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特种设备>>正文

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研究

作者:王启文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26日

  目前,我国气瓶定期检验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较多,而且解决问题难度较大。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尝试性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措施。

1 气瓶定期检验存在问题

1.1 在对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以下简称定检)时,气瓶定检机构不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法规和相关标准。

1.1.1 对未取得制造资质单位制造或改装的气瓶,进行定检且评定为合格。

1.1.2 对未送检气瓶,出具定检报告。

1.2  气瓶定检机构未履行判废、销毁职责。

1.2.1 对已被确定报废的气瓶,未作销毁破坏,原封不动地退还用户,使报废气瓶继续在市场上流通。

1.2.2 对应该判定报废的气瓶,不予报废,仍被判定为合格。

1.3  气瓶定检机构检验人员,对气瓶定检质量把关不严。

1.3.1 各类气瓶检验均存在检验项目不齐全,检验方法不符合,检验程序混乱等问题。

1.3.2 定检后的气瓶,不作漆色标志,不涂检验色标或色标颜色、形状错误。

1.3.3 气瓶检验报告内容不全面,手续不完备,职责不明确。

2 气瓶定期检验问题分析

    对气瓶定检存在问题,从表面上分析,仅是气瓶定检机构及检验人员不作为的现象。但从更深层次进行探究分析,可以发现有诸多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气瓶定检机构缺乏长久运行的激励机制,尤其是气瓶充装单位内设检验机构,大多数存在可有可无的“摆设”现象。根据定检机构的自身定检工作能力,本来既可胜任本单位气瓶定检,又可为外单位提供定检服务。但现实的定检机构,大多数入不敷出,缺乏检验收费的市场化条件,检验直接经济效益无法体现,无法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定检机构往往只作为应付上级质检部门监督检查所用,根本起不到定检的实际作用。

2.2 气瓶定检机构及检验人员不作为行为,既与缺乏激励机制有关,又与从无实施定检实绩考核、追究其检验责任有关。当然,从法理上认识,无利益可言的气瓶定检机构,理所当然不必承担其对应的责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