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的发生、调查、分析,直到落实成文字、形成文件,最终传达到班组,也就到达了它的最终端。在一线班组安全会议中,事故案例重新发挥其“职能”——让参会者在剖析中得到警示警醒。那么,班组安全会议该如何展开呢?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笔者认为,事故案例不仅仅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张纸,它的后面有着血淋淋的教训。所以,首先要对班组安全会议持端正的态度,其次是要积极讨论深入认识。上级下达一个指令的时候,往往带着一种“气场”,即上级的重视程度。基层班组是参与安全经验共享的最直接主体,如果一个事故案例下达前,就已经有一定的宣传造势,那么直接反馈给下级的便是,这是纯“干粮”的“豆包”,上级很在意,下级部门就会特别重视。如果上级表现出“食之无味”的姿态,那么班组安全会议有可能也将这“干粮”弃之不理。
事实上,事故案例是安全工作的一块“香饽饽”。它警醒人们避免事故再次发生,使事态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班组的安全会议需要积极的态度,“干粮”其实间接影响着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只做一锤子买卖将没有市场”。笔者认为,有些事故由于天灾造成,属于不可抗性。但是,有些事故的原因带有普遍性:操作疏忽大意、只凭老经验忘却新规定、抱有侥幸心里等等。类似这种事故对员工更具教育意义。因此,这类事故更适合在安全会议中反复学习,防止会议职工印象不深。要在事故案例和员工间建立“长期合作市场”,让员工主动参与。每一次回顾必然产生一次聆听,聆听终将化为行动。
班组 是集体力量的彰显。利用好班组安全会这个载体,有利于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每一名员工成为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