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综合>>正文

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推进安全科技创新

作者:吴宗之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3月28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增强了安全生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的针对性及适用性,在重点行业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吴宗之认为,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仍旧存在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较低、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安全生产科技开放度不高等问题,应积极利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等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安全科技创新。
        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宗之带领其项目团队在全国大力推广“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方法”技术成果。
        据悉,“化工园区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方法”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对化工园区区域风险评价与安全规划技术的应用,可解决化工园区从选址、外部安全距离、项目布局到功能区划分、危化品运输风险、区域安全容量合理性、应急能力等方面面临的安全问题。
        吴宗之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落实“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增强了安全生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的针对性及适用性,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在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成果推广应用,企业示范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现实需求为引导
        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安全生产是一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事业,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是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驱动力量。”吴宗之这样理解“科技强安”,“安全科技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工艺、设备上,还与人的安全知识、安全素质,管理方法和环境安全等一切与生产安全相关的因素紧密联系。”
        在吴宗之看来,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通过科技手段为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有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实现安全生产由主要依靠人盯死守、行政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向法规标准引领、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安全科技创新驱动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本质安全。
        据吴宗之介绍,安全生产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基础研发计划项目、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都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面向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等行业和领域,围绕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科技需求凝练而成的。特别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如“化学品储运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和“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是针对近年来石化企业、化工园区和油气管道泄漏爆炸等事故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提出的,“煤矿突水等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是针对2010年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提出的,“烟花爆竹事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是以2008年广东三水“2·14”烟花爆竹仓库爆炸事故和“3·26”新疆吐鲁番烟花爆竹重大事故为研究基础提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控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是针对几起化工厂爆炸事故暴露出的关键技术需求提出的,等等。
        “中国安科院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必须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针对当前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面临的突出问题,以现实需求为引导,推进国家科技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吴宗之表示。
        以“四个一批”为抓手
        成果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到“科技强安”战略,吴宗之表示,“四个一批”项目是重要抓手。
        2012年7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中国安科院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技术支撑,并提出要抓好“四个一批”项目建设。2012年9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目前已经组织实施了两轮“四个一批”项目共计186项,提升了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据统计,截至目前,“四个一批”项目已取得研究成果104项,申报专利406项,其中已被批准和授权161项,已有82项推广项目在4776家企业(矿井)中推广应用。
        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HAN阻隔防爆技术、城市地下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系统……几年前,企业对这些新技术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或有条件地试用。如今,一大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装备被企业接受和使用,为企业安全生产筑起了用科技手段防范事故的屏障。
        首批实施的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在煤矿瓦斯、水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例如,在瓦斯气体传感技术方面,红外甲烷传感器解决了一般传感器寿命短、量程小、稳定性差、响应时间长等难题,响应时间由30秒减少到12秒,工作稳定期由3个月延长到12个月,性能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矿安全综合监控预警系统,集瓦斯、水、火、顶板等灾害因素监控、预警于一体,解决了各灾害因素分散监控、互不兼容等问题,采用有线与无线有机结合的监控手段,增强了煤矿安全综合监控预警的可靠性;“六大系统”在煤矿和非煤矿山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大型尾矿库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已在931座尾矿库得到应用。
        吴宗之认为:“‘四个一批’项目围绕安全生产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涉及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推广、示范应用等,为当前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指明了方向。有的技术与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这些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事故防范能力。”
        以国际展会为平台
        加强沟通合作促进交流
        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作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吴宗之认为,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还存在成果总量不足、政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较低,防范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科技项目离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安全科技开放度不高等问题。
        “多年来,我们持续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科技发展方向和支撑体系建设,发现其中既有结合各国实际的特点,也有一些共性特征。国外工业化国家的安全科技由政府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多元参与,共同推进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与科技创新。”吴宗之表示,从事科技工作,必须与外界交流、沟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吴宗之告诉记者,即将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不久前,国际知名的南非NOSA公司向中国安科院发来拜会函件,希望在论坛和展览会期间访问中国安科院,商谈双方业务合作项目。
        “论坛和展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都围绕安全生产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讨论,主题鲜明。”吴宗之表示,“论坛和展览会不仅是一个充分传播以人为本、科技强安理念的渠道,是促进国际先进安全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还是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多方的互动平台。”
        前六届的论坛和展览会给吴宗之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个高端平台,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活动丰富多彩、互动性强。在每届论坛和展览会上,许多安全科技工作者都会跟国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建立联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还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科技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