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历时近一年的江西首例电磁辐射案作出一审判决,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法院以鉴定机构作出的司法技术鉴定书为依据,认定案发线路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及环境保护标准,没有给原告带来损害,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九江供电公司在这场官司的一审中胜诉。根据《物权法》第九十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江西首例电磁辐射案一审判决结果中“认定案发线路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及环境保护标准,没有给原告带来损害”尤为重要。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电力企业应当力求主动,及时进行相关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电磁辐射的安全、无污染。同时,各级电力主管部门也应做好电力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加强与民众的有效沟通,将此类事件对电力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影响降到最低。电力设备的归属权也是需要《物权法》明晰的一个问题。
电力设施的归属不但代表其产权所有,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用电客户,特别是居民用户,只考虑使用权,很少在意其电力设备的所有问题,形成了电力设施的产权模糊不清的状态。当这部分电力设施发生事故时,一般社会舆论出于对弱者持同情,电力企业往往难辞其咎,经常有电力企业无过错也得负责、赔偿现象发生。
《物权法》的实施,对各类财产保护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为电力设施的产权划分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清明确的标准。比如:《物权法》第73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公有。”显然,《物权法》已经明确了小区配电设施的归属,即属于业主公有。再根据按《电力法》相关规定:“产权属于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就可以明确小区配电设施发生电力安全事故时的责任界定。
因此,我们电力企业应当站在“便于日常管理,减少经营风险”的出发点,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各类电力设施的产权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安全管理和人身财产保护的角度,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确保电力建设的平稳推进和电力事业持续发展。另外,《物权法》的颁布在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也存在重大意义。电费回收和反窃电工作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此次《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两者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把拆迁不动的房屋占用人称为“钉子户”,而在电力企业中,也存在“钉子户”,即指拒绝电费,或者拖欠电费的用户。
对于一家生产企业,成为“钉子户”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恶意拖欠或者面临倒闭、无力偿的;二是因资金流动困难,短期无法支付电费的。对于前一种类型的企业,为确保国有资产不进一步流失,按照《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的有关规定,电力企业应当依法对其实施停电。然而,对于后一种类型的企业,停电可能使其无法继续经营生产,导致进一步的恶性循环的发生。《物权法》的出台,就给了我们供电企业一个依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新的保障途径。《物权法》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来拥有的动产进行抵押。”因而,供电企业可以通过《物权法》中最高额抵押和浮动抵押制度找到方法实现对应收电费的追缴。 每年电力企业因为偷电窃电流失的资产相当巨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电力企业通常会通过各种方式查找窃电行为。
然而,根据《电力法》的相关规定,居民用电电表产权属于用电客户个人所有,电力企业作为一个没有行政职能的国有企业,已经没有权力随意到用户端检查用电情况了。但这并不是说电力企业就无所作为了。新出台的《物权法》中关于地役权或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电力企业可以利用签订供用电合同的机会,与用户确定地役权或相邻关系条款,从而保证能够对其产权范围内及产权分界处的设施情况进行检查。
《物权法》的制定,意味着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权将通过法律得到平等地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将通过法律得到更好地巩固,从而可以更好地调动亿万人创造财富、爱护财富、积累财富的热情,推动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地发展。而我们电力企业在这个发展的潮流中,应该积极学习利用《物权法》,确保产权完整,加速资产增值,展现自身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