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安全第一”的方针是我国民航工作的长期指导方针。民航的“安全”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是民航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民航总局原局长陈光毅同志曾说过:“安全问题怎么讲,怎么谈都不过分。”
虽然几十年来民航一直没有忽视安全的重要性,但至今为止民航理论界没有对“安全”在民航生产经营中的属性和实质,从哲学的高度上作出最基本的判断。把安全形象的说成“第一”、“重中之重”、“生命线”,在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民航的理论工作者不能也不应该回避民航生产经营实际工作中对“安全”究竟是什么的提问。
我们认为,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是检验民航一切工作的客观标准和根本尺度。这个判断是民航安全理论,民航生产力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石。对民航生产实践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认识都将以此为基础。
被一个行业,被一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喊了几十年,重视了几十年,并被奉为“第一”的安全不是生产力而且不是第一生产力又能是什么?有人说“安全”仅仅是民航的工作目标,是各种生产力要素结合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我们认为在民航工作中安全即是目标,又是手段,是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即使是那些重视社会效益、重视环境保护、抱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企业,其最终目的也只能是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在民航企业,安全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生产力手段。
本论
“安全”能不能成为民航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呢?我们认为主要看,第一,民航安全在本质上具不具有生产力的特征;第二,民航安全与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第三、民航安全与生产力三要素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第四,民航安全如果是生产力,那么安全是不是具有最全面、最深刻的影响力即第一生产力;第五,民航安全能否有助于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如果我们对以上五个问题,都能做出肯定性的论证,那么“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就能成立。
一、“安全”是什么?“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安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不具有危害、威胁,或危害、威胁性很小。不安全则相反。
安全之所以能成为民航第一生产力,完全是由安全本身的客观性、普遍性以及安全在民航矛盾体系中的地位等特点所决定的。
安全的客观性。安全的客观性是指安全或不安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安全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安全工作具有客观规律性,人马不能主观臆想制造或消除安全,但我们可以认识、了解、利用安全的客观规律,并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来保证安全。民航生产工作中任何安全或不安全因素的出现,都是客观的并有其必然性,是人们按照或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安全的普遍性。“安全”于人类生存是一个具有最大普遍性、概括性含义的概念范畴。从逻辑上说“安全”是一个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综合指标系统。安全的普遍性于民航也不例外。民航安全普遍性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民航生产活动中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体现安全于其中的要求,二是民航生产活动中任何事物、现象、过程的组成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整个安全指标系统。
安全在民航矛盾体系中的地位。在民航工作的众多矛盾中,安全是主要矛盾。在整个民航矛盾体系中,它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正是安全的支配和决定作用,要求民航工作必须抓住它,否则找不到重点、把握不住中心,众多矛盾也就无法顺利和有效的解决。
安全与科学技术和管理一样都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是生产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具体说是一种平衡能力、保持能力、消除不利因素的能力,归根到底是一种生产能力。特别是在民航工作中,这种能力处在一个非常突出而重要的位置。安全当然是一种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完成必须把安全贯穿于民航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当中。这时安全被当做是一种活动,一种实践的努力和一种实践的过程。
把安全视为不进取、胆小、保守、死板是错误的。因为不进取、胆小、保守、死板不见得就能得到安全,进取、胆大、开拓、灵活不见得就不安全,安全与这些概念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思维的惯性和长期的误解对人的的确确是有影响的。
有很多人认为安全仅仅是结果,是其它生产力综合出来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观念带有片面性。因为其它生产力只能为实现安全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但这些生产力本身不会自动产生出安全的结果。安全是人的生存本能,人在安全本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并且进一步产生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制度来保证安全。人的任何一种行为或行为结果,如果没有安全本能、安全意识、安全能力的参与,是不可能出现安全的结果的。当人把安全本能,特别是把安全意识、安全能力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它就变成了生产力。
二、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其阐述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所谓生产力,也就是人们征服自然,以获得物资生活资料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物资生产力中的一个独立要素,但它同物质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知识形态凝结于物质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这些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它不断的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并通过它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成为推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灵魂。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很难构成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力。
曾经有人粗暴地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原因在于它不是生产力三要素,而且具有社会意识特征。其实,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只构成生产力的实体部分,它们并没有把生产力的复杂系统包括无遗。必须指出的是,除上述要素之外,马克思还认为: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社会结合及其管理等也是生产力构成要素。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意识中直接反映生产力水平的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直接由经济基础这一生产关系总和决定,所以不属于上层建筑。当然,由于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结晶,把它作为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忽视它存在着一个物化的过程,一个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的过程。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已经被越来越多事实证明,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
对于民航来说,一切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首先和最根本的是为了安全。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无论科学还是技术,如:通讯、气象、助航、供水供电、售票、场道、油料、自动导航系统、电脑网络的使用、各类管理等等。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安全”是民航第一生产力之间是统一的,前者包容后者。民航安全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来保证,但是科学技术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就可能变成巨大的破坏力,就不是生产力。因此后者是一个更具体、更明确的第一生产力概念。因为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在这里不仅包涵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全部内涵,更反映出民航工作的特点、工作性质,反映出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一个更具有综合性的概念。
三、用生产力理论,生产力三要素结构分析的原理去论证安全是民航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①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②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③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劳动资料是置于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用以传导人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在民航,劳动资料是指把人或物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的所有必须的物质资料。它是一个过程中物的综合体。包括诸如售票的电脑,地面运载人或物的车辆、电梯,安全检查的设备,油车、梯车,空中运载人或物的飞机等等。民航劳动资料具有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环节多等特点。劳动资料的安全是劳动力和劳动对象安全的物资保障系统。民航劳动资料对安全的要求及对安全措施在设施设备中的实际设置是很多行业所不能达到的。
劳动对象一般是指人们运用劳动手段所能加工一切物质资料。从可能性上说,自然界就是人类劳动对象;从现实性上说,劳动对象只是引进生产过程的那一部分自然物,它的范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对民航来说,劳动对象除了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的物外,更重要的是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的人。把人作为劳动对象是民航和一些服务性行业特殊性的表现。但把整个人在一定时间里当做劳动对象,由甲地通过空中转移到乙地却是民航所独有的。安全在这里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当这种空中转移,不是个体而是群体时,民航劳动对象对安全的要求就十分明显而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