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2年12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落实《安全生产法》所列举的生产经营单位四种人的安全培训,印发了两个《意见》。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按照《意见》要求开展培训工作。作为培训对象,企业对培训内容、形式、效果等有何要求,对以往的培训有何看法,采取哪种形式进行培训效果更好,最受企业欢迎?我们特邀了几位在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和 的同志,请他们站在企业的角度,结合自身体会谈谈看法。 培训一定要与本职工作相联系 邱成(本刊编辑部):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自《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又有了新的要求,目前已提上议事日程,而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资质培训是重中之重,是广义的安全培训成败的关键。企业主要负责人接受培训,既是法律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但在培训的具体实施上,又有相当大的难度,弄不好会事倍功半。各位认为应怎样操作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并带动整个培训的开展。 刘青峰(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安监局班组培训处):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拿煤矿企业来说,由于每一个煤矿所采煤层的成煤地质年代不同,使得其复杂程度各异,在开采难度上各有不同,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另外因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不同而在管理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采矿科技应用上也千差万别,培训者对此不能全然不知。因此,培训一定要有的放矢,培训机构一定要了解企业,熟悉企业,多作调研,改进教材,按需设置,尽可能地切合企业生产实际,尽快改变那种不问对象、不论所需、统一授课、无济于事的培训作法。 陈世俊(天津有机化学工业总公司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在《安全生产法》实施以前,“一把手”的安全培训是各地劳动安全监管部门的正常业务之一。《安全生产法》实施后,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一把手”的六条职责。这既是对“一把手”工作职责的法律规定,也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一把手”进行安全培训的内容框架和考核标准。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个“框架”和“标准”真正转化到培训上,使培训搞得更有成效,使受训人实际具备的工作能力与法定能力和职位相当。 崔政斌(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处):企业要发展,安全是保障。企业要壮大, 须先行。在“入世”条件下办企业,就必须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受现行人事制度的制约,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频繁更换的情况下,要建立并创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安全培训教育是其中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希望安全培训一定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要做好这项工作,企业自主培训是最佳选择。作为企业,我们对自己有如下要求,首先要树立大教育观,既要抓好安全理论、安全文化的学习和运用,又要抓好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既要抓好企业领导和特种作业人员的 ,又要抓好管理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还要引导企业全员“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知识来丰富和提高自己”。其次要树立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体现安全培训教育与提高安全素质的统一,体现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业务能力的统一。再次是树立终身教育观,企业的安全培训属于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一个直接关系生命个体生存质量的教育。终身 要求企业在做好领导干部、管理干部、特种作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教育的同时,对新提拔到高一级领导岗位上的干部进行相应层次的安全培训教育,对新提拔到高一级管理岗位、高一级技术岗位上的员工进行更高层安全培训教育;同时,也要对从业人员不断进行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同步的安全培训教育。这样,企业安全培训就始终处于与时俱进、有的放矢的状态。 培训形式应多样化 邱成:说到培训,习惯的做法就是找地方办班,或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这种单一的方式能否满足现实需要,与企业是否合适,对此,诸位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想法? 刘青峰:培训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能以此而否定培训。培训在整体上是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并获得了诸多企业负责人的认可,应该是一种值得提倡和继续保持的社会行为。煤炭工业虽然已成为一种夕阳产业,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家对煤炭行业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如今的煤炭市场比较看好,煤炭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都忙于组织生产,无暇顾及自身的脱产培训,能否考虑利用电脑网络技术进行安全培训。网络培训在许多领域已成为一种便捷的培训形式,培训成本低,传递信息速度快,而且也将是一种国际流行趋势。我建议煤矿管理局能够创建并开展网上教学,以方便其学习,同时也减少组织上的诸多不便,更有利于管理知识和先进科技的传播。 马学明(宁夏治金建设有限公司办公室): 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开会、参观、搞活动、组织竞赛、举办培训班等等,究竟那种形式效果最好呢?