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需要进入溜槽内检修时,必须先闭锁刮板运输机、打
开护帮板,进行敲帮问顶后,经带班队长或班长现场监护,确认工作面无漏矸、片帮等危险后,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检查。检修结束后,由带班干部确认溜槽内无人员、物料后,方可解闭锁开机。
(十)支架电控设备有防护措施,防止淋水和煤尘。液管和
水管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
(十一)支架脚踏板(行人通道)浮煤要及时清理,保持畅
通。支架大脚前无大块煤,防止挤伤电缆。支架内的水泵开关吊挂牢固,高度一致,编号管理,悬挂危险警示牌,水泵吊挂在支架立柱中间。
(十二)支架压力表表面面向工作面机头方向,要经常校核
压力表。
(十三)支架过道保持畅通,工作面确实需要放置材料和工
具的,可在端头支架内安设工具箱,将常用的材料、工具放在工具箱内。
(十四)按《作业规程》中规定使用伸缩顶梁和支架护帮板,
确保护顶护帮及时有效。
(十五)支架大脚前浮煤厚度不超过大脚的高度,不影响正
常拉架。
(十六)有片帮危险工作面架前处理大块时,必须打开护帮板,两人作业,一人监护,一人处理。
(十七)工作面支架必须完好无窜液、漏液、泄液,杜绝跑、
冒、滴、漏等现象。
第十二条 泵站管理标准
(一)卸载阀整定值为31.5MPa,严禁随意调整安全阀的整
定值。
(二)乳化液浓度保持在3%-5%,并经常用折射仪检查配比
浓度。
(三)乳化液泵的安全阀、压力表,泵头安全阀必须处于完
好状态,否则不得开泵。
(四)要加强泵站设备、管路的维修和保养,保持液压系统
完好,杜绝跑、冒、滴、漏、窜液现象。
(五)工作面出现高压液管爆裂时,必须先停止乳化液泵、
泄液,然后组织人员更换,更换完毕后,通知控制台开启乳化液泵,开停泵的命令必须由带班干部发出。任何人员不得直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正在喷射的高压液体。
(六)将顺槽的高压液管每1m用尼龙绳进行捆绑,并将绑
好的高压液管吊在转载机桥身段上或巷帮,防止液管爆裂甩出伤人。
(七)拉运顺设备列车时,必须一人操作绞车,一人负责监
护,严禁人员进入钢丝绳段内,防止伤人。
第十三条 机电管理标准
(一)电气设备、五小电器有防潮、防水措施,开关上架,
并有包机牌等;设备干净整齐,标牌内容准确。
(二)移变列车平板车联接牢固,插销完好;采取了有效的
防跑车设施,至少安设3组卡轨器。
(三)移变列车上的电缆吊挂整齐,无积尘。列车段巷道底
板无淤泥、积水和杂物,设备卫生良好。
(四)列车上各种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列车上的移
变和开关等设备干净、无积尘、无油污。
(五)照明灯安设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满足现场照明要
求。
(六)列车上回收的信号线和电缆线必须盘放整齐,干净、
清洁。
(七)移动变压器上设置电缆桥架,禁止高压电缆直接敷设
在移动变压器上。
(八)拉移变时严禁在移变列车两侧、前后范围内站人、行
人,现场指挥统一,设置好警戒。在拉移变受力钢丝绳两侧严禁站人、行人,钢丝绳不能长时间受力。
(九)移变列车工具箱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灭火器应放置
在灭火器箱内,维修铭牌和检查牌齐全,每月检查一次,完好、无积尘;沙箱摆放整齐,沙子、沙袋数量符合规定。
(十)转载机机身上的缆线整齐,分类捆绑,不设挡板;破
碎机电机等的冷却水设导管,不乱流。
(十一)闲置设备和材料要分类码放在安全出口20m以外的
安全地方,整齐有序,有规范的标志牌和责任牌,不影响运输和行人。
第十四条 油脂硐室管理标准
(一)要求硐室顶板完整无鳞皮和片帮,底板干燥、平整。
(二)油脂库干净,清洁,油桶完好不变形,摆放整齐,牌
物对应。油脂空桶要当班回收,备用油脂码放整齐。
(三)超过6米深的硐室要按公司规定安设导风筒(根据巷
道断面确定合适的导风筒)和有害气体监测仪器。风筒出风口距离符合规程的要求。
(四)按规定配备灭火器和沙箱等防灭火措施。
第十五条 一通三防管理标准
(一)甲烷、温度、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
(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杂物,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风门开关、设备开停、烟雾、负压传感器应设置在能准确、可靠反映监测点实际情况的位置。
(二)传感器的设置及瓦斯断电控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顺槽,传感器应按图1所示设置。
当高瓦斯区域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超过1000m时,在回风顺槽的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T3。
图1 采煤工作面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T1-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T2-回风顺槽甲烷传感器;T3-回风顺槽中部甲烷传感器。T1、T2、T3报警浓度≥0.8%CH4,T1断电浓度≥1.2%CH4,T2、T3断电浓度≥0.8%CH4,T1、T2、T3复电浓度<0.8%CH4,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回风顺槽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4-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T5-回风顺槽一氧化碳传感器, T6-回风顺槽温度传感器; T4、T5报警浓度≥24ppm ,T6报警温度≥30℃。
