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建筑安全>>正文

浅谈安全管理中的“无过失”行为

作者:潘国钿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11日



  加强 培训措施的落实→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个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杜绝违章指挥(作业)→控制伤亡事故发生。
  说明,通过硬性的专业安全培训教育,使民工掌握安全基本常识及操作规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个人安全防范能力,避免产生人为不安全行为,自觉遵章守规,达到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笔者参加过几次全国建筑安全大检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还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凡是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成绩的单位(企业),无一例外,在安全管理培训方面搞的都很有特色;相反那些有事故发生或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单位(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 培训不重视或其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漏洞。因此有效的 培训制度的落实是实现安全施工的根本保证。在此也谈两点意见:

  1、加强领导责任制是确保 培训制度落实的关键
  中国建筑协会副秘书长吴乃之曾明确指出过“领导应该是执行安全生产的楷模”。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员的伤亡,对伤亡者家庭造成灾难和痛苦,还会给国家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与其如此,何不提前将这笔损失的费用拿来建立起 培训机构呢?培养较高素质的民工,对遏制特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探索以“职工学校“的形式构建企业 体系和以 体系为载体的安全规范教育的经验,使其尽快的成为整个建筑业的一种文化,成为整个建筑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在必行。

  2、 培训不能纸上谈兵,要落到实处
   也是个长效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不可以认为经过了岗前教育培训就具备了安全防范意识,拿到了上岗证就完全掌握了操作技能。岗前教育只是个基础教育,而在施工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或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 应该是全方位的,培养出的民工也应该全能的。虽说这个标准高了些,但我们管理者必须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让每一位民工的自身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均能达到较高水平,那将是我们所有管理者最大的欣慰。

  3、根据不同条件,结合具体情况,成立安全咨询机构或设置具有资历的专职安全咨询员,随时解答或具体指导安全方面的疑惑及安全施工等问题,使 贯穿于每个细节。

  三、实行“人性化“管理,尝试“罚后寄语”

  传统的处罚规则及条例是安全生产管理上不可缺少的行政管理手段,必要地处罚对阻止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遏制不该发生的事故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重大事故责任人,就是要严格执法,加大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方可体现安全管理法规的严肃性和公正,以示警他人。但处罚并不意味着尽职尽责,更不能“以罚代管”。特别是对于那些既是事故责任人又是事故受害人来说,面对无情的处罚有时往往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过激行为,使处罚效力大打折扣。如何处理好情与罚这一关系呢?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在寻求和探索中不断开拓新的安全管理理念。笔者从某法院实行的“判后语”中得到一点启示,觉得可以借鉴用于安全管理的处罚中。可以说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可以将“判后语”引深到安全管理处罚中视为“罚后语”。即在对每一起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后,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视不同责任人及处罚程度的不同,在交给其本人的那份书面处罚的后面附上一段处罚人员的话语。可以是善意的说教,也可以是真诚的希望。宗旨是用真实的情感,诚恳的态度,公正的事实和仁爱之心把事故责任人看作是自己的兄长、至爱、亲人,对他们内心的感受予以理解。做到以情感人、以爱交心、以理服人,让被罚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由于本人的违章及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必须承担的责任。让他们面对现实,正确对待、吸取教训、心服口服。真正体现处罚无情人有情。“罚后语”不但能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管理的权威性,也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是一种值得效仿的做法。处罚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教育所有施工人员自觉遵守法规、章程,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更加明确了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安全责任。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的任务也更艰巨、更重要。每一位管理者必须要勇敢的担负起这个重任,同时依靠广大的建筑工人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无过失”,多一些“责任感”。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新经验,共同谱写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新篇章。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