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管理>> 管理杂谈>> 交通运输>>正文

安全意识比安全技术更重要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2月03日

  安全的车辆如果开在“不安全”的人手中也同样并不安全。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汽车安全意识并没有随着保有量的增大而增强。近日,发生在甘肃庆阳的重大交通事故举国震惊。当地一家幼儿园的校车与一辆运煤货车迎面相撞,导致20人死亡,另有12人重伤,32人轻伤。令人更惊讶的是,核载仅9人的这辆校车,当时车内实际竟坐了64人。且不论这辆微型车充当校车负责幼儿接送任务,自身安全系数能否达标,仅从超过7倍的超载情况看,事故的发生多少存在一些必然的因素。

  其实,近年来校车因超载、超速、驾驶不当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并不少见,但血的教训并没有使相关部门痛定思痛为校车制定统一标准。在美国、加拿大,学校提供的免费校车服务,其中大部分费用是由政府来承担,而校车是除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之外少数享有额外特权的车辆之一。校车座位上不仅装配有防撞安全装置与安全带,车内还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全时监控车辆的行驶情况。校车每到一个站点,车顶上红黄灯闪烁,红色STOP亮起,双向车道都停下来等上下车结束后才能行驶。而校车司机的选拔也相对严格,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才能拥有开校车的资格。由于车辆自身结构坚固,加之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细心的司机以及负责任的运营公司,校车的安全系数相当高。这与中国校车安全的淡漠形成天壤之别。

  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而言,并非仅体现在产品技术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公众安全意识的强化。正是由于政府、学校包括许多家长在内,安全意识仍然淡漠,才导致安全系数并不高的微型车能够顺利成为校车,才导致常年超载的校车无人过问。

  中国一直是全球交通事故率最高的国家,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也容易理解为何欧美国家如此严厉抵制自主品牌。目前,自主品牌进入欧美市场的两大门槛是环保排放标准和安全碰撞星级。尽管近年来安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驾乘安全保障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自主品牌的安全性也得到较快的提升,但这些并不代表中国公众安全意识的整体增强。如果换位思考的话,交通事故频发,公众安全意识淡漠,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在研发中加入更多汽车安全的考虑,保障汽车的安全性?所以,汽车安全的提升并非孤立的汽车安全技术,而是全面安全意识的培养。因为安全的车辆如果开在“不安全”的人手中也同样并不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