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开展职工培训教育
下面结合我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与时俱进,体现当前企业教育培训特色
人是企业的主体,人本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企业人本化管理的重点则应放在"培训、用工、分配"三大要素上。创建国际一流供电企业,要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载体,进一步明确培训定位,优化培训导向,改进培训手段,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1)明确培训定位
随着电力工业改革的深化和创建国际一流工作的全面推进,企业管理的领域、内涵、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队伍素质的更新和各种复合型人才、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供电企业以往定位于电能相关的技术技能的培训已日显狭窄,越来越不适应队伍素质提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强化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策划,坚持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并重,加快促进队伍思想观念由封闭型向开创型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综合素质由人力型向人才型转变。逐步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与企业发展目标相挂钩,与企业管理方针相适应,对企业增强后劲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优化培训导向
强化学习内容的引导,明确不同岗位职工在不同阶段应该学什么、怎样学。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根据我公司创建国际一流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明确了各岗位当前和今后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使职工能够动态地、长远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差距,强化了"学习是第一需要"的意识。二是按照因岗而异、按需施教、系统优化的原则,分层次明确了企业经营层强化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层强化现代管理科学、先进管理经验;操作层强化科技进步知识、岗位技术技能。三是立足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了"学习日"制度、外出交流制度、学历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仿真培训基地。同时坚持教育培训与"一、二、三线"管理相结合,实现了培训、激励的双到位。四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无人不学习,无处不学习,无时不学习,提高自己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自我完美,以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
(3)改进培训手段
几年来,我们聘请了中科院院士、网内专家讲授金融财务税收、营销管理、企业改制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加强联合办学,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举办工商管理MBA培训、电力专业研究生学习、供用电技术本专科班,进行知识更新,对中青年干部和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为年轻的大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选送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能手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考察学习;建立不同层次的评估交流制度,定期组织各层次人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讨;在广泛开展生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的同时,大力开展工人岗位技术比赛活动;积极开展各岗位间的"换位学习",提高职工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训务实,培训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满足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需要。
2.搞好基层单位教育培训的关键环节:管理者、激励、形式、评估
所谓管理者就是在培训职工之前先要培训管理人员,使其在意识形态和技术水平方面都要走在他人前列,即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对职工教育的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企业,不能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只注意生产投入,而忽视智力投资。如2000年我公司教育处举办一把手参加的WTO讲座,就极具效果。它不仅使领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使我们的管理干部学到了新的知识。
激励就是通过客观或主观因素,将职工的潜在能量激发出来,使其能够自觉的、主动的找东西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把"要我学"通过某种激励手段转变为"我要学"。激励手段最有效的办法是体制的变化,如我们的用电体制改革、后勤体制改革及现在的企业改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岗位竞争,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使每名职工都认识到"能者上,庸者下"这一适应时代竞争的法则,但这种激励的范围不是很广,不能激起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并且这种体制改革在基层单位对于培训员来说没有操作性。激励的其它手段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常规的培训形成惯例并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如技术比武、资质认证、工级晋升等,可以每年都进行,从而使职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竞争意识,在客观上营造积极上进的良好氛围。要吸引和留住技术人才,不光事业留人,还要有待遇留人。由于国有企业在体制的灵活性和各种待遇方面不处于优势,所以造成吸引人才和留住高精尖技术人才困难。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收入低,体制死和个人价值实现不够。为了留住人才,我们应该为不同人才创造不同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他们安排可以施展本领的岗位,增加其福利待遇,使他们在有较高收入的基础上还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感、满足感。
培训的形式要灵活,不要局限于"请进来,送出去",我们也可以搞一些互动式培训,如举办针对性强、有实际生产意义的辩论比赛,这类问题涉及面很广,他们自会努力的去学、去翻阅,这样轻轻松松的就完成了培训。其次,在职工培训中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众所周知,21世纪世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大量初、中、高级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没有这些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企业的职工培训中,我们要从企业与职工两个需求的契合点出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中,分出层次,不求步子最大,但求一手最精。另外,培训工作不单单是培训员的专利,公司每个具有职能作用的单位都可以办班,对象可以是班组成员,可以是本单位成员,也可以是面向全公司。如调度所、计量所、修试处等单位,他们完全可以不经过培训员就办班讲座。我们还可以发一些教育调查表、培训需求表来及时与职工沟通,反馈真实意见,及时安排培训,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再有,为了加强职工的自身素质,光靠企业办学还是不够的,还应鼓励职工参加一些社会办学的学习,以此来提高职工素质,达到改善个人知识技能结构的目的。
评估是对受培人员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一种对比估算,它可以评价我们的培训效果。以往我们的培训,不太注重培训效果,职工在本单位或送出去培训,参加就可以了,至于到底真正掌握了多少,学到了什么东西,关心得不够,容易使职工滋生"叫我去学,我就去学"的一种"混"的错误思想,对学习不积极、不上进,浪费企业资源。对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可以是考试、询问、查看成绩及上级反馈意见等,成绩好的予以适度奖励,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予以一定惩罚,以提高培训效率。评估也可以对教育管理及制度进行评估,可以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也可以是本单位对各工区、班组的教育评估。
3.把握发展教育培训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许多传统产业感受到了它的锐利锋芒,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互联网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的引入使得远程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它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充电"的愿望,无疑将拥有庞大的市场,互联网引发的这场教育革命是极其深刻的。不会运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在未来的竞争中一定处于劣势。教育网的作用不仅在于能给学员再多上一堂课,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利用现代技术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Internet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巨大无比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真正实现了互动而不是象以往一样接受被动的教育,可以投身网络世界中任何一个角落的论坛中去,不断地搜索并获取新知。
总之,我公司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专业性强的特大型骨干企业,其教育培训工作具有基础性、增值性、辐射性等得天独厚的条件,面向新世纪,只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通过教育培训实现人力资源增值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员工与现代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北京供电公司必将获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