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综合>>正文

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作者:郭起晋  来源:中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评论: 更新日期:2024年03月11日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实际工作中,受经济效益驱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发展红线弹性大,安全生产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大多数企业单位把安全工作全部委派给安全部门,没有让生产、经营、业务等部门真正担负起“三管三必须”的职责。

这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但凡一项工作能与安全扯上关系,大家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件事就是安全部门的事,而且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深入骨髓,安全人连半点辩驳的机会都没有。更奇怪的是,就连安全人自己觉得某项工作与安全相关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想方设法揽过来,生怕直线部门把安全专业的活给干砸了。安全责任心强,本身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但是违背“安全责任心守恒定律”,对组织安全文化塑造和三管三必须的落实反而制造障碍。

什么是“安全责任心守恒定律”呢?——安全部门的安全责任心越强,直线部门的安全责任心就会越差。直线部门是风险预防的源头、安全责任的主体,一旦主体的安全责任心不足,企业的安全管理将如蜻蜓点水,效果也仅限于隔靴捎痒。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按照行政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只负责提出建议,告知工厂改进方向,愿不愿意干,谁来组织干,安全管理部门就不管了。

但是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说说而已,做到却很难——面对较低的安全管理水平,许多工作可以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确需手把手地,不断探索不断试错地组织各方面力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界限不清:职能部门和专家检查安全工作时只检查安全部门,没有给业务部门有效传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

政府职能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时,习惯性的只检查安全部门和现场人员,忽视了对生产、设备、业务、市场、人力、财务等条线的详细检查与问询,导致全员责任制的落地悬空,直线部门也因此完美错过一次安全履责和安全改善的良好时机。当安全管理部门需要解决检查发现的问题时,发现沟通成本骤升,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认为都是安全部门的事。这种检查方式不仅打乱了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秩序,反而极其影响安全管理团队的士气和整个组织的安全氛围。

三是本末倒置:事故后问责最严厉的是安全部门,让有意进入安全领域的优秀人才望而却步。

这项问题同时也是导致职责错乱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安全领域有一个挺奇特的现象:事故发生前,安监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很多建议、措施,往往被政府和企业忽视,不采纳、不执行。事故发生后,却容易将最重视安全的安监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处分、辞退甚至追刑。然后再任命或招聘一批安全新手,如此反复。可安全管理形势丝毫不见好转,安全管理水平仍在原地踏步。要知道,经历过事故的这些安全人,他们是推动社会安全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才是最重视安全的人。

四是投入不足:安全专业部门成为企业养老部门,专业管理资源严重欠缺。

安全投入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还有专业管理人员的投入、安全管理时间的投入、良好的安全政策投入等等。许多企业领导者缺乏对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复杂性、专业性的分析和思考,认为安全只要有人干就行,发发文件开开会,于是将其他岗位内退下来的老同志甚至是绩效表现不佳的同志安置到安全部门。殊不知,一项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能否去繁从简优化内部安全流程、能否抓住风险主线和关键事半功倍、能否塑造组织安全文化氛围,与当事人的专业程度有着莫大的干系,安全部门是风险的核心管控部门,最应该配齐配强专业人才,结果企业却反其道行之,怎能不构成严重问题呢?

五是违反原则:安全一票否决的权威经常被否决,安全第一仍停留在口号与标语上。

一个组织是否重视某种理念,只要注意观察他们安排的领导班子即可。你所在的企业安全总监是不是排在班子最末?安全机构是否具有安全一票否决权?按规定行使安全一票否决权时是否会有反对意见?安全机构提出符合性意见时是否会被采纳?......一个企业是不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不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管理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企业总经理的第一安全责任应该是维护安全管理机构的权威。有了第一部门的权威,整个企业才能形成重视安全管理的氛围。

六是历史欠账:本质安全水平不高遗留问题突出,安全专业管理往往滞后于业务发展。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99.9%的企业在创立初期是没有设立安全管理部门的,很少有企业创始人会想到我连业务都没有开展,怎么要设置安全机构呢?这恰恰是没有深刻理解“预防为主”的本质,滴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大部分初创企业在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都是委外管理,缺少安全专业把关,特别是一些收并购项目,天生不足,在规划、设计、本质安全水平等方面标准低下。当企业投入运营时再配备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发现很多遗留问题已既成事实,根本无法彻底整改。这也是很多企业安全历史欠账多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安全意识要挺在前面。从实际情况看,社会公众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欠缺,领导干部、安全专业人员、一线员工等重点人群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与现实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实现依法治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