2.所有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其报警
浓度为≥0.8%CH4,断电浓度为≥1.2%CH4,复电浓度为<0.8%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工作面进风巷道口
以里10-15m处设置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0.5%CH4,断电浓度为≥0.5%CH4,复电浓度为<0.5%CH4,断电范围为:被串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当综放工作面停采回撤时,工作面及回风巷应保证传感
器的正常监测,只有工作面回撤完毕,巷道封闭时方可回收各类传感器。
(三)采煤机上设置的机载式甲烷断电仪,当甲烷浓度大于
或等于0.8%时必须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当甲烷浓度大于或等于1.2%时必须实现自动停机,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只有当甲烷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能重新启动运行。
(四)通风仪器仪表配备标准:
1.未安装机载式甲烷断电仪的采煤机需配备便携式甲烷检
测报警仪
2.需配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氧气检测仪一氧化碳检
测仪的有:矿领导、采煤区队长、班长组、流动电钳工、安监员、瓦检员、监测工、电焊工、工程技术人员(通风部门除外)及流动排水工。
3.综采工作面的回风隅角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已安设甲
烷传感器的可不设)、一氧化碳、氧气检测报警仪,或安设甲烷、一氧化碳、氧气传感器。位置合理,便于观看,保证各仪器完好,数字显示准确。当上述仪器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两顺槽浮煤(矸)厚度不超过100mm,工作面在2m2内浮煤
平均厚度不超过30mm。
5.综采工作面两顺槽、转载点等产生粉尘和有可能粉尘堆
积的地点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按规定安设支管与阀门(胶带运输系统每50m设一个三通,其它巷道每100m设一个三通)。每隔100米有从其它巷道引过三通阀门的辅运巷,可不设管路,但消防管口必须到位。
6.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
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在静水压达不到喷雾要求时,必须设置加压泵,内外喷雾系统完善,雾化效果好。
7.支架有自动喷雾系统的工作面,应合理设定喷雾时间,
保证支架自动喷雾系统的正常使用;没有支架自动喷雾系统的工作面,必须安设架间喷雾系统,架间喷雾间距不得大于30m,每道至少应设有2个雾化效果好的扇型陶瓷喷嘴。
8.采煤工作面胶运顺槽(包括转载点)每500~1000m设1
道水幕,回风顺槽每1000~1500m设1道水幕,但水幕总数不得少于2道,其中靠近工作面的1道水幕距工作面不得大于30m。
9.运输顺槽的转载点、溜煤眼上口及破碎机处必须进行封
闭、安设水幕。
10.进、回风顺槽应定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
煤。
11.采空区以及长度超过6m、长期不使用的盲巷必须及时封
闭。
第四章 其它要求
第十六条 现场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矿帽、自救器和矿灯
配带齐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自救器和矿灯随身按要求携带不离身;按要求配戴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七条 现场作业人员要熟悉本岗位设备的主要技术
参数、工作面的主要参数、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
第十八条 现场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重大危险源和中等
危险源个数,能说出其中的80%,随身携带本岗位危险源辨识卡、特殊工种作业证、安全操作资格证,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卡。现场作业人员熟悉避灾路线和应对新出现危险源的能力。
第十九条 综放工作面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增设图牌
板,达到有效实用。
第二十条 各班组要按照公司推广的亮点及管理提升项目,
要求实用推广的要硬性推广应用,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