这没有定论,应该说各有千秋。多年来,在众多的企业里,每当有大的伤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都要召开事故现场会,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追查事故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并要求广大职工吸取教训。一时间,对职工又是培训又是考试,还实行不及格就不准上岗或暂时待岗等用工措施,给职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少单位把事故后的这些做法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平时不怎么过问安全工作的领导也个个挥戈上阵,专业部门自然是全力以赴,当人手不够时,还到其他部门拉夫,搞通力协作,其兴师动众的程度可谓浩大,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劲头。在声势形成以后,便逐渐平息,轰轰烈烈的 (考试)工作才算告一段落。这似乎是企业对待事故的一个惯用做法,或者说是通用做法,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故的一种还击,但终归是亡羊补牢,带有很大的突击性、波动性和被动性。因此,这种形式有时会事与愿违,事故接二连三,或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常使人陷入尴尬。 利用事故进行生动的安全培训固然是一种好形式,但它只是整个安全培训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还要在其他方面下功夫,特别要把功夫下在上岗资格培训和日常教育方面,要把事故后亡羊补牢的劲头用在预防性的上岗培训和日常教育上。上岗培训和日常教育要在形式上创新,特别要鼓励企业自己做,有关部门尽量避免笼而统之,力不从心。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崔政斌:安全培训要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必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培养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的多年一贯制的安全培训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培训方式。一是改进安全理论学习。坚持安全理论联系生产实践,指导生产实践,用生产实践来阐释检验安全理论,丰富发展安全理论,引导广大从业人员带着问题学习安全理论,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分析安全问题,深化对安全的认识。二是总结和借鉴安全生产中的成功经验。要结合企业实际把广大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引入到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中,做到推广工作中的经验,吸取工作中的教训,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把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变成自己的主观努力,达到自觉安全。三是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大型企业集团设置的管理层次多,专业多,部门多,分工很细,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培训,因层而异,因行而异,因地而异,甚至因人而异地进行培训教育,这对培训内容、方法、时间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企业管理者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妨依照天脊集团的办法,在外请专家教授,集中培训,既减少了外培的差旅费、补助费和培训费,又能使全体管理者都受到培训教育,这种既省费用又办实事的方法是可取的,政府应该大力倡导。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企业要尽可能地本着节俭、见效的原则来办,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发挥网络优势,现场案例优势,使这个层面的教育培训少花钱,多办事。 充许企业自选教师 邱成:参加培训,受训人员一般都比较被动,在教师的选择上更是这样。在这方面,各位是怎么看的,有没有行之有效的能避免被动的好做法? 崔政斌:各级政府要建立安全培训师资人才库,实现安全资源、安全知识的共享。企业需要什么专业,需要那种类型的专家到企业授课,可通过网络平台调用。我们天脊集团将700多名中层干部和85名专职安全员全部列入安全管理人员范畴,就曾采用这种“请进来”的办法,两次聘请国家安全专家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克清教授,两次聘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罗云教授,一次聘请华北工学院博士生导师胡双启教授。五年里每年举办一次中层干部和专职安全员培训班,时间为一周,学习结束后,企业组织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天脊集团中层干部安全管理资格证》。这种由企业自己选择的教师,便会因为企业的看重而与企业更贴近,同时增进了对企业的了解,其教学过程自然会出现互动局面。如此这般,易使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掌握安全动态,了解国内外典型事故案例,拓宽安全工作的思路。 培训不能走过场 邱成:曾经有不少企业对外出培训没兴趣,原因是培训班就像自由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要你报了到、交了款,结业时再来领证书就成,甚至留下通讯地址由办班人事后邮寄也行。这种现象你们听说过吗? 马学明:在长期的安全工作实践中,我们已摸索出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入厂的新工人、调换工种和岗位的职工,以及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一整套方法,而且行之有效,只要坚持,就能确保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近年来的培训所出现的问题却有些令人反感。有些地方,行业、协会(学会),利用其与有关部门的特殊关系和相应的资质,打听到相关的新业务要开展,它就可能巧立一个与之沾边的新名目,堂而皇之地选择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办起了培训班,实际是变相地组织旅游,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有的甚至不加掩饰以旅游胜地之名来增大吸引力,跨地域、无组织、无程序地直接给某某个人邮寄培训通知,使人有好事从天而降之感。此类通知大多自称由某某单位在某处举办一个什么档次的培训班,邀请某某领导、某某专家、某某学者去讲授,权威性强,培训终了,发结业证书,证书可载入个人技术档案,可作评职称或聘任职位的参考资料。