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作废】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2月05日

        7.4 油系统通风
        7.4.1 当油系统采用机械通风时,室内空气不应再循环,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风机应与电机直接连接。当在送风管道上设置逆止阀时,送风机可采用普通型。
        7.4.2 油泵房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排风道不应设在墙体内,并不宜穿过防火墙;当穿过防火墙时,应在穿墙处设置防火阀。
        7.4.3 通行和半通行的油管沟应设置通风设施。
        7.4.4 含油污水处理站应设置通风设施。
        7.4.5 油系统的通风管道及其部件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7.5 其他建筑通风
        7.5.1 氢冷式发电机组双坡屋面的汽机房,当采用高侧窗排风时,发电机组上方应设置排氢风帽。
        7.5.2 联氨间、制氢站的电解间及贮氢罐间应设置排风装置。当采用机械排风时,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风机应与电机直接连接。
        7.5.3 柴油机房应设置排风装置。
    
    8 发电厂消防供电及照明
        8.1 消防供电
        8.1.1 自动灭火系统、电动卷帘门、与消防有关的电动阀门及交流控制负荷,当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应按保安负荷供电;当单机容量为200MW以下时应按Ⅰ级负荷供电。
           注:保安负荷供电是为保证电厂安全运行和不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供电。
        8.1.2 单机容量为25MW以上的发电厂,消防水泵应按Ⅰ级负荷供电。当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有困难时,宜采用内燃机作动力。
        单机容量为25MW及以下的发电厂,消防水泵应按不低于Ⅱ级负荷供电。
        8.1.3 发电厂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本身带有不停电电源装置时,应由厂用电源供电。当本身不带有不停电电源装置时,应由厂内不停电电源装置供电。
        8.1.4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发电厂的单元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及柴油发电机房的应急照明,应采用蓄电池直流系统供电。主厂房出入口、通道、楼梯间及远离主厂房的重要工作场所的应急照明,宜采用应急灯。
        其他场所的应急照明,应按保安负荷供电。
    8.1.5 单机容量为200MW以下发电厂的应急照明,应采用蓄电池直流系统供电。应急照明与正常照明可同时运行,正常时由厂用电源供电,事故时应能自动切换到蓄电池直流母线供电;主控制室的应急照明,正常时可不运行。远离主厂房的重要工作场所的应急照明,可采用应急灯。
    8.1.6 当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供电时,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切换。
       8.2 照明
        8.2.1 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时,应按表8.2.1中所列的工作场所,装设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
        8.2.2 本规范表8.2.1中所列工作场所的通道出入口应装设应急照明。
        8.2.3 锅炉汽包水位计、就地热力控制屏、测量仪表屏及除氧器水位计处应装设局部应急照明。
        8.2.4 继续工作用的应急照明,其工作面上的照度值,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的10%。
             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在主要通道上的照度值,不应低于0.5lx。
        8.2.5 当照明灯具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100W及以上的白炽灯炮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玻璃丝等不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8.2.6 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镇流器)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装修或可燃构件上。
        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8.3 消防控制
        8.3.1 集中控制室或单元控制室内应设置消防监测屏,并应有消防设施的启动控制和各区域火灾报警的显示。
        8.3.2 各单元控制室宜设置分别向运行值班负责人所在的控制室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装置。
        8.3.3 火灾报警系统的音响应与其他系统的音响区别。
        8.3.4 当火灾确认后,火灾报警系统应具有将发电厂的广播切换到火灾事故广播的功能。
        8.3.5 消防设施的就地启动、停止控制设备应具有明显标志,并应有防误操作保护措施。
    8.3.6 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控制设备及其功能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9 变电所
        9.1 变电所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 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
        9.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9.1.1的规定。
          注:主控制楼、通信楼当不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后延燃的措施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9.1.2 建(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9.1.3 变电所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所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及各类厂房、库房、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9.1.4 变电所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9.1.4的规定。
          注:两建筑物相邻,其较高一边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不限。但两座建筑物门窗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 m。
        9.1.5 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及变压器与本回路带油电气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5.6节的有关规定。
        9.1.6 屋外油浸变压器与变电所内生产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9.1.6.1 屋外油浸变压器与生产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0m。
        9.1.6.2 屋外油浸变压器或可燃介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与生产建(构)筑物无孔洞和门窗的防火墙之间的间距不受限制。
        9.1.6.3 屋外油浸变压器或可燃介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与生产建(构)筑物设有甲级防火门的防火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m。
