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经营机制转换中,企业安全管理的转轨变型要特别注重“安全链”的作用。
石化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中,组织机构的“消肿”、专业岗位的并撤、在职人员的缩编、管理模式的变动,已是一条势在必行、不可逆转的必由之路,最终归结于“精干、高效、效益”之上。安全管理既然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自不例外,必须“转轨变型”才能适应新体制下“保驾护航”的需要。
过去,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安全专职型管理。现在转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安全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朝高级方向发展中,已转向深层次管理的模式。这就是说,企业的安全管理从“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大安全”及本质安全出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完全单纯是安全专职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到各专业各部门共同都要管、都应管的事情了。这好比一条“安全链”,把各行各业的联锁在“安全”这条“链”上,在企业厂长、经理的总体领导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贯彻执行部门的安全职责和员工的“一岗一责制”,各专业、部门安全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厂长、经理协调好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安全管理,各专业、部门直接对厂长、经理负专业安全管理之责,安全专职部门及人员除了要同样做好本职的安全业务管理工作外,还应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横向协调、安全信息传递和事故原因分析及统计等工作,当好厂长、经理的助手和参谋。安全专职机构的设置,视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度”和安全管理的工作“量”,由上级领导研究确定。这样,在考虑安全管理转轨变型的力量配备时,便会更周全些,可充分注意发挥“安全链”的作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闯出一路安全管理的新路子。
4应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努力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7年5月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三点重要指示中,第一点就提出要“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指示“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这也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
要重视对员工的“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其出发点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人与机器的密切组合而实现的。
树立全员“安全第一的思想”的科学途径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所谓企业安全文化,其涵义是指企业职工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安全准则(内中包括安全规章制度、法规、规范、规定等)的综合。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其目的是提高全员自身的安全素质、安全品位和安全质量,认识人的安全生命价值,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在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达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要求,从而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有发展前途的提高全员安全思维的科学途径,是企业应追求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石油人工企业更应当有这样的高境界。
5把实现石化企业本质安全化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的轨道
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十分强调石化企业本质安全化,即全系统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防护功能,具有科学的全面安全管理,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使生产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这就叫本质安全型石化企业。
建立本质安全型石化企业的思路是一个边续的渐进的过程。石化企业的生产,在开始阶段,由于人-机-料-法-环(即5M质量)本身和它的匹配可能存在各种缺陷,事故、故障必然会多一些。随着生产时间的增长,5M质量的提高,对生产技术的理解、消化和掌握,甚至还有创新,事故、故障会很快呈下降趋势,这时应当进入本质安全型的阶段。经过若干年,随着设备、系统的老化,若设备更新改造又没有紧紧跟上,或者决策、管理不善或不当,事故、故障则必然呈上升趋势。这就是安全工程上常用的“浴盆曲线”。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就是采取技术和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使5M质量始终处于前进的状态,改变曲线上升趋势。此时量化的标准,即安全评价的标准也要相应提高,使企业的安全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