能参加这类培训班的人,在企业多是自己说了能算数的人,而这些人又未必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上说话管用的人。那些在安全生产上既是重要角色、又亟待培训提高的人,却只有拿着通知等批示。因为领导一看办班的地点,便知其中奥妙,若自己不想去,又不便得罪部属,常出现使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即批示下来了,培训班也结束了。这些现象,细想起来,本应是件很正常、很严肃的工作,因怕人不去,结果竟搞了个面目全非。客观地讲,这样的培训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人们已经厌烦了,也不相信了,更没兴趣了。 刘青峰:培训走过场的问题还表现在时间过短上。例如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时间就较短,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很难将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今后工作中应用。另外在培训时经常是还没有学习已经知道考核的试题,往往是准备好答案只等考试,不去认真对待培训。还有的人在考试时与老师搞好关系,只为最终拿证而来。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借培训之机组织公费旅游,因此有人说“培训机构成了旅行社,培训班成了旅游团”。企业花了钱,个人花了时间,而最终并未学到有利于工作的本事,仅仅得到一个名实不符的资格证书而已。 陈世俊:培训期间,也应建立约束机制,特别是对“一把手”的培训,必须严格管理,明确学习纪律,对学习中的违纪现象决不能姑息迁就。以前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名到人不到”,“两头到中间不到”。试想,这样的“一把手”安全培训,其质量、其效果焉能令人满意。目前,天津市对“一把手”的培训工作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安全法规、安全工作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安全健康 (OSHMS)。从我公司已参加培训的26位“一把手”反馈的情况看,学习效果不错。其表现在,一是对《安全生产法》有了系统的了解,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普遍增强;二是结合现代安全管理对自己“负全责”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三是管理知识水平相应提高。其中,有两位企业党组织的“一把手”也积极主动参加了学习。学习后,一位同志讲,获得资质证书固然高兴,但深感肩上的安全生产工作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今后对安全问题再也不能有丝毫含糊。像这样不走过场的培训才是安全培训的发展方向。 培训机构应把重点放在师资培训上 邱成:面对全国众多的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现有的培训机构一定忙得不行。怎样使培训机构既忙得过来,又能使以上提到的人员受到符合要求的培训? 崔政斌:当地政府认可的有资质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机构,应当为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培养专门的培训人员,由企业的专门培训人员对该企业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政府认可的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只负责指导。这样,既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达到方便、快捷、服务的功能要求。 应发挥企业劳动保护教育室的作用 邱成:据说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及许多企业都建有专门从事安全培训的劳动保护教育机构,这些机构现在能否派上用场? 马学明:1982年11月26日,劳动人事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尽快建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通知明确指出:各省、市建立的劳动保护教育中心,是地方独立的事业单位,由劳动保护处(科)直接领导。它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干部和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宣传和对本地区企业的劳动保护教育进行指导。 这个举措,很快得到了全国的响应,到1983年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建立了70多个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各地陆续创办了各类相关的劳动保护期刊,四川、上海、天津等地还创办了安全专业报纸。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得到了分期分批的专门培训。随之全国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3000多个劳动保护教育室,干部、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受到培训的达5000多万人次。斗转星移,经过这20年的变迁,尤其是1998年以来,因国家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转换以及机构的频繁调整,从信息网和媒体的情况来看,20年前建立起来的劳动保护培训中心,现几乎全被挪作他用,队伍也散了,人员已各奔东西,这应当说是我国目前安全工作基础不稳固的原因之一。如今,是让这些场所完璧归赵,还是另起锅灶,重新建立培训体系,这就需要认真思考,慎重定夺,我们不能再去浪费有限的资源,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当弃之不用。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也应具有灵活性 邱成:实行上岗资格准入控制的人员中,特种作业人员是人数最多的群体,其培训量特别大,单靠培训机构恐怕有一定困难。对此,诸位所在企业是怎么做的? 崔政斌:我们天脊集团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一般由企业组织,聘请当地政府(地市一级)认可的具有资质的培训单位的教师来讲课。培训分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培训使用国家局制定的培训大纲和推荐使用的教材。运作程序是:由企业向当地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的单位提出申请,考核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教师到企业进行安全技术规程和实际技能培训考核,一般在10日内完成,经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不合格的,允许补考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