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车间消防管理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11日

  3、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3.1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3.2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 m。

  3.3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3.4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3.5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4.职责要求

  4.1动火作业负责人(动火作业人所属车间负责人)

  4.1.1负责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4.1.2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2动火人

  4.2.1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4.2.2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4.2.3应确认动火地点和时间。

  4.2.4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4.2.5应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

  4.3监火人(动火作业单位指派人)

  4.3.1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4.3.2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

  4.3.3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4.3.4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4动火部位负责人(工艺负责人)

  4.4.1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

  4.4.2检查、确认《动火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

  4.4.3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4.5动火作业的审批人(工艺负责人)

  4.5.1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4.5.2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4.5.3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5.《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5.1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5.1.1特殊动火作业

  DCS控制室、锅炉零米控制室、废气管路系统。

  5.1.2一级动火作业

  锅炉燃煤系统、汽机油系统、锅炉油系统.

  5.1.3二级动火作业

  (a)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b)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防火)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5.1.4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6.《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审批

  6.1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审批。

  6.2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环保部审批。

  6.3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主管负责人(工艺负责人)审批。

  4、《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1)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 h。

  (2)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3)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七、消防器材管理规定

  7.1 灭火器的配置

   灭火器的配置要严格按照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不得随意更改灭火器的配置位置或减少灭火器数量,改变灭火器的类型。

  7.2灭火器设置点的要求:

  —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的地点;

  — 灭火器应设置在便于人们取用的地点;

  — 灭火器的设置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 灭火器设置点应便于人员对灭火器进行保养,维护及清洁卫生;

  — 灭火器设置点应便于灭火器的稳固安放;

  — 灭火器的设置点环境不得对灭火器产生不良影响。

  7.3 灭火器的放置要求

  — 灭火器需置于避光、干燥处;

  — 面向外,摆放稳固;

  — 前方净空(每个设置点30CM计算)并予以标示;

  — 外观清楚,无灰尘;

  7.4灭火器的使用要求与方法

  7.4.1 热电车间所有消防器材只可在发生火灾时做灭火之用以及消防训练、消防演习、抽检时使用,不得随意它用或挪做它用;动火点配置的灭火器必须随动火点移动而移动

  7.4.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 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 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 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7.5 灭火器检查内容及制度

  7.5.1 检查内容

  — 安全插销和铅封是否完好无变形;

  — 灭火器筒体是否有锈蚀、变形现象;

  — 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是否变形、损伤,指针是否指在绿区;

  — 灭火器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是否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 喷筒等橡胶、塑料件是否变形、变色、老化或破断裂;

  — 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

  — 喷射软管是否畅通、是否有变形、损伤和堵塞;

  — 瞄杆接头是否旋转灵活;

  — 无论是使用过还是未经使用过,从生产日期(每具灭火器的筒体上都有生产日期)算起,是否达到规定的维修年限。

  7.5.1 检查制度

  — 安全员必须每月检查灭火器,保证所有灭火器都是合格、可用的,同时做好灭火器的维护工作;

  — 安全员每季度对灭火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同时联合施工部门对灭火器进行一次功能性能检查,并从同批次的灭火器中抽具一个灭火器进行灭火性能测试。

  —灭火器包干人员每天上班期间对自己包干的灭火器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7.5.1),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车间。

  7.6 灭火器的更换、维修及报废

  7.6.1 在月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应立即申请更换合格灭火器。

  7.6.2 对换下的有故障的灭火器安全组可委托消防队进行维修,更换已损件部件、筒体进行水压试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

  7.6.3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者, 必须报废

  1)灭火器无论是使用过还是未经使用过,达到报废年限的必须报废;

  2)维修中筒体经水压试验不合格的灭火器也必须报废;

  3)灭火器已经使用,虽未达到规定期限,但外观检查发现有磕碰,焊缝外观不符合质量规定要求,也应该进行水压试验,经试验不合格的必须报废;

  4)机构不合理的(如筒体平底的、储气瓶外置、进气管从桶身上进入桶体内部的干粉灭火器)必须报废;

  5)筒体严重变形的、筒体严重锈蚀(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必须报废。

  7.7 教育训练

  安全组应对所有人员进行灭火器使用方法培训,定期举行消防训练和演习。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