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矿山安全>>正文

防灾减灾还得靠技术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18日

正如王君省长所讲,李振拴设计的2号钻孔是一个通风通道、信息通道、生命通道,收到了“一孔三用”的效果。
2号钻孔是通风通道:一是排气作用,从4月1日9时18分到4月2日6时,共排气20多个小时,总排气量约6万立方米,解决了井下被困人员呼吸困难问题;二是通风作用,当井下贯通后,该井由排气转变为进风,给井下被困人员提供了新鲜空气,并起到了降低瓦斯浓度的作用,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2号钻孔是信息通道:发现有井下敲击钻杆的声音,并有湖南籍工人龚长中在钻杆上绑了铁丝,充分证明井下有生命迹象,完全起到了井上井下信息沟通的作用。这不仅树立了井下被困工人活下来的信念,而且更加坚定了地面抢险救援人员的决心,也使被困工人家属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安慰。
2号钻孔是生命通道:从4月2日16时50分到4月5日11时,通过采用各种方式分7次向井下输送营养液、牛奶共计560余袋。从2号钻孔所在辅助运输巷内解救出的106名被困工人,升井后他们体征良好。
以上是王家岭矿难垂直钻井救援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曾参与过矿山地质垂直救援论证的我,认为防灾减灾工作最终还得靠技术。在灾难来临后,只有靠科学的救援方案和技术,才能取得防灾减灾工作的最好效果。王家岭矿难实施垂直钻井并取得成功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其经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实施地面快速垂直钻进技术在国外已实现了技术突破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2002年7月24日—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井下9人被堵在采掘工作面,距离地面垂直深度300多米。当时当局应用快速钻机从地面进行钻孔救人,48小时完成钻孔施工,用小钻孔给灾区人员供氧,实现通讯联系,用大钻孔下放吊桶将9人全部救出地面。2003年元月16日澳大利亚西部霍尔斯克里克一煤矿发生一起冒顶事故,并伴有含水地层的涌水事故,有2名矿工被困井下,他们使用快速钻机在26小时内钻进287米,准确透巷并与2名被困人员取得联系,最后实施扩孔下放吊桶,使2名人员成功获救。
二、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在左云5.18矿难钻井抽排水方面取得了成功。2006年左云“5.18”透水事故发生后,当时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从一开始没有认识到地面垂直钻井进行抽排水的重要性,在靠井下排水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的前提下,5月29日决定实施地面钻井从井下排水。决策后,省煤炭地质局矿山地质应急救援中心立即抽调分布在长治市114勘查院的T685WS型车载钻机及30余人施工人员火速赶往施工现场。从5月30日到6月8日,采用大口径快速钻井技术完成了4口抽水井任务后,通过日夜抽排水,井下涌水水位才明显下降,巷道积水状况明显改观。
三、在矿山地质垂直救援方面山西省煤炭地质局进行过专家论证。2008年12月25日,由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在省煤炭地质局召开了《矿山地质垂直救援可行性报告》专家论证会。经过与会专家的分析、研究、论证,认为在我省加强矿山抢险垂直救援队伍建设,采用大口径钻井地面垂直救援是在适宜条件下的一种救援方案,根据国外成功先例,这个办法是可行的、实用的,是我国现有矿山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组织,可以实现其设想——锁定“井下被困职工”具体位置,利用先进的钻井技术,从地面向具体定位点快速钻井,井筒可选择两种井径,一是选择300㎜—500㎜井径,设定井深,实施快速钻进,先解决被困职工延长生命极限问题包括通风、送给养、建立通讯联络等问题;二是选择1200㎜—1500㎜井径,实施地面垂直救援,直接将被困职工从危险区通过井筒救出地面。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