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电力安全>>正文

安全责任重在落到实处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1月09日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具有公益性、垄断性和技术密集性等特点,电力生产事故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一大灾难,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输送电压等级的提高、单机容量的增大、参数的提高,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所以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重中之重。安全责任生产重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企业“安全、稳定、效益”的根本保证。
        一、增强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感
        我们知道,主人翁精神的精髓——忠诚、责任、奉献,主人翁是一种精神,而责任心、责任感是靠行动来体现的,没有爱厂如家的精神,何谈责任心。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一批优秀的员工,他们除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积极主动的上进心和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心决心外,他们更有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什么是责任,我认为责任就是要对工作有责任感,这也是敬业的前提。有句话叫做:“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尽其责”。忠于职守是一名员工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拥有责任感,人们方能进取,勇于创新,化腐朽为神奇。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因此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是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从事安全生产,它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但要真正落到实处,我们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个关键环节是决策——投资——制度——教育。
        1、慎重决策。正确把握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就是生命”,却忘了“安全才有效益”。所以,始终要把“安全”作为前提,有了安全才有效益,企业和社会才会稳定。
        2、保证投资。这里是指保证安全方面的必要投资。电力企业保证安全方面的必要投资包括安全 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设立,安全设备的设置、检测、更换或更新,劳动保护用品的合理配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警示和宣传等。这些投资看起来好象没有效益,却都需要花钱,但是这些投资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工程,是有回报的,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打牢了,安全生产稳定了,安全事故的赔付额大大降低,企业的良好声誉大大提升,才能创造财富。
        3、完善制度。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说是齐全的,是有章可循的,但是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尤其是02年以后,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以后,新的制度建立尚不够完善,原有的制度落实不够,如政出多门,繁杂无序,管理不到位,修改不及时等,这些都不利于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这都需要全盘考虑,使之迅速完善起来,符合安全质量 的要求。
        4、加强教育。对于电力企业来说, 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行为,同时,这种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不同的作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环境都有不同的规章制度;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参数、不同的操作也会有不同的安全客观因素;不同的同事、不同的领导、不同的职务同样会有不同的安全工作态度。这就要求我们的 ,要加强针对性,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教育,而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地的不同而进行施教,使种种的不同达到共识,取得和谐统一,消除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适应和符合安全工作的不同要求。
        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布置——检查——监督——跟踪。
        1、认真布置。对安全管理,无论是设备安全还是人身安全工作,着重点都是以“预防为主”,预防“天有不测风云”,预防人、设备发生事故。例如:人员是否满足安全需要?设备状况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材料是质量合格?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管理人员进行布置,提出指导和要求,布置越认真考虑越周到安全越有保证。
        2、严格检查。常言道:“一分布置,九分检查”,可见检查之重要性。对设备的检查不仅是管理层的一项职责,也是帮助设备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检查是否严格认真,查找问题是否准确,这要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所以,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状态。
        3、监督到位。监督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督促和自下而上的反馈的全过程,监督可分为宏观监督和现场监督两部分,根据总体分析、现场状态、发展势头等情况进行查询和监督。
        4、跟踪指导。跟踪指导是指有针对性的、专项的、特殊的安全具体工作。例如:对检查、审核后不符合项目的整改跟踪;对特殊情况的过程跟踪;对员工业务技术上的指导跟踪;对个别系统、环境有危险性的警示跟踪;对发生事故的机组专项跟踪等。这些跟踪不仅要说明问题,关键是要解决问题,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尽到最大努力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第三个关键环节是预防——预控——预测——预案。
        我们知道,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和辨识、风险评价、控制风险的危机预警和干预、应急管理,努力降低和规避企业在安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通过强化预防、重点预控、超前预测、常备预案将安全预控措施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中,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做强做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稳步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应注意到,随着企业大型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加,人才如何适应发展需要,是事关企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如果人才发展跟不上,则既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也是企业面临的一种风险。另外、企业的经营需要有一个基本市场的支持。与电网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建立优惠互信、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合作关系,使双方的市场风险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演变规律和应对风险防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组合化解风险的管理学科,目的是以最合理的成本、最安全的保障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最佳经济效益。
        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预防“三个偏差”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我们在贯彻落实的时候要注意走出误区,在工作的实践中预防下面“三个偏差”至关重要。
        一是预防主观判断的偏差。主观判断是人们处理工作中的一种习惯性做法,当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不相符时,就会出现偏差,就会造成手忙脚乱甚至发生一连串的失误,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主观判断的偏差通常只凭个人想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不注重调查研究,不认真分析,不验证行动的后果,一旦主观判断发生偏差时,事故就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时,务必要以科学的态度重视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现场的事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随机应变。
        二是预防工作方法的偏差。工作方法的偏差存在较为普遍,往往也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方法的偏差主要与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有关。电气操作都要求接票后复述,但不少人却没有真正理解“复述”两字的涵义,“复述”就是要负责任,就是要三思而后行,就是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是要每时每刻考虑到“安全第一”,做到“预防为主”。所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工作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所在。
        三是预防工作经验的偏差。经验十分重要,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抱着老经验不放而墨守成规,当遇到问题和可能发生事故时应如何处理?有哪些应变措施和对策?这往往取决于员工的经验和技能。工作经验的偏差大多出现在老职工上,总认为有经验就可以解决一切,往往就容易滋生麻痹大意和忽视安全的苗头。所以经验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要把设备安全、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考虑现场作业的每一个安全环节,决不能单凭经验办事。
        总之,安全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就是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做到天天讲,事事讲安全,将安全预控措施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培育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提高自身专业水品、安全意识与安全技术素养,就是要思想重视,责任到位,严格管理,落实措施,常抓不懈,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