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我国的进口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如前所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石油进口仍将以海上运输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海上护卫、加强国际合作等途径确保我国油轮海上运输安全,逐步加强海军实力,强化对我国油轮运输安全的防护工作,重点加强对海上运输沿线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东南亚地区。
与此同时,要逐步强化进口石油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渠道多元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策略,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石化工业生产布局的需要,所以,必须建立多通道、多方向和多种运输方式的进口石油运输体系。要充分协调好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的建设,结合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建立股份制企业,与邻国或过境国结成利益共同体等措施,加强通道的安全性,确保我国石油运输的安全通畅。
2、推动我国油轮船队的发展
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应鼓励、推动我国石油进口商与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合作发展石油运输船队,我国自己控制的大型油轮船队至少能满足我国进口原油50%的运输需求。这样,我国进口石油海上运输安全才有基本保障,从而保证能源安全战略的实现,进而使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安全、健康运行。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政府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积极促成石油公司与油轮船东大量签定长期租船合同,这样既可以使石油公司稳定地控制运力,也可以使船东在获得长期稳定的货源保障后,有计划、有目的地订造新船。此外,在当前的形势下,为加快大型油轮船队的建设,政府应根据主力油运公司的油轮船队发展计划,安排专项贴息贷款,并适当提高贴息率,降低资金成本,扶持大型油轮船队的发展。
3、加强油轮运输的安全管理
作为特种货物的运输工具,油轮的安全性更为重要,油运公司应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防范能力。针对我国油轮船东目前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这一问题,应从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根本环节入手,加强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锻炼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油轮船员和油轮管理人员。
政府主管部门应从租赁、购置、港口国监控等环节全面加强对油轮的管理,提高营运油轮的船舶性能。在大量进口石油租用外轮承运的情况下,尤其要加强对租船活动的管理。目前我国对光船租赁,在申请、检验、营运等环节已有比较完善的规定,但对期租、航次租赁尚缺乏有效的监管,应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
此外,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针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强对老旧油轮,尤其是单壳油轮的营运限制而出现的低标准船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应及早研究对进入我国海域的老旧油轮、单壳油轮做出限制性规定,减少油污风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4、加强大型油轮码头的建设
我国目前石油港口接卸能力不足,尤其大型原油码头接卸能力不能满足进口石油的需要,布局也尚未形成合理局面。根据海运强国发展战略,到2010年,我国原油接卸码头能力与吞吐量之比应不低于1.15,原油码头接卸能力可适应外贸进口量80%采用20万吨级以上船舶运输的需要,与日本等国水平相当。这就要求大型油轮码头建设适度超前,到2010年需增加建设7-9个20万吨级以上原油码头,20万吨级以上码头接卸能力提高到1.32-1.55亿吨的水平,并做到沿海主要港口原油码头的合理布局。2010-2020年期间,在我国沿海再建设8个25万吨级以上大型原油接卸深水泊位,接卸能力在800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华东和华南地区。到2020年,沿海原油进口接卸能力将达到2.6亿吨左右。
5、合理规划战略石油储备
一期储备基地主要布局在华东及环渤海地区。我国油气供需结构表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华东和华南地区,石油消耗量大,对进口石油依赖性强,是最容易受到国外石油供应变动影响的地区。另外,这些地区运输发达,通过发达的海运方式可以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高速公路及铁路网可以与内地密切相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迅速将储备油投向市场。目前,华南地区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还未列入计划之中,国家应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规划的步伐,尽快确立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规划。
据悉,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预期为90天,达到这一规模,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将得到很大的保障。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建设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工程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应统筹规划,借鉴美、日等国的石油储备经验,有计划地建立我国的石油储备制度,分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特点的石油储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