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化工安全>>正文

加强化工企业消防救援工作的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03日

  3 加强化工企业消防救援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3.1 要加强对辖区各企业单位的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熟悉掌握生产流程、工业性质,完善消防预案体制,确保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通过实地调研,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化工工艺、掌握进攻重点和有效处置方法,并可以对厂区固定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等进行例行检查。在调研中同时应注意对消防隐患的及时处理,比如:厂区消火栓附近是否停靠车辆、有无杂物,若存在问题要及时清理;厂房仓库是否挂名储存、是否标明生产物质简介和应急处理手段,确保消防处置快速有效;厂区消防设施运转状况是否确保良好,以便为快速处理灾害事故提供便利。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化工类火灾扑救处置措施,制定详实、合理的灭火作战预案,并全面开展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官兵处置化工类火灾的实战应变能力。

  3.2 根据化工设备火灾特点制定合理战术 关阀截流是控制火势的根本。化工生产设备的整体性,联系性很强,一处起火,牵动整个生产系统,火势随着物料的源源补给而旺盛不熄,随着物料的流动蔓延扩展,燃烧的猛烈程度,火情发展态势,以及火灾的扑救时间也都随着物料流动多少而决定。因此对于扑救化工装置火灾、控制火势发展的最基本措施,就是关阀断流,包括液体和气流。这类装置一旦发生火灾,则要选择离燃烧点最近的阀门予以关阀,并要计算关阀处到起火点管线内所存的物料数量,采取相应对策,必要时辅以导流等措施;抢救人命是灭火对策的重点。先爆炸后燃烧、燃烧爆炸交融而造成人员伤亡大,这是化工装置火灾一大特性。消防队到场后,指战员要把抢救受伤和被围困人员和为战斗行动之重点。消防队每次扑救这类火灾,都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组织强大水流掩护进攻,深入内部抢救和疏散人员,减少火场的人员伤亡;冷却控制是防止火情恶化的关键,对于着火的罐、釜、塔等装置容器,要及时组织充分的水量给以冷却,以防金属构件或火焰长时间作用而降低强度,发生变形或引起爆炸。实验证明,一般金属罐壁暴露在火焰中被加热500℃时,机械变形强度减弱一半,达到1200 ℃时,一般金属材料强度基本丧失。因此,对于着火装置和容器的冷却保护要及时有力,均匀而不疏漏。

  3.3 加强专业救援演练,建设一支灭火抢险救援专业队伍 化学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强、扩散迅速、伤害途径多;侦检不易,救援难度大;污染环境,洗消困难;社会涉及面广,政治影响大等特点。在化工装置火灾扑救中,在兵力使用及战斗展开上一般遵循堵截、冷却、防护、围攻的规律。这个规律包含了整个灭火过程,是一个前后衔接或交叉应用的四个战斗阶段。在处置这类事故时,往往对专业指挥人员、专用装备器材、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处置手段等诸多因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一支掌握化工装置火灾扑救有效战法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显然不能适应化学品灾害处置任务的需要,不经过专门化训练显然不能提高处置化学灾害事故能力。对于化工企业密集的城市,可以考虑因地制宜地打造化工火灾扑救演练基地,组建化工火灾事故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在具体训练中可以引进化工模拟装置,作为针对化工类火灾的扑救、处置模拟训练设施,开展管线的堵漏训练、油罐泄露处置、化工装置火灾的扑救,以及多点面泄露事故的综合协防处置能力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官兵处置化工火灾的能力,从而以更丰富的实战处置能力为企业和社会“保好驾、护好航”。

  3.4 组织企业把好应急自救关,定期开展实战演习,强化突发性事故的应对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虽然目前许多化工企业都已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加大了安全生产的投入和检查力度,但对于突发性事故的应急自救能力仍相当欠缺,企业职工总体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有待提高。面对突发性事故,如何有效地开展扑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公安消防部门应定期组织企业专职消防队,带领企业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和实地演练,通过提高员工整体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效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