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现
在生产过程中,职工明知道设备有缺陷,也明白违章操作是不安全行为,但总想试一试,心怀侥幸,不愿按安全规程去做,结果放过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检查中,经常会发现工人在工作场所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戴手套操作车床等违章现象,侥幸没出事就丧失了警惕和防范意识,最终由于忽视安全规程和违章操作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控制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分为能力、性格和气质三个方面,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人善于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很快,有的人则不是这样,这就是能力的不同;有的人干工作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有的人干活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这就是性格的不同;有的人沉着、稳重、老练,有的人则轻浮、急躁、冒失,这就是气质的不同。可见,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心理特征控制的。
二、主要原因
在国家、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命是自己的,自己会注意,不至于出什么事。违章指挥、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接连发生,为什么不安全行为难以控制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骄傲自大、好大喜功。自己能力不强,但信心过强,总以为自己工龄长,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2.情绪波动,心神恍惚。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会产生烦躁、神志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者高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思想状态,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技术不精,遇险惊慌。操作技术不精,生产工艺不熟,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错失安全自救良机。
4.思想麻痹,自以为是。青年工人和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旁风”,把安监人员的监督认为是“找麻烦”,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5.不思进取,盲目从众。有的工人不愿学习操作规程,而是凭想象、凭经验,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改之甚难。如劳保眼镜装在口袋里,戴手套操作旋转机床。
6.心存侥幸,明知故犯。有的违章人员不是不懂操作规程,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这实际上是把事故的偶然性绝对化了。在实际作业现场,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操作的人时有所见,例如槽、罐内检修应先进行安全确认不去确认需特种操作人员操作的设备,自己违章代劳。
7.懒惰作怪,敷衍了事。作业时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则将就,图省事,怕麻烦。有的操作工人为节省时间,手握零件在机床上打孔,而不用虎钳或其他工具固定;有的宁愿冒险,明知设备运转不正常,也不愿停车检查,而是让它继续带病工作。
8.心不在焉,满不在乎。一是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什么规章制度,都是领导用来卡人的,对安全规程缺乏正确认识;二是安全工作谈起来重要,比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三是认为违章是不可避免的,胡搅蛮缠、恣意推脱。
9.好奇乱动,无意酿祸。有的刚进厂的新工人,看到什么都新鲜,乱动乱摸,致使一些设备处于不正常、不安全状态;也有的老工人串岗到其他岗位,无意乱动,其结果都是危及本人,甚至殃及他人。
10.工作枯燥,厌倦心烦。企业一线工人的工作往往是重复操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厌倦心理。如某电工进行变压器避雷实验,当天已完成7台,在进行第8台测试时,心理疲劳,感觉乏味,一时走神,违章触电。
三、心理调节
不安全行为极易诱发事故,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想办法引导职工调节心理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应因人而异,根据具体对象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
1.注意每个职工个人的心理特征的培养。根据事故统计分析,活泼型和冷静型人员的事故发生率较低,急躁型和轻浮型人员的事故发生率较高,所以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通过教育、作风培养、文化娱乐活动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2.加强职工心理素质锻炼。在组织学习、技术培训及实际工作中,注意人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提高。
3.重视危险、单调、重复作业人员心理疲劳的缓解工作。从管理上采取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增加工作中的提醒次数等措施。在技术上设法改进工艺,增加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
4.做好情绪和控制和调节工作。情绪对安全的影响极大,发挥情绪对安全的积极作用,避免其不利影响,引导职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高兴的事情,要平心静气,不能忘乎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拿得起,放得下,及时解脱。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保证安全生产。
5.操作人员的性格调节。人的性格与安全生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技术多么好的操作人员,如果性格不好,马马虎虎,也会发生事故,因此加强职工自我修养,随着立场和观点的变化,性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引导职工增强和巩固好的性格,改造和丢弃不良性格,使自己不断进步,做一个有崇高理想、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的操作人员。
四、控制方法
减少和控制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物质激励法。物质激励通常具有很大的驱动力,物质奖励的方法比较具体,最终都跟金钱有关系。具体方式有安全奖金法、安全结构工资法、安全抵押金法等。
2.精神激励法。它通过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例如采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树立形象、荣誉、兴趣、参与、榜样等多种方式,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
3.纪律控制。利用纪律的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要求职工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
4.管理控制。利用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使不安全行为受管制而“就范”。如政策法规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控制、团体的压力等,这些控制作用对人的行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
5.文化力的控制。人受到文化力的作用,就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安全工作要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要根据生产、环境、气候等影响人情绪变化的诸多因素,经常性地做好人的安全工作,杜绝事故发生,切实为企业的高效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