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净化装置
在乙炔净化装置中,固体净化法由于种种原因已被淘汰。液体净化法一般有4种工艺,即三氯化铁、次氯酸钠、氯水和硫酸法。对于选用不同净化剂净化设备的比较及选择,在我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的《乙炔净化装置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防范及处理》中已有详细叙述,在此不再赘述。但,另有两点需补充:
1.次氯酸钠净化法选用二塔还是三塔流程问题。我们认为均可选用,主要看处理能力需要多大。有文章提出,二塔流程控制酸浓度比较先进,采用射流泵控制,更安全等等。其实该项技术上海吴淞化工厂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应用在三塔流程中,而且当时还加了PH值控制(次氯酸钠净化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的自动调节系统,比现在二塔流程控制系统使用得更先进,只是相应的投资要增加。
应该说二塔流程无非在三塔流程中取消了1个酸塔,而二塔流程中所能达到的任何工艺指标,在三塔流程中均能做到。相反,三塔流程中具有的某些功能,二塔流程却不可能实现。
2.关于硫酸法净化装置。目前部分溶解乙炔生产厂家使用的 “鼓泡式硫酸净化装置”,与仿制AGA技术生产的硫酸净化装置无法相比。仿制AGA技术生产的硫酸净化装置,采用的是低压填料塔,气液两相逆向在填料表面接触,增加了传质效果。同时,液体(硫酸)被循环带出塔外,便于热量平衡处理(冷却)。它的工艺路线及操作注意事项均在《乙炔净化装置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防范及处理》中有介绍。而“鼓泡式硫酸净化装置”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①净化能力太小:该装置的净化能力小是这种设备的先天不足。整套设备其实就是一只水封器,它的传质过程全靠气泡表面与液体(酸或碱)接触完成。液体层越高,气泡越大,接触表面积越小;而液体层太低,气、液两相接触时间又太短。总之,该设备的传质过程是无法与塔设备相比的。因此,它的处理能力很小。
②整套装置是中压设备:由于硫酸比重接近1.8,所以低压乙炔发生器出来的乙炔气是无法穿
越该装置的硫酸层的,必须采用增加乙炔压力的办法来完成,使净化装置成为了中压设备。也就是说,整套设备必须按照压力容器来设计、制造。
③酸槽内的热量移出困难:硫酸净化是一个放热过程,有一个热量平衡的要求。在“鼓泡式硫酸净化装置”的硫酸槽内虽然增加了冷却管,但由于硫酸是不循环流动的,故它只能进行静态热交换。因此,它的冷却面积是远远不够的,而时间稍长,设备内部就会产生局部过热,有聚合物产生;随着时间增加,聚合物可以充满整个酸槽。
总之,该装置不适宜作为溶解乙炔生产工艺中的净化装备,因为它不能连续运转。在正常生产时,该装置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处理较少的气量。
三、乙炔压缩机
乙炔压缩机有行业标准 JB/T 9103.1《乙炔压缩机技术条件》,无须用其他标准去对照。在实际使用中,乙炔生产企业压缩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膜式压缩机:在早期推广溶解乙炔瓶时,由于没有乙炔压缩机的制造标准,以及“中压双挤式发生器”的使用,故较多厂家选用了膜式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与行业标准 JB/T 9103.1《乙炔压缩机技术条件》相差甚远。在乙炔专业压缩机的不断投放市场及“中压双挤式发生器”的逐渐被淘汰后,膜式压缩机的使用量已逐年减少,但仍有不少单位在使用。考虑到历史原因,该类设备应给它一个整改期限。
2.压缩机的防负压和超高压限压保护装置:该装置是溶解乙炔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即:
①当压缩机吸入压力低于所设定的最低压力时,能自动停机;
②当压缩机排出压力达到所设定的最高压力时,能自动停机。
在目前使用的乙炔压缩机中,有相当数量的压缩机没有安装防负压和超高压限压保护装置,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后没有修复,甚至将其拆除。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实际操作中,已发生过多次爆炸事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限期整改。
四、高压乙炔干燥器
对于乙炔高压干燥器,分子筛高压乙炔干燥器是最安全、干燥效果最好的首选设备。由于价格等原因,目前还是无水氯化钙干燥器的使用率较高。两者的优势及操作要点、安全性能比较等,在2003年本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的“再谈分子筛高压乙炔干燥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
题”已有详细的介绍。
五、充灌系统及附件
溶解乙炔充灌系统及附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些生产厂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尤其是乙炔专用阀门、阻火器、软管等,必须按照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17266-1998《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技术条件》、JB/T8856-2001《溶解乙炔设备》等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有关标准对乙炔高压附件提出了最低要求,即必须能承受乙炔爆震压力。因此,它的耐压强度要求很高,这是为了保证一旦乙炔发生爆炸,设备附件也不受损坏。但目前该项工作的标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关键是附件制造厂及乙炔生产厂对此工作都不重视,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以上分析的是我国乙炔生产企业主要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其实我们认为,在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上,设备本身安全性能的保证是一个方面,但日常操作管理良好及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是更重要的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