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管理机制也迫切需要改革。一方面国有煤矿下放到地方,实现了政企分开,为国家强化行政执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在客观上需要政府依法保证其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伤亡事故多,职业病危害严重,煤矿安全成为困扰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体制进行改革,设立煤矿安全检察机构,将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分开,实行垂直管理,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又使煤矿安全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改革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成为煤矿安全监察的主体,煤炭企业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主体。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工作,并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1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煤炭企业是一个商品生产和经营实体,企业的管理形式也将由生产型转向经营型,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条件差、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率高。一旦发生事故,煤炭企业不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抢救处理,还会造成生产停止,直接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同时,煤矿事故还会损害企业的形象,造成间接损失。可见,安全是煤矿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安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潜在的,是不能直观地看到的,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一个煤矿一定时期内不发生事故,就会给企业决策者甚至于企业职工思想上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安全投入是企业的负担,是一种浪费。
由于体制的原因及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很容易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
首先,企业在安全投入上增加了随意性。企业不是根据其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来投入,而是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经营者的个人意愿来进行投入。
其次,企业内部的安全责任约束机制有可能弱化。煤炭企业步入市场后,企业将由生产型逐步转向经营型,企业内部各级经营者的工作重点将发生转移,势必对原有的安全责任体系造成一定冲击,甚至有可能弱化。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后,企业内部必须通过安全检察这一手段规范企业行为,强化安全责任,保证各种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得到应用。
2 新体制下抓好安全监察工作的几个要素
(1)应建设一支能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专家型安全监察队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行政执法活动使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因此,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必须是一支不仅能发现和处理煤矿安全问题,而且还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煤炭企业管理带来新思想、新方法、新思路的专家型队伍。
要建立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定期培训制度,使安全监察人员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煤矿安全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监察水平,将煤矿安全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及时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现场监督检查要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通过强化企业的安全投入、强化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强化各种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来保证企业最基本的安全条件,使“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落在实处。
(2)应杜绝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腐败。煤矿安全监察机关的监察行为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及其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因此,必须杜绝监察执法腐败,要做到:一是严把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政审关,将那些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坚持原则的同志选拔到煤矿安全监察队伍中,保持队伍思想上的纯洁。二是强化安全监察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经常性地在安全监察队伍中开展以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清正廉洁、秉公监察、遵纪守法等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三是通过制度建设和严格监察执法程序为约束、规范安全监察人员的行为。引用一句著名的司法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严禁执法任性和专横。四是建立安全监察制约机制,保证当煤炭企业或有关人员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得到有效维护;当出现安全监察违法、违纪行为时能够得到有效制止和处理。只有彻底杜绝腐败现象,才能保证安全监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才能使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才能真正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