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有效识别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便于对其进行控制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本部各部门、子公司及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所有环节。
3.职责
3.1安技处直接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落实,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程序或指导书,成立风险分级评价组织机构,指导部门进行风险风险分级管控,确定风险等级。
3.2各部门为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主体责任部门。
3.2.1负责本部门生产安全、或职业危害识别和记录;
3.2.2负责以及本部门危害因素的控制;
3.2.3负责安全危险因素的汇总和记录以及具体组织实施;
3.2.4负责《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的保存。
3.4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安全风险分级
安全风险分级以危险源等级来分级,根据公司《危险源识别、评价制度》,危险源共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
级别 | 危险源名称 | 颜色 | 等级字母 | 控制级别 |
一级 | 重大危险源 | 红色 | 用A表示 | 公司级 |
二级 | 重要危险源 | 橙色 | 用B表示 | 公司级 |
三级 | 较大危险源 | 黄色 | 用C表示 | 部门、子公司 |
四级 | 一般危险源 | 蓝色 | 用D表示 | 工段(班组) |
5.安全风险分级控制
5.1根据各部门《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责任清单一览表》中辨识的各部位(岗位)、危险源、风险类别、风险等级,按照岗位技术
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管理级别,明确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直接责任人的职责,采取综合的控制措施消解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5.2各部门要对照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责任清单一览表》,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具体的培训参照培训管理制度执行。
5.3对于构成一级、二级以上的危险源,公司安技处要建立危险源档案,档案中包括: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等内容。
5.4 风险信息更新。安技处每年应组织一次相关人员对各部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对分级管控措施和责任清单根据工艺或人员变化情况进行完善或修订。
6.考核
6.1凡未按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责任清单一览表》中分级管控措施执行,而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部门,除了在公司本部内予以通报批评外,并按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上限进行处罚。
6.2凡未认真落实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宣传培训的,员工不明确本岗位风险等级、风险因素、控制措施等部门,公司将对部门予以考核。
7.附则
7.1本制度由公司本部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
7.2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处负责起草和解释。
7.3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