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综合>>正文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

作者:巩亚明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1月15日

       生产安全管理可以归纳为生产过程中对人、设备、环境风险因素的评估、控制和消除的综合管理。生产企业在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应用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可以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 促进安全生产良性循环。
       1 风险控制的方法
        每个企业的安全生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如何实现风险的控制和消除呢?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1 消除法
        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的首选方法, 也是最彻底的方法。生产现场有相当多的危险源, 如孔、洞、井、地沟盖板和栏杆缺口、导线绝缘破损、压力容器泄漏、旋转机械的异常运行, 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超标等, 这些都是可以消除的, 对于此类危险源, 一经发现应当立即消除。
        1.2 代替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用低风险、低故障率的设备代替高风险设备。例如, 在检修过程中, 用新型清洗剂代替汽油清洗轴承等零部件, 可以有效防止现场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的各类火灾事故。
        1.3 隔离法
        对危险源进行隔离, 是安全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针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源, 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隔离和控制, 以确保危险源在指定区域或范围内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以下都是一些有效的做法: 电力设备在进行检修作业时, 将检修设备按工作票制度要求从正常运行的生产系统中隔离出来; 拉开刀闸, 利用明显的断开点把检修设备和运行设备相隔离; 关闭阀门并在法兰处加上盲板, 把检修的系统和运行中的系统相隔离; 在带电设备与检修现场之间, 设置安全网或安全围栏, 将作业环境和运行设备相隔离; 把乙炔、氢气、氧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距生产地点50 m 以外的危险品仓库, 使危险品与生产现场相隔离等。
        1.4 工程方法
        通过改进设计、改造系统等工程方法来降低风险程度。在生产实践中, 通常会发现一些系统、设备、装置等在设计或安装时已经存在不安全或不合理的因素, 可能诱发或导致工作人员发生事故, 或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等。例如, 如果老旧机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落后, 自动化程度低, 大部分采用手动方式, 机组整体安全性能差, 那么运行人员监视和调控的工作强度就比较大, 风险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和分散控制系统(DCS)改造, 这样的工程改造对提高机组整体安全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 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 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5 个人防护
        通过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坠器、绝缘工具、耳塞等各类劳动保护用品, 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人身健康的保护。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 有针对性地选择个体防护装备, 是减少和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防止工作人员健康受到损害所采取的必要手段, 也是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最后手段。针对特定工作环境所存在的可能风险, 生产企业要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 进入生产现场要配戴安全帽, 在2.5 m 高度以上作业要配戴安全带, 带电作业要配备屏蔽服, 装拆接地线要配备绝缘棒和绝缘手套, 噪声达到85分贝以上的劳动场所要配戴耳塞, 粉尘超标的场所要配戴口罩等。
        1.6 行政方法利用行政监督、专业培训、人力调配、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 来推动和加强安全管理, 降低或避免风险。行政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针对“ 人”这一重要生产要素进行的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并通过培训、监督和考核等手段来约束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并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是解决人的不安全因素的根本方法。
     2 风险控制的原则
     2.1 合理原则
        即要有科学和理论根据, 尊重科学原理、规章制度、行业规程等。以备用设备为例, 为每一个单元设备、元件都配备备用品是风险最低、最安全的做法, 但是由于一些设备的故障率极低, 这样的做法可能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 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往往只为故障率较高或一旦发生故障危害极大的设备配备备用品。
        2.2 切实原则
        即与现场环境、条件相一致, 从实际出发, 始终使风险控制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例如, 电力生产企业为国民经济生产、人民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 而触电是造成电力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在不可能为了减少触电伤亡事故而限制电力生产的情况下, 电力生产企业为了减少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管理方面制订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如工作前先停电、验电, 建设接地线, 装设围栏, 悬挂标示牌, 执行工作票制度等。
        2.3 可行原则
        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能够为多数企业和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对于高危作业的风险控制, 防范措施除了切实合理, 还必须可行。例如,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脚手架是合理的, 但在杆塔上工作时,搭设脚手架却是不可行的; 又如在高处作业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 使用防坠器, 转移位置时不能失去后背带的保护等, 这都是防止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3 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目的是控制和消除危险源, 是落实“ 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措施。因此,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消除, 将大大改善劳动作业环境, 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