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地下水降深不足或降低 太慢 | ⑴详细复查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到地下情况复杂性,保证降水方案合理; ⑵施工严格按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规定执行,避免出现死井; ⑶管道安装前必须要清洗; ⑷灌填砂填料后,及时按规定试抽,洗井; ⑸井点孔口到地面一定深度应用粘土填塞封孔,防止漏气和地面水下渗。 |
2 控制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 | ⑴抽出地下水含砂量应符合规定,如水质浑浊,应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防止泥砂流失; ⑵适当放缓降水坡度,减少不均匀沉降; ⑶井点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加载; ⑷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减少降水时间; ⑸对沉降要求较高区域采用隔水墙或回灌技术。 |
3 防止围护结构发生过大变形 | ⑴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的原则; ⑵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及时进行排水措施,垫层, 支撑施 工控制无撑暴露时间48小时以内; ⑶发现围护结构有质量问题及时并派充足施工力量进行修补,以免影响支撑施工,增加暴露时间; ⑷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土体超载符合设计要求。 |
4 控制挖土对周围环境影响 | ⑴加强各施工环节管理,尽量减少围护结构变形; ⑵挖土阶段对周围有保护要求的对象进行严密监测; ⑶有处理事故应急能力(措施,人力,材料,机械设备)。 |
1.施工方案 | ⑴人员、机械配备情况; ⑵挖土方案; ⑶降排水方案; ⑷监测及事故应急方案。 |
2.复测 | ⑴红线、轴线、标高; ⑵控制坐标转移保护 |
3.降水系统 | ⑴降水材料尤其是人造砂质量情况; ⑵井管、滤管、滤网完整情况。 |
4.降水深度 | 开挖前满足设计要求。 |
1.开挖 | ⑴开挖标高距设计标高20cm时,人工开挖; ⑵接近红线,灰线时,严密注视避免误差。 |
2.降水系统洗井,试抽 | 正常操作,抽出清水 |
3.意外事故处理 | 处理措施的可靠性 |
1.开挖面标高及边坡坡度 | 符合设计及规范 |
2.降水系统 | 运转正常 |
3.堆土高度 | 符合设计及规范 |
4.围护结构荷载 | ⑴周围堆载不超过设计要求; ⑵施工机械不碰撞支撑,设计未允许,施工机械不上支撑 |
1.深井井点 | ⑴成孔质量 ⑵充填砂滤料量及高度 |
2.分层开挖标高及基底标高 | 符合设计及审批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
3.基底土质 | 会同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 |
项 | 序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 检验方法 | |||||
柱基基坑基槽 | 挖方场地平整 | 管沟 | 地(路)面基层 | ||||||
人工 | 机械 | ||||||||
主控项目 | 1 | 标高 | -50 | +30 | +50 | -50 | -50 | 水准仪 | |
2 |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 +200 -50 | +300 -100 | +500 -150 | +100 | — | 经纬仪,用钢尺量 | ||
3 | 边坡 | 设计要求 |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 ||||||
一般项目 | 1 | 表面平整度 | 20 | 20 | 50 | 20 | 20 |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 |
2 | 基底土性 | 设计要求 | 观察或土样分析 | ||||||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