总结经验,抓好各方面的安全,取得切实的教育效果。

3用好奖惩机制,发挥精神和物质两种激励的互补效应

人只有在受到激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用经济杠杆管理安全,其目的就是要在全体职工中形成“遵章为荣,违章可耻”的良好风气。实践证明,如果把金钱、物质作为唯一的方法,容易产生短期行为,起不到长期推动作用,而且代价越大,可能作用越小,而精神激励却往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评先进,树典型,让每个职工明白,保证安全生产是每个职工的社会责任和应尽义务。要通过关心人,理解人和教育人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自尊,唤起人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人的自身内在因素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达到培养一种全体职工共同的安全行为规范的目的。当然精神激励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奖惩机制。

4以领导者的安全意识带动和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对象的心理误区固然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但对职工进行 收效如何,也不完全取决于职工的素质,同时还取决于领导者是否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弱与领导者的安全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领导者视安全为笼中虎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么这只虎迟早要出来伤人的。还有一些领导仅仅把安全挂在嘴上,表面上叫得山响,其实空洞无物,有些领导进入生产现场,不按规定着装,不戴安全帽,却要求职工这样那样;有的领导执行规章制度不严,生产任务一紧张就把安全置于脑后,这样势必大大淡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如果领导搞花架子,不去下决心,花力气搞好安全生产,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为出事故寻找理由,那么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也自然而然受影响,表现出工作马虎,纪委松懈,随意违间,最后酿成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严重损失。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