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重视
可喜的是,近几年,人们对环保、安全法规等社会公益事业投入更多关注。特别是今年SARS疾病的流传,人们对社会卫生和个人健康的关心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200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等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法令,为从事安全相关的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在新颁发的《工伤保险条例》中详细列举了职工在生产工作中工伤的认定,等级分类以及相应理赔款项的规定,使得安全事故发生后职工利益的诉求有了法律依据,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压力和损失。可以说,从国家到企业,从家庭到个人,人们对个人健康、安全问题的关注范围已经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中国化工报在2000年10月11日第001版中有过相关报告:“九五”期间,由南京化工大学完成的化工设备事故预测技术研究项目在学术和工程应用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这一成果能够保证现代化大型化工设备在十分复杂及苛刻的条件下长周期连续安全运行。化工设备事故预测,一直是国内外极为关注的一项重大技术。该项目经多年精心研究,在几个国际性难题方面均有新的突破。一是根据模糊集理论,首次提出解决化工设备事故预测参数模糊不确定问题的模糊评判和模糊极值函数等方法,实现了化工设备或构件事故危害程度、缺陷损伤程度和材料损伤度的模糊评定, 从而有机地统一了工程参数两类不确定性即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预测问题,为解决“模糊可靠性”问题奠定了基础。二是依据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定量金相技术和方法, 实现了老化材料完整性评定、高温构件的剩余寿命定量预测,并在石化行业成功应用,为传统定性金相分析金属材料组织状况向定量预测材料损伤的飞跃性转变奠定了基础。三是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化工设备和压力管道安全性预测和相关的计算,探索了化工设备事故预测的智能计算机化问题, 为事故预测的智能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该项目研究创立了一项新技术——化工设备事故预测方法。它包括失效诊断技术、失效预测技术和失效预防技术3部分。在失效诊断技术中,涉及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和影响因素的诊断技术; 在失效预测技术中,涉及危险源的风险预测、可靠性预测和剩余寿命预测等。在失效预防技术中,涉及老化材料组织恢复技术、材料损伤维修策略等。该项目曾先后在不同类型的化工、石化装置中应用,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如燕山石化公司超高压换热器完全性分析与剩余寿命预测、扬子石化公司材料损伤度预测、南京栖霞山化肥厂一锅炉厂猪尾管组织再生和寿命预测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共获经济效益1.9693亿元。
防患于未然
就化工行业而言,生产的强连续性、高安全性、环境的特定性就使得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设备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是生产产品、创造利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能否按照要求进行生产,企业能否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率(ROI),是企业对生产设备最基本的要求。诊断技术是满足这一目标要求的重要技术手段。诊断技术的出现是设备管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按其影响生产的程度可以分为离线诊断和状态监测。状态监测可以不干扰设备工作的情况下,掌握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参数,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从设备管理角度看,诊断为提升设备绩效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诊断技术为管理系统及人员提供了更及时、可靠的现场状态情报和技术判断。
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诊断,并且对设备的未来运行状态进行预测,那么在设备完全失灵或仅仅是性能下降的情况下,诊断技术可以有助于改变其运行方式,使其避免出现故障。通过应用诊断技术可提高机器的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率和生产质量。
设备故障诊断的作用是为制定生产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直接参与企业状态检修工作安排和实施。重点保证企业的生产设备系统能够可靠地发挥其预期的功能。在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下尽可能长周期地连续运行,根据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控制维修范围和内容以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一句话,设备故障诊断始终致力于设备运行在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及优质的状态。为企业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设备故障诊断有以下五方面内容:
■ 采集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振动、温度、油液、电压/电流等,评价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
■ 对哪些运行状况有变化的设备进行趋势分析;
■ 对趋势有异常变化的设备诊断其故障的发生部位和故障的严重程度;
■ 根据设备故障程度向主管部门提供调整生产计划建议及维修方案建议;
■ 跟踪维修实施进度以及检查和验收大修或临时维修的效果。
实现对设备故障早知道、早预报、早诊断,把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其目的是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及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降低运行、维修费用及劳动强度,并能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此外,在石化领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安全卫生技术协会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做好石油、石化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石油、石化和化工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指出,石油、石化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点是做好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整治。这些相关规定的出台,对于相关领域的安全生产是有极大的帮助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是事故多发行业。“12·23”天然气“井喷”事件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化工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2003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一周年,虽然化工安全监管工作正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新近发生的开县特大井喷事故看,安全生产整体形势仍旧严峻。化工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与煤矿、交通等事故相比,化工事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稳定大局。随着我国化学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装置、储存装置的大型化,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据北京、上海、天津市危险源普查结果表明,90 %以上的危险源与危险化学品有关。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仅造成人员伤亡的化学事故就已达30 余起,造成100 多人死亡,240 余人受伤。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共发生4起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而年底发生在开县的特大井喷事故,再一次把这组数字扩大了数倍。因此,化工安全生产响鼓尚须重槌敲。
国家出台相关的立法,将化工安全生产进入法制化人性化时代,以“法制化、人性化”为内涵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的确正在实实在在地建立着。对民生的关注、对生命个体的关照,使得安全生产月以及安全生产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社会价值。
任重而道远
虽然以上相关的措施及规定的出台对于安全生产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据悉,2003年,全国77.9%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完成了评估工作,其中被评为“好”的有9502家,占评估企业总数的40.5%,近六成的企业存在着安全隐患。在2004年2月22日召开的安全监管监察局长座谈会上化工行业仍被当作今年安全生产整改的重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在会上说,春节前,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国务院专门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这对于统一思想,把握全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出台许多相关的安全法律,涵盖了从安全预防一直到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处理等很多方面和领域,而且新的草案和补充也在不停地完善和推出。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安全问题将会在中国得到很快的提高和改观,安全方面的立法也将更加全面和完善。搞好安全工作,具有久远的社会意义。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大计的大问题,满足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安全需求,任重而道远。
最后,让我们再次传送:安全生产——生产中不可承受之轻!安全生产——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