        9.1.7 当屋外油浸变压器的电压为125000kV时,其与生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9.1.7.1 最大单台设备的油量为5~10t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9.1.7.2 最大单台设备的油量为11~50t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9.1.7.3 最大单台设备的油量为50t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9.1.8 屋外油浸变压器与可燃介质电容器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与总事故贮油池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
        9.1.9 变电所、配电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9.1.9.1 设备不应设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内。
        9.1.9.2 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用的变电所或配电站,当采用防火墙与厂房隔开时,可一面贴邻建造。
        9.1.9.3 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当防火墙上设置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9.1.10 市区内变电所的油浸变压器、可燃介质电容器、多油开关等带油电气设备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构)筑物内;设置带油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与贴邻或靠近该建(构)筑物的其他建(构)筑物之间应设置防火墙。
        9.1.11 变电所内的消防车道宜布置成环形;当为尽端式车道时,应设回车场地。
        9.2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9.2.1 220kV、330kV、500kV、独立变电所,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并应具备定期试喷的条件。当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有困难时,可采用其他灭火设施。其他带油电气设备,宜采用干粉或卤代烷灭火器。
        9.2.2 当油浸变压器采用固定灭火系统时,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9.2.3 带油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挡油、排油等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6节的有关规定。
        9.3 电缆及电缆敷设
        9.3.1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并应根据变电所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措施:
        9.3.1.1 采用防火隔墙或隔板,并用防火堵料封堵电缆通过的孔洞。
        9.3.1.2 电缆局部涂防火涂料或局部采用防火带、防火槽盒。
        9.3.2 220kV及以上变电所,当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时,宜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9.3.3 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宜设置悬挂式气体自动灭火装置。
        9.4 主要生产建(构)筑物
        9.4.1 主控制楼(室)、通信楼(室)、屋内配电装置楼(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油处理室、电缆夹层、汽车库以及其他贮有较多可燃或易燃物的房间应设置移动式灭火设施。
        9.4.2 市区内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并应将火警信号传至有关单位。重要的无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设置悬挂式气体自动灭火装置。
        9.4.3 变压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油处理室、电缆夹层、配电装置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门外为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时,该门应采用钢质门或丙级防火门。配电装置室的中间门应采用双向开启门。
        9.4.4 面积超过250m2的主控制室、载波机室、微波机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电缆夹层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两个,楼层的第二个出口可设在固定楼梯的室外平台处。当配电装置室的长度超过60m时,应增设一个中间安全出口。
        9.5 消防给水
        9.5.1  220~500kV变电所,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设置火灾探测报警及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应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
        9.5.2 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的变电所,消防水泵房、室内外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规定。
        9.5.3 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9.5.4 变电所消防给水量应按火灾时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的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
        9.6 消防供电及照明
        9.6.1 消防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9.6.1.1 消防水泵、电动阀门、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9.6.1.2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时,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9.6.1.3 火灾应急照明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20min。
        9.6.1.4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应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设置明显标志。
        9.6.1.5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当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当明敷时,必须穿金属管,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难燃电缆时,可不采取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或电缆沟内。
        9.6.2 火灾应急照明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9.6.2.1 配电室、消防水泵房和疏散通道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9.6.2.2 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水泵房的应急照明,应符合正常照明照度的标准。
        9.6.2.3 应急照明灯宜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A.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A.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