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100多天无工亡——这对于一般的小企业来说也许并不难,但对于大中型钢铁生产联合企业来说,却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实现了,这也是迄今为止杭钢历史上最长的安全生产周期。前不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领导在考察了杭钢的安全生产情况后,对他们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称赞其来之不易。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是全国74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现有在册职工2.1万多人,资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近年来,杭钢按照“钢铁主业精、产业结构优、经营机制活、企业形象美、经济效益好”的理念,积极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一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8家,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3.13亿元,利润4.8亿元。杭钢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连年上台阶,经济效益稳步攀升,这与他们多管齐下狠抓安全,并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秩序作保证是分不开的。
现代化的装备——奠定安全基础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实现安全生产,除了加强“软件”建设,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更需要依靠现代化的装备,尤其对于像钢铁产业这样重工业生产工艺和特点来说,减少人机直接接触的机会,更有助于安全生产。
“九五”以来,杭钢投入18亿元巨资,先后建成小型连轧、80吨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高速线材三条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这三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使杭钢的主体装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不仅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种结构得到优化,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下降,人身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在这些世界一流的生产线上,掌握现代科技的新一代钢铁工人们,端坐窗明几净、视野开阔的控制室内,面对计算机屏幕,轻点鼠标,钢花飞舞,红钢穿梭,生产井然有序。在杭钢这些新的生产线上,人机接触机会大大减少,发生人身伤害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对老装备,杭钢则是通过大修改造等手段,不断提高其自动化水平,从而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炼铁厂是杭钢的一个老厂,原有的装备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生产过程基本上都是开放式的,但通过近年来不断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一号高炉以前出铁时,都由炉前工用铁锤、钢钎靠双手打开铁口,体力消耗不大不说,还极易出事故,现在由自动开铁口机取代了原来的铁锤、钢钎,开铁口既快又安全;从上料到出铁整个生产流程都通过工业电视实时反映在值班室内,不用人员现场巡视就可靠握整个生产情况,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而正在大修改造的三号高炉,对铁水沟、渣沟都采取了封闭措施,这样炉前工的安全进一步得到了保证。中型轧钢厂也是杭钢的一个老厂,他们前几年在现有厂房内进行了嫁接小连轧生产线改造,致使厂房内环境比较拥挤,为此该厂在生产线周围架起了操作平台,把备件转入“地下”定置存放,既整治了生产作业环境,又增加了操作的回旋活动范围,极大改善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条件。此外,像转炉炼钢厂、热轧带钢厂等单位也都结合技术改造,从安全角度对厂房内安全通道进行贯通,通过平整通道,明晰色标,规范定置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职工人身安全。
良好的环境——提供安全保证
在提高装备水平,减少人机接触机会的同时,杭钢还着力进行环境建设,让职工工作在舒适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这几年下大力气整治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如今的杭钢,即使在炎炎盛夏,你也很难找到以前人们印象中钢铁工人那种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战高温的场景。这几年,杭钢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机直接接触越来越少,生产一线配备的空调越来越多。5年前,炼铁厂的空调不足40多台,而到了今年,空调数已达到了150台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的工作条件。在一号高炉工作了36个年头的炉长郑水泉回忆起以前夏天战高温的情景,深有感触地说,为了降温,那时候炉前就是两台排风扇,休息室里虽有吊扇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干完了活,干脆都挤在排风扇前,就是不愿进休息室,提风扇吹出的风也是热的,时间一长就头昏脑胀。现在由于操作室、休息室都装了空调,大家的干劲自然和以前大不一样。由于空调的普及,现在,杭钢职工最关心的已是如何在高温季节预防空调病的问题了。2000年,杭钢还只为仪表房、主控室和操作室等一些设备对温度要求严格的地方配空调,说白了就是主要是为设备装空调,到了2001年,空调开始配备到一些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休息室和食堂等公共地方,而现在杭钢空调的配置主要是考虑到人的因素。近3年来,杭钢每年新增加的空调数都是上一年的2倍。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杭钢拥有的空调已达到1100台左右。过去中署是常事,现在在杭钢中暑都要控工伤考核了。
系统的管理——构筑安全平台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光靠安全管理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领导、职工重视,方方面面配合,通过系统科学的管理,共同织就安全之网。有人形象地说过:安全生产不能全绷在一根弦上。再好的弦,绷得太紧了,也会断。安全生产应该建立在一个平台上,一个有无数支点的四平八稳的平台上。这些年来,杭钢为建立安全生产的各个支点,创造安全生产的可靠平台,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
落实责任从严考核,是杭钢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经验。每年,杭钢各二级单位领导都要与集团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交纳风险抵押金,2001年二级单位领导班子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共计11万元。全年集团公司共交纳风险抵押金130余万元。通过安全责任书一级一级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厂、厂保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局面。出了安全事故,抵押金没收不说,还要再扣奖金。去年杭钢有个二级单位出了一起工伤事故,该厂厂长因此影响收入五六千元,而他一年的收入也就三四万元。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杭钢的生产节奏越来越快,技术改造也越来越频繁。但无论生产多忙,技术改造的工期多么紧,杭钢人“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不动摇。每当生产、技改等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一切以安全为重。公司各部门、二级厂各单位都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重点做好检修改造项目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等各项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0吨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在热负荷试车时,起吊液态钢水的170吨行车突然发生主轴弯曲,在场的杭钢集团公司董事长童云芳、总经理袁时观二话没说,和其他几位领导迅速登上几十米高的行车进行检查。当时,工程投产和剪彩的日期已定,怎么办?本着要对职工生命安全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原则,决策层立即决定停止热负荷试车。在杭钢主厂道拓宽改造过程中,施工初期,为赶工期,在旧电杆的拆除过程中,一位职工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上杆作业,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虽然伤势不严重,但该单位领导非常重视,认为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反映了一种不良倾向和急躁心理,立即以此为教材,对施工人员进行
,收到了良好效果,确保了以后的施工安全。
和谐的关系——创造安全条件
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职工的思想情绪,确保改革过程中职工思想的稳定,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改革是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安全管理工作本身也面临着改革和向现代安全管理的转变。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将导致事故多发。不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必将严重影响改革和发展的正常进行。近年来,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在劳动用工、人事工资制度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实施了岗位撤并、大工种作业;圆钢、铸造生产线结构性调整;同时,又面临大量的新建、改造项目,这些都给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难度和压力。为确保职工思想的稳定,为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除了安全管理部门之外,杭钢集团公司的各级党、政、工、团组织,都从各自的工作重点出发,做好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刘和平 陈绍勋